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接著學習《春秋》,續接上篇:漢宣帝聽從蕭望之對《春秋》的理解,不再提“九世復仇”的故事,反而與匈奴展開了和平外交。這裡面除了大漢朝的國力不及漢武帝時期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漢宣帝並不喜歡《公羊傳》。
這要從何說起呢?
巫蠱之禍的副產品
事情還得從漢武帝讓《公羊學》論斷《春秋》的事情上說起,漢武帝信奉《公羊傳》於是找了一名老師給太子上課學習《公羊傳》,但是正處於叛逆期的孩子總有那麼一點不合群,太子其實並不喜歡《公羊傳》,而喜歡《榖梁傳》。
太子的《榖梁傳》老師名字叫做丘江公,這個人曾經在漢武帝面前以《榖梁傳》第一高手的身份,挑戰《公羊傳》第一高手董仲舒,可惜最後落敗。當他成為太子《榖梁傳》的老師之後,便開始引導正處於叛逆期的太子:《榖梁傳》才是《春秋》解釋正統的理論。
太子也欣然接受,如果事情就這麼順利發展下去的話,那麼等漢武帝駕崩,新皇帝繼任後《榖梁傳》就很有可能取代《公羊傳》國家最高意識形態的位置。不過,上天從來不喜歡太平的人間,正在丘江公如意算盤打得正響的時候,西漢巫蠱之禍突然爆發,太子一家包括皇后在內全部遭到誅殺,受牽連的人多達數十萬。
不幸中的萬幸是,太子有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孫兒被偷偷救了下來,這就是漢宣帝。漢宣帝自幼在民間長大,聽說祖父喜歡《榖梁傳》於是也成為了《榖梁傳》的愛好者。漢宣帝即位以後馬上召開學術會議,再次讓《公羊傳》與《榖梁傳》進行辯論,蕭望之擔任裁判官,結局很明顯《榖梁傳》被增補進入了西漢官學體系內,從此對於《春秋》的解釋大權,《榖梁傳》與《公羊傳》分庭抗禮。
《榖梁傳》與《公羊傳》
如果我們有機會又耐得住寂寞,可以將兩本書翻看對照來看。我們會發現一個秘密,其實這本書不但題材相似,內容相似,就連書名讀音都很相似。所以有學者認為,兩本書同出異源,只是後來在傳播過程中,因為方言、口音的原因導致了一個名叫:榖梁,一個名叫:公羊。
當然,再小的差異在意識形態中都會產生劇烈的鬥爭,特別是同一陣營的鬥爭更為血腥和兇殘,此時的《左傳》依舊沒有資格參與到這場鬥爭中。
我們依舊通過一個例子來看一看《榖梁傳》與《公羊傳》的相似程度。昨天我們提到過《公羊傳》對“晉士匄帥師侵齊”的解釋。《榖梁傳》也同樣重點在了“還”字,大意是說:國君命令士匄去殺敵,士匄本人卻和齊國的國君沒有仇怨,所以如果齊國國君還活著那就一定要打一場大戰,如果齊國國君死亡了,那麼就可以不打這場戰爭,這就是“禮”的精神。《春秋》之所以記錄這件事情,是因為他合乎“禮”。“還”的意思則表明事情沒有辦圓滿。
《榖梁傳》的解釋很明顯比《公羊傳》更進一步,“還”字具有“褒貶”兩種含義,一方面讚揚士匄的行為是合乎“禮”的,一方面又說他未能將事情做的很圓滿。
這是為什麼呢?《榖梁傳》接著解釋說:君主不主持小事兒,臣子不能專享美名,事情如果辦得很圓滿就要歸功於國君,事情沒有辦完就要歸罪於自己,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春秋》對於這件事情用了一個“還”字。
那麼士匄應該要怎麼做,才不會被責備呢?《榖梁傳》還真給出了答案:士匄應該就地平整土地,舉行祭祀,派遣使者向國君彙報,得到國君的認可後再帶兵返回。
通過這個事例,我們也不難看出《公羊傳》與《榖梁傳》的相似之處,對於這個“還”字從“褒貶”的角度上來說都是表揚大於批評。
“微言大義”又一例
那麼在《榖梁傳》的解釋體系中,如果士匄完滿的完成任務這個“還”字應該改成哪個字呢?
東漢末年儒學大師鄭玄就曾經說過,如果士匄把事情做得很好,那麼“乃還”就可以改為“乃復”,原文也會變成:“晉士匄帥師侵齊,至榖,聞齊侯卒,乃復。”這樣的變動,在我們現代人看來真的沒有太大的意義,但是在《春秋》學主導的最高意識形態中,一字之貶,一字之褒,卻是能夠真實影響人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