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這部劇到底拍的怎麼樣?為什麼導演會被罵上熱搜?

文/若初


在《琅琊榜》和《知否》之後,《清平樂》成了我心頭的又一國劇寶藏。


細聽《清平樂》的配樂,朝堂戲裡,多是《琅琊榜》的相似旋律和曲調,在後宮生活戲裡,幾乎沿用《知否》的背景音樂,都是似曾相識的味道。


太有美感了,這是《清平樂》帶給我最直觀的感受。


畫面視聽和演員演技,統統在線。


服化道淡雅有古意,構圖色調也很有質感:


《清平樂》這部劇到底拍的怎麼樣?為什麼導演會被罵上熱搜?

《清平樂》這部劇到底拍的怎麼樣?為什麼導演會被罵上熱搜?

《清平樂》這部劇到底拍的怎麼樣?為什麼導演會被罵上熱搜?

《清平樂》這部劇到底拍的怎麼樣?為什麼導演會被罵上熱搜?

《清平樂》這部劇到底拍的怎麼樣?為什麼導演會被罵上熱搜?

《清平樂》這部劇到底拍的怎麼樣?為什麼導演會被罵上熱搜?

《清平樂》這部劇到底拍的怎麼樣?為什麼導演會被罵上熱搜?

《清平樂》這部劇到底拍的怎麼樣?為什麼導演會被罵上熱搜?


整部劇的畫面,都透露出一種典雅華美,淡雅平正的溫潤質感,用視聽語言,為觀眾呈現了那種平淡盛世裡的歲月靜好的韻味。


這樣的劇,哪怕無視劇情和敘事,單看畫面聽臺詞,也是一種極致的審美與享受。


它能為我們呈現古人真實的生活日常,讓我們有一個渠道去了解"上至皇家,才至百姓"都是怎麼過日子的,是怎麼社交議事的。它能基於史實,用考究的細節給觀眾最大程度的還原那個時代。


這個價值,比激烈的劇情衝突與緊密節奏,來得更稀缺,更珍貴。


這是一部有餘韻,有意境,具備高級審美視聽畫面的國產古裝劇。


雖然很多人網友把導演張開宙罵上熱搜,吐槽他是"宇宙最慢的導演",因為劇本的節奏太慢太慢了,一直都是淡淡的,慢悠悠的感覺。


可是我覺得,這種"慢工出細活"的慢,恰恰是這部劇最高級最脫俗的地方,整體的質感,就是隱藏在那些看似閒散的細節裡。


它是一種"鴻篇鉅製"的還原與呈現,像一幅畫卷,被緩緩攤開,自有一番它的味道與風骨。


觀眾之所以很難接受這種慢,是因為被此前大量的國劇設定了思維定勢,覺得國產劇好像必須是那種樣子,突然間撞上這麼一部"慢的出奇"的古裝劇,反而不適應,更何況,劇裡的人物和故事線,都是盡力用一種淡而含蓄的方式處理,不似爽劇那麼外露,這就更讓很多人接受無能了。


其實,真的不是隻有衝突激烈,劇情跌宕,人物動不動就互撕,搞陰謀論和宮心計的劇,才叫好劇。


好劇是要立足於自身的"劇本任務"。


《清平樂》本身就不是一部宮鬥權謀劇,所以沒必要拍成《琅琊榜》翻版。


《清平樂》更側重於呈現北宋的時代面貌,文人風骨和生活日常。這個日常,包括朝堂日常,包括後宮日常。


而日常生活的畫風,總是平淡,常常波瀾,偶有衝突。


從這個角度講,它其實更和《知否》貼近,只不過,《知否》呈現的是北宋的市井日常,官眷們的後宅日常而已。


所以,《清平樂》要拍好,不是靠跌宕起伏的劇情和人物衝突,它不需要製造激烈和對抗,而是要收著去表達,這才符合真正的"崇禮重文"的北宋社會所當有的面貌與風骨。


哪怕是激烈的情緒,也要往"淡"裡去處理,越淡,越有韻味,越符合事實,越耐看。


比如,宋仁宗生母去世,他不能前去送別,必須守住"一國之君"的本分,克己守禮,出席大朝會。


他先是國君,然後才是人子。


突聞死訊,猶如五雷轟頂,失魂落魄,淡嘴裡一直自言自語,重複太后的叮囑:元旦大朝會,萬國來拜,萬不可失儀。


《清平樂》這部劇到底拍的怎麼樣?為什麼導演會被罵上熱搜?


最終說服自己,做好君王本分,放下個人情感。這是一場極致的情感壓抑,甚至是情感閹割,逼迫自己理性,挺直腰桿,吩咐下人給自己上冠:


《清平樂》這部劇到底拍的怎麼樣?為什麼導演會被罵上熱搜?


他對得起所有人,上至太后群臣,下至黎民百姓,卻唯獨對不起自己。


但他有沒有第二個選擇,他是君,必須顧全大局,哪怕內心早已經歷一場海嘯,表面上仍然是剋制,是冷靜。


這激烈的內心戲,也被處理得很淡,但不是淡而無味,反而是淡得更加扎心。表達的處理方式很淡,但情感厚度卻一點不淡。


只有這種不靠凹劇情衝突的"雅劇",才能真正把北宋盛世裡,文人的那種閒適灑脫的氣度給呈現出來。


盛世就該有盛世的排面,崇禮就該有崇禮的氣場,這是趕節奏的爽劇所無法比擬的。


張開宙這種慢悠悠裡出精品的做法,在考究打磨的細節裡,才能體現那個時代的精神風骨和社會面貌。


他配得上"電視劇裡的陳凱歌"這份讚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