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原来叫朱八戒?看猪八戒是如何发展成型并进入取经故事的

在西游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取经五圣中最后出现并加入取经队伍的是猪八戒。然而猪八戒虽然加入的最晚,却后来居上,在西游故事从元朝到明朝,从平话到百回本的演变中大放异彩,与孙悟空一起成了西游记中的经典形象。

和孙悟空一样,猪八戒的形象来源,也有不同的说法。有认为是借鉴外来某些神魔形象的“进口猪”说,也有认为是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下,一种摩利支天部下“金色猪”说,另外还有认为猪八戒是中国传统猪文化传说的集大成,属于“国产猪”。总的来说,猪八戒的形象来源非常丰富。

猪八戒原来叫朱八戒?看猪八戒是如何发展成型并进入取经故事的

猪八戒形象的来源和演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从今天残存的资料显示,只能得出猪八戒最晚在元代已经加入了取经队伍,因此,从元代西游故事向前寻找,才能勉强探寻猪八戒的形象来源。

一、黑猪精的闯入和“黑风大王”的得名

元代的《西游记》平话中有关于猪八戒的直接描述,而且其中描写的猪八戒至少有这样三个特点:

(1)猪八戒名为“朱八戒”,是黑猪精;

(2)朱八戒最后证果“净坛使者”;

(3)朱八戒为猪首人身。

关于这三个特点,在百回本《西游记》中都有承袭,比如第十八回,乌巢禅师便说“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而第一百回猪八戒最后证果的品级也恰恰是净坛使者。因此,百回本在创作过程中肯定参考了《西游记》平话。

猪八戒原来叫朱八戒?看猪八戒是如何发展成型并进入取经故事的

在另一个版本《西游记》杂剧中,一本四出的猪八戒故事(《猪妖幻化》《海棠传耗》《导女还裴》《细犬擒猪》),可以得出猪八戒形象的几个特点:

(1)猪八戒自称“摩利支天部下御车将军”,与佛结缘;

(2)猪八戒住在黑风洞,又号“黑风大王”;

(3)猪八戒贪图美色,曾诱骗裴家女;

(4)猪八戒现出本相,是个大猪精,形象邋遢丑陋;

(5)猪八戒皮肤黝黑,是个黑脸汉;

(6)猪八戒武艺高强,但最终为二郎神手下细犬擒获。

最初的取经故事中,并没有猪八戒的加入,但当西游故事在流传中越来越丰富,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包容其他故事后,猪八戒故事便与西游故事连在了一起,从而被吸纳进来。

猪八戒故事以前是独立的,但是随着取经故事在宋元时期对民间灵怪故事的改造,最终“黑猪精猪八戒”便闯入了取经故事之中,成为了取经中的一员。

猪八戒原来叫朱八戒?看猪八戒是如何发展成型并进入取经故事的

同一时期猪八戒“黑风大王”的称号,有可能是世传“黑风大王”故事的张冠李戴。

关于“黑风大王”的称号和故事,《夷坚甲志》卷一有一条记载:

汾阴后土祠,在汾水之南四十里,前临洪河,连山为庙,盖汉唐以来故址,宫阙壮丽,绍兴间陷虏。女真统军黑风天王者,领兵数万,将窥梁益,馆于祠下。腥膻污秽,盈积如阜,不加扫除。一夕,乘醉欲入寝阁,观后真容,且有媟渎之意。左右固谏,弗听,率十余奴仆径往。未及举目,火光勃郁,杂烟雾而兴,冷逼于人,立不能定。统军惧,急趋出。殿门自闭,有数辈在后,足胫为关闑剪断。统军百拜祷谢,乞以翼旦移屯。至期,天宇清廓,杲日正中,片云忽从祠上起,震电注雨,顷刻水深数尺,向之粪污,荡涤无纤埃。统军斋洁致祭,捐钱五万缗以赎过,士卒死者什二三。

这段记载有几点值得注意:

(1)黑风大王是女真统军,将窥梁益,在地理位置应该处于西北方位;

(2)黑风大王对环境不加讲究,肮脏沆瀣;

(3)黑风大王具有好色的特点;

(4)黑风大王的轻薄举动没有得逞,受到一种外在神力的震慑。

将这段记载和杂剧中猪八戒故事相比,会发现二者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首先,黑风大王“黑”的特性与黑猪精的“黑”一致;其次,肮脏沆瀣和好色的特点为两者共有;最后,结果是慑于神威,猪八戒被降服,黑风大王也中止了轻薄之举并百拜祭祀。

猪八戒原来叫朱八戒?看猪八戒是如何发展成型并进入取经故事的

然而不同的是,猪八戒是妖魔,而女真统军是人,以黑风大王为名的故事流传可能要早于猪八戒名称的出现。但是如果考虑到创作的历史背景,就没有这么突兀了。

北宋亡国于女真,偏安一隅的心理,容易唤起南方士子对北方金政权的排斥和痛恨,华夏和蛮夷之分,也容易使汉族士人对少数民族存在一种丑化和鄙夷。作为笔记体小说,《夷坚志》的这段记载人物虽然是真的,但事迹可能是道听途说、添枝加叶后的结果,确实是一种心灵上的自我安慰。

所以在长时间的流传中,黑风大王故事便逐步异化,进而和猪精故事混合,共同铸造了猪八戒这一人物形象。

二、从“黑风大王”到“天蓬元帅”

当取经故事的发展进入明代并逐渐定型以后,在百回本中,猪八戒除了继承前面的一些基本形象特征外,又有了新的发展。表现在名称上便是:

(1)猪八戒通过修炼位列仙班,官封“天蓬元帅”,掌管天河水军;

(2)猪八戒又名“猪悟能”。

猪八戒又名“猪悟能”,这显然是为了与“孙悟空”“沙悟净”之间寻求一致性。猪八戒通过修炼成上仙,符合道家的修行理论,因为,可以认为是宋元以来取经故事不断受道教思想影响的结果。

猪八戒原来叫朱八戒?看猪八戒是如何发展成型并进入取经故事的

【日】水岛尔保布 《绘本西游记》

即使猪八戒位列仙班,为什么一定官封天蓬元帅呢?这其实与天蓬元帅的形象和功能有关。天蓬作为道教的主要神祇在唐宋以来便已经确立并广泛传播,天蓬是北极大帝的四将之一,因此也多着黑衣,深谙水性。在中国丰富的猪文化中,古人凭借着观察和经验总结,认为猪的习性与气象的变化密切相关,可以预测降雨,因此猪逐渐被神化为地上的河伯水神。这样一来,猪便和天蓬神将两者之间通过兴风雨形成了一种联系。

元代以来的猪八戒融合黑风大王出身北方,色玄黑的特征,在方位和外在颜色上又恰与身居北方的天蓬神将一致,便再次增加了猪八戒和天蓬元帅的相似性,这样一来,天蓬元帅便加入了取经故事,融合到猪八戒的形象之中。

三、从“朱八戒”到“猪八戒”

关于猪八戒,还有一个问题值得特别注意,那就是猪八戒名称的变化。在元代猪八戒的称呼是“朱八戒”,并不叫“猪八戒”,只是到了明代后发生了改变,改“朱”为“猪”。在《西游记》杂剧第十四出《猪妖幻化》中,猪八戒曾有自白:

将酒来,我和姐姐饮数杯。你丈夫姓朱,我也姓朱。你是好花一朵,伴我槁木两株。

可见,猪八戒早先确实姓“朱”,杂剧作者有意对此进行了改动。那么从元到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姓氏的变动呢?元代流行的西游故事中,猪八戒为什么叫“朱八戒”?到了明代,“朱八戒”又为什么改称叫“猪八戒”?

猪八戒的原型,有一种说法是三国时往西域求法的第一僧人朱士行,“八戒”一名可能是受到另一高僧夏侯澄观(八戒禅师)的影响,所以,“朱八戒”可能就是朱士行和八戒禅师的融合。不管在人物的形象塑造方面有没有渗入高僧的特点,但至少从名称上看悟空、八戒均为佛家法号,所以这种取号来源于佛门大师和佛门教义应该是事实。

“朱八戒”改称“猪八戒”,应该是受到特定的文化环境和人物形象本身特点的影响。首先,这与中国长期存在的避讳制度和明初的文字狱有关。明朝的国姓是朱,所以猪八戒你这只妖怪就不能姓朱了。而且明朝的文字狱让当时的文人常有一种诚惶诚恐的避祸心理,一不小心可能就丢命,所以稳妥一点,“朱八戒”还是叫“猪八戒”的好。

猪八戒原来叫朱八戒?看猪八戒是如何发展成型并进入取经故事的

【日】水岛尔保布 《绘本西游记》

其次,改“朱”为“猪”更能使名实相符。百回本中对于师徒四人常用的明姓都有了交代:

唐三藏,“唐”取国姓,“三藏”是指经作号,取西天有经三藏之意。

孙悟空,“孙”以身似“猢狲”取的姓,“悟空”按派取的名。

沙和尚,“沙”是菩萨指沙赐姓,取“悟净”为法名。

猪八戒,“猪”是菩萨指身为姓,取“悟能”为法名。

在师徒四人中,唐僧、沙僧以人的形态出现,孙悟空、猪八戒则以半人半兽的形态出现。而人物的姓名都有一定的指代,前三者都与国、与地、与身相联系,作为半人半兽的猪八戒自然也同半人半兽的孙悟空一样,以身为姓了。

四、总结

猪八戒的形象,在元以前本有一种独立存在的猪八戒故事,后来慢慢与西游故事发生了联系,并最终被西游故事吸纳进来,成为了取经中的一员。猪八戒的形象也与黑风大王、天蓬元帅的故事融合,再加上由元入明,从“朱八戒”改名为“猪八戒”,渐渐的使猪八戒的人物形象丰富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