学历越高反而越不会说话,专家的话你听懂了多少?

学历越高反而越不会说话,专家的话你听懂了多少?


擅长思考的大脑不一定擅长表达

一说起科学家与科学术语,我们脑中的概念大概充斥着“晦涩难懂”、“精准”、“繁杂的定义”,“追求完美形容”等等印象,也因此对科研工作者的言论深信不疑。

有时候甚至会觉得他们必然很擅长修辞与表达才能说清楚非常非常复杂的知识。

但从这次的武汉肺炎传播过程中来看,很多有着渊博知识的科研工作者与经验丰富的医学专家并不擅长表达,甚至有时候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词汇很容易被误会。

>表达能力又叫做表现能力或显示能力,它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想法和意图等,用语言、文字、图形、表情和动作等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并善于让他人理解、体会和掌握。——百度百科(表达能力)

在表达的时候,很多因素都会影响我们表述的准确性,费曼学习法的技巧之一就是向别人传授你学得的经验与知识。因为只有精准的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才可以做到向别人讲述而不会造成误会或者误解。

显然我们的医学专家并不欠缺医学方面的知识,可如果一个聪明的大脑在表达一件非常熟悉且了解的事情的时候让人产生了误解,就值得我们思考了。


学历越高反而越不会说话,专家的话你听懂了多少?


学历越高反而越不会说话,专家的话你听懂了多少?


可以看出,媒体报道让公众产生了非常巨大的误会,这种误会在钟南山院士发言之前不知道误导了多少人。


值得思考的误传与误解

如果说病毒前期的发展事态让人们产生误读,属于个例,那么再接下来的信息扩散与传播中,产生的误解也不算少数。


学历越高反而越不会说话,专家的话你听懂了多少?

微信群中的转发消息


学历越高反而越不会说话,专家的话你听懂了多少?

高福的解答

微信群中的短讯与中国疾病中心主任高福表述内容的巨大差异,让我们不得不对此现象产生足够的警惕。

毕竟儿童不易感染只是在感染患者的数量上体现出来,并非有确实的发现或者证据表明儿童具有更好的抵抗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如此严重与频繁的误读,到底源自哪里?


发言者的困扰


学历越高反而越不会说话,专家的话你听懂了多少?

来自环球科学订阅号

从2019年1月23的今天来看,这篇发于1月16日的文章透露出的信息全部是已知的,可确认的,但也的确有一些未知的信息没有表达出来。

一旦讨论到发言的问题,我就想起高兴的事情,因为美国发言人非常非常擅长这个……


有些事情我们知道我们知道这些事,我们还知道有些事情我们知道我们不知道。这就是说,有些事情我们不知道,但是还有些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也就是说有些事情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这些事。—— 《已知与未知》

这句话当时被很多人嘲弄,甚至当成“美国特有的诡辩术”,几乎与白马非马的言论齐名。但实际上,从认知角度来说,这是一种相当‘负责任’的说法.

至少我赌五毛,这名专家绝对没办法想到自己的‘可防可控’后面紧跟着是武汉卫健委的“人传人可能性较低”会出现在各大媒体之中。

而且这样的’误读‘发生了不止一次


学历越高反而越不会说话,专家的话你听懂了多少?

王广发的猜测


学历越高反而越不会说话,专家的话你听懂了多少?

第二次解释


其实从我个人来看,王广发的澄清相对来说比较苍白,毕竟只是说“普通人溜大街没必要带“缺少关键信息。

溜大街是个什么程度?一米内直面打喷嚏的人会被传染吗?我能理解北大呼吸发哥的本意,但别人能理解吗?

鉴于我在bing搜索引擎得到的联想词……我不认为这样的澄清有任何实际意义。


学历越高反而越不会说话,专家的话你听懂了多少?

王广发的搜索联想……


从“可防可控”的信任到“骗子”,这一切都意味着当前在媒体采访前发言的时候不但要斟酌语气语调,更要想到将来这些媒体都会把这些话如何添油加醋一番之后又重复一遍,二次加工之后的意思。

毕竟我相信你拿微信群里的那条“儿童及年轻人不易感染”直接问高福主任,恐怕得到的结果是……


学历越高反而越不会说话,专家的话你听懂了多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无论是孔老夫子还是唐纳德,都讲述了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不是简单的“我知道”或者“我不知道”,而是更加复杂的“我知道我不知道”或者“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前者关乎知识本身,后者则是关于对自己知识领域的判断。

关于知识领域的判断,又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词汇值得我们反思——那就是常识。

我们似乎很习惯将自己熟悉的知识称之为“常识”,并且在此基础上推理别人也应该掌握。

这样的行为,有一个非常精辟的词汇形容——知识的诅咒


学历越高反而越不会说话,专家的话你听懂了多少?

很显然,王广发哪怕是在病房里也仍然保留有这种”诅咒“。


学历越高反而越不会说话,专家的话你听懂了多少?

虽然这里也暴露出“可防可控”的真实含义是“疾病最终会被控制”但因为王广发面对的普通人很容易对此理解为“这个病危害不大”,但更重要的是,王广发发言的时候因为知识的诅咒

这一现象未能意识到自己的发言在人民群众中会被怎样解读。

这也正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之一,无论是发言的业内人士还是对专业意见解读的一般民众,都需要仔细思考,对方的目的是什么,本意又是什么。并且对简短的、经过二次甚至多次转述的信息提高警惕。

因为哪怕是转述者本人,也不见得能完全理解发言者到底想要说什么。


结语

如果您读到这里还没明白我的意思或者对本文产生一些困惑,请容许我向你道歉。因为作者本人的描述方式与表达形式同样受到“知识的诅咒”这一现象的影响,但我决定尝试用另一个方式尽量帮助你理解以上文章的内容。


请想象一下,你那位猜歌的朋友是个乐感超群的创作天才,你是一位节奏感稍差的普通人。你打的还是最炫民族风这首歌,但你那位朋友很可能听过无数节奏旋律相近的乐曲。

这时候问题来了,你的朋友会认为你选的是哪一首歌曲呢?

这种来自对于知识掌握内容的判断无时不刻都在影响我们的表达,如果想要你说的话对方能够更好的理解,请先试着弄清楚你的沟通对象到底对整件事情了解多少,说不定会有更好的沟通效果。

新年来临之际,祝大家新春愉快

##今日头条情感写作小能手##情感写作小能手##武汉加油共渡难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