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三年債務猛增1500億:高槓杆擴張下的掉落風險

文|金衛

4月28日晚,在投資者的一片反對聲之中,金地集團(SH.600383)正式回覆上交所的問詢函,表示撤回此前調降“18金地03”公司債利率至1.50%的決定,維持5.29%的利率,並對此前引發的利率下調爭議致歉。

這場對投資者割韭菜的債券風波終於告一段落,但卻因此暴露了金地集團猛增的債務壓力。在年銷售額2000億3年實現的目標之下,金地集團這三年的債務翻了1.5倍,從1005億元飆升至2524億元。

毫無疑問,最近金地集團交出2019年的成績單並不差:公司實現簽約銷售金額2106億元,同比增長29.7%;營業收入634.2億元,同比增長25.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00.7億,同比增長24.4%。但看似不錯的增長,卻並未給金地的股價帶來明顯推升,股市表現平平。

十年前,地產界是“招保萬金”四大龍頭,如今時過境遷,變成“碧恆萬融”四大天王。金地集團,是“招保萬金”中最後一家邁過銷售額2000億元這道坎的房企,這個成績來的有些晚。

這幾年,房地產市場告別了高增長的時代,受宏觀調控政策影響,樓市開始遭遇增長天花板,各大房企開始陸續停止大幅擴張的步伐。而穩健保守的金地集團卻在2019年通過逆週期拿地、調整拿地結構、加大合作比例等眾多舉措,啟動了擴張之路。

這波操作也付出了代價,負債呈現了翻倍式增長態,三年負債增加1500億,去年一年有息負債增加126億達到近950億,公司陷入借新還舊的境地。而剛剛披露的一季報,金地總負債更是增加224億元,達到了2748億元。

金地三年債務猛增1500億:高槓杆擴張下的掉落風險

此一時彼一時,三年前,金地集團提出衝刺2000億目標時,是為了快速擴張衝刺趕上隊伍。但是,在疫情衝擊下全球大衰退,以及國內經濟短期大幅下行之際,金地集團迴歸一線更加無望。當加槓桿式的債務擴張空間越來越小,以及難以有高槓杆下的資本運作能力,金地集團如果繼續逆週期擴張,將可能帶來新一輪掉落風險。

老龍頭的掉隊

金地集團1988年初創於中國深圳,1993年開始經營房地產業務,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金地與萬科、保利、招商地產曾並稱“四大龍頭房企”即“招保萬金”。

但這些年,金地集團的發展不慍不火,貴族光環已然褪去,淪為二線房企,早先的“招保萬金”早已變成了“碧恆萬融”。

金地集團如今在招保萬金中墊底,2019年萬科全年銷售額6308億;與後起之秀的碧桂園相距甚遠,2019年碧桂園的銷售金額也達到5522億。

與幾大頭部房企相比,金地的存在感有些偏低,股東結構也不甚穩定,在房地產發展最迅猛的幾年,金地集團控股股東幾次易主。2013年前,深圳市福田投資發展公司一直為第一大股東,但此後險資兇猛出擊資本市場的浪潮中,生命人壽與安邦保險紛紛介入金地,最終生命人壽、安邦保險成為第一、第二大股東。

作為較早上市並完成全國化佈局的房企之一,長期以來金地的股權較為分散,無實際控制人,公司治理“強高管、弱股東”。

這種結構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發展,體現在過去房地產發展的黃金十年中,金地集團在拿地上畏畏縮縮、飄忽不定。2015年以前,金地集團土地策略為順週期拿地,但很快又收縮了戰略。而彼時各大房企卻選擇大舉擴張,2016年,萬科規模超過3500億元,那一年,保利地產也突破了2000億元規模,等到金地集團回過神來時,房地產的天已經悄然變化。

2000億下的逆勢擴張

金地集團掉隊了,2016年開始追趕。

2016年,金地子公司完成對廣州廣電房地產集團76%股權的收購,並將銷售額併入了金地,金地終於跨入千億門檻。

2017年初,金地集團立下三年銷售2000億元的目標。但是目標提出的當年,金地的營業收入卻出現了32.15%的下滑,想趕超並不容易。從銷售額來看,2017年金地集團的銷售金額達1408億,2018年實現銷售金額1623億元。

2019年,房地產市場開始遭遇越來越大的擴張壓力,受到受融資環境與政策環境等多重因素,一些城市樓市進入冰封期,一些中小型房地產倒閉不斷,一些大的龍頭房企的擴張腳步也慢下來。

而此時金地集團逆勢發力,拼了,不僅加大了獲取土地儲備的力度,還頻頻向三四線城市進軍。

2019年全年,金地集團的土地總投資額達到1200億,新增了約1688萬平米的總土地儲備,使得總土地儲備約5233萬平方米。而2016年-2018年,金地集團土地年度新增土儲分別為533萬方、1300萬方、1100萬方,土地投資額則分別為399億元、1004億元、1000億元。也就是說,前三年土儲規模一直是溫和增長,2019年則是猛增。

2018年,金地集團的策略是深耕一、二線城市、適度下沉三四線的戰略佈局。2019年,金地集團一下子新進了 11 個城市,其中多數為三四線城市。年報顯示,金地集團一線城市的總投資額佔比 10%,二線城市的總投資額佔比 55%,三四線城市的總投資額佔比 35%。

“合作開發”也是金地集團近年來拉動規模擴張的戰略之一。由於加大了合作比例,金地2019年新增權益土地投資額佔比從2018年的40.4%提升至49%,總權益土地儲備佔比也從52.27%提升至53.54%。

當然,這也就有了千萬江景豪宅――"金地中梁西江雅苑"的豆腐渣豪宅項目的爆雷。公開報道顯示,西江雅苑項目在建新房存在“樑柱輕輕一摳,混凝土就會掉落”天花板、牆壁、露臺、飄窗等處有不同程度開裂等情況!

金地三年債務猛增1500億:高槓杆擴張下的掉落風險

擴大收儲、進軍三四線、加大合作開發,在樓市變局時代,這照亮了金地集團的2000億目標。但這卻給金地集團帶來了新的風險——債務飆升,以及合作開發的質量失控風險。

債券風波背後的資金壓力

當然,正是這種全線出擊的擴張策略,金地集團最終是實現了2106億銷售金額,超額完成三年衝擊2000億規模的目標。

但是其積累的風險不容小覷。一場債券風波讓金地集團陷入輿論的風口浪尖。

這要從4月20日說起,當天金地集團突然發佈公告,旗下債券“18金地03”的利率自5月28日起,由5.29%變更為至1.50%。“18金地03”發行總額為10億元,上市日為2018年6月15日,到期日為2021年5月28日。

這令市場一片愕然。10億元的債務,金地集團的一個小操作,可以省去3700多萬的中間差價,卻被喻為是債券市場的割機構的韭菜。這種冒天下之大不韙,引起輿論的軒然大波,在公告的第二天,上交所立馬下發了關注函,質疑此舉是否合規。迫於各方施壓,以及可能涉及到違約之爭,4月28日金地集團發佈“維持利率不變”的公告。

金地三年債務猛增1500億:高槓杆擴張下的掉落風險

但這場“債券利率風波”卻凸顯出金地集團的債務壓力,以及短期融資的壓力。此前有分析稱,利率調降是間接迫使投資人全部回售債券,而金地集團則可以藉此在當前融資成本較低的檔口再度大舉發債。

事實上,自今年2月以來,金地集團先後發行了四期10億的超短期融資券、一期20億的中期票據,以及一支已獲上交所通過的110億元小公募債券,發行利率在2.60%~3.55%之間。另外,4月24日,金地還發行了40億元資產支持專項計劃。

短融、中期票據、小公募債券,各種融資手段,其用途幾乎都是用以償還到期的公司債券,金地的償債壓力不小。而今年一季度報顯示,金地集團的負債還增長了224億元,至2748億元。

3年負債猛增1500億的風險

過去,穩健保守一直是金地的風格,誰曾想它落到了疲於“借新還舊”的境地中,這一切又和2000億目標有關。原本寄希望於快速擴張衝刺趕上隊伍,但沒趕上好時機,“房住不炒”是官方對房地產調控的持續定調。

靠槓桿式擴張給金地集團埋下隱患。自2016年開啟快速擴張模式後,金地集團淨負債率就呈現了翻倍增長態勢。2016年-2019年間,分別為28.40%、48.22%、57.36%、60.24%。其資產負債率也由2016年的65.43%上漲為2019年末的75.40%。

2019年金地的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金地集團總負債2524.46億元,而2016年底的債務才1005億元,也就是說,金地這三年債務暴增逾1500億元,同比增長19%。一季度末2748億元的負債,相比於三年前更是飆升170%。

金地三年債務猛增1500億:高槓杆擴張下的掉落風險

金地的有息負債947.58億元,而2016年-2018年,金地集團的有息負債金額分別為366 億、553 億、821億。相比2018年,2019年金地集團有息債務增長了126億。2019年報稱,債務融資加權平均成本為4.99%,一年利息支出達到48億,佔到淨利潤的近半。

目前,金地集團短期負債壓力有所上升,截止2019年末,金地流動負債為1883億,較2018年1406億同比增長33.9%。其中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較2018年的82.66億元增長296.92%至328.1億元,佔總資產比例由2.97% 提升至9.8%。金地對此則解釋稱,系一年內到期還款的長期借款和債券增加所致。

高負債運營,需要相應的投資收益來維繫。但是,這幾年,金地的權益投資並沒有相應的高增長。2015-2019年,金地集團拿地金額從297億元漲至1200億,翻了4倍,而此期間權益投資佔比則一直保持在40%-50%左右,其他千億級的房企權益佔比有的達到70%以上。與拿地速度相比,這些年,金地集團的淨利潤也沒有快速增長,2017年至2019年間淨利潤增速分別為8.61%、18.35%以及24.41%。

在房地產的調控並沒有放鬆的跡象之下,2020年對金地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一年,各種短期債務集中到期,是繼續借新還舊還是不得不放慢擴張的腳步,抑或是飲鴆止渴繼續擴張?畢竟,在過去三年的債務大幅擴張之後,留給金地集團繼續加槓桿擴張的空間已然不大,而且風險係數也不斷加大。

同時,高槓杆下的債務擴張,將更加考驗企業的資本運作能力。毫無疑問,債券利率風波恰恰暴露了金地集團資本運作團隊的運籌能力不足。

4月28日,金地集團發佈2020年第一季度報告,營業收入73.38億元,同比減少33.9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92億元,同比減少13.73%。一個非常不好的信號是,一季度營收和利潤在遭遇下滑的同時,債務卻仍在增長——達到2748億元,相比於2019年末又增了224億元。

當2000億的目標已然實現,伴隨著逆勢擴張下的高槓杆債務擴張風險,金地集團與頭部房企們巨大的鴻溝依然道阻且長。而此次債券利率風波背後凸顯的債務壓頂,很可能也將成為金地集團加槓桿擴張的新拐點。而這,也自然帶來一個新的疑問,金地集團會否再次遭遇新掉落時刻?這值得投資者關注甚至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