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廣深,看東莞如何從兩大一線城市搶人

最近東莞自媒體都在刷東莞成為特大城市,前幾天全國都在刷Ⅱ型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取消落戶限制,其實各個城市的搶人大戰,從未停息。


只不過以前,看量,現在,更注重質。

人,才是社會發展的核心。人才,則是發展的關鍵。


2018年末,全國就業人員總量首次下降,15-59歲勞動力人口總量和佔比已連續七年下降;人口流動增速從2010年的12%降到2%;一二線大城市依然站在人口吸引至高點,農民工則主要流向中西部。

儘管推進全面開放二孩政策,2019年全國人口出生率僅10.48‰,有史以來最低值。

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生育意願越低。

但人口老齡化在加速,人口紅利消失的速度也在加快。


全國形式如此,東莞又如何?


A、低速增長 人才紅利來了


1、常住人口規模趨於穩定

2010年以來,東莞常住人口規模進入低速平穩增長階段。

至2018年,年均增加2.1萬人,年均增長0.25%,低於2000-2010年的2.46%平均增速。

常住人口占珠三角九市常住總人口的比重呈下降狀態,人口流入趨勢有所減弱

挑戰廣深,看東莞如何從兩大一線城市搶人

2、戶籍人口增長提速

戶籍人口規模在較長時期保持低速增長態勢。

1978-1990年、1990-2000年、2000-2010年、2010-2018年間,戶籍人口年均增速分別為1.4%、1.5%、1.8%、3.1%。

自2016年開始,戶籍人口加速增長,2018年戶籍人口達231.59萬人,佔常住人口比例為27.6%。

增長動力主要來自於機械增長,2018年新增戶籍人口20.28萬人,超過八成來源於機械增長。

挑戰廣深,看東莞如何從兩大一線城市搶人

3、外來流動人口趨於平穩

改革開放後,經濟快速發展帶動大量外來人口來莞就業生活, 2001-2008年出現跳躍性上升。2009年以來,外來流動人口總體保持平穩,近兩年增速略有上升,分別增長2.3%、3.4%。

挑戰廣深,看東莞如何從兩大一線城市搶人

4、人口年齡結構較為年輕

2015年我市常住人口中,0-14歲佔10.19%,15-64歲佔86.08%,其中20-44歲的青壯年人口占比60.44%,65歲及以上老齡佔3.74%,遠低於廣東省的7.9%。

挑戰廣深,看東莞如何從兩大一線城市搶人

我市仍以青壯年勞動人口為主。2016年人口平均預期壽命80.14歲,位列全省第三。

5、人口素質穩步提升

人均受教育程度逐步提高。

2018年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口占常住人口的20.56%,比2010年提高13.56%

2015年常住人口中每10萬人中受大專及以上學歷教育的人數為20561人,比2010年增加13310人;

2015年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9.83年,分別比2000年、2010年提升0.87年和0.2年。

挑戰廣深,看東莞如何從兩大一線城市搶人

2019年東莞教育情況

6、人才規模持續擴大

2016-2018年間,全市人才195.3萬人,年均增長15.7%

高層次人才12.6萬人,年均增長21.9%;

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人才171.5萬人,年均增長13.7%;

專業技術人才23.3萬人,年均增長15.1%;

持有技能等級證書的技能人才增至34萬人,年均增長29.1%。

挑戰廣深,看東莞如何從兩大一線城市搶人


7、勞動就業人口占比較高

2010- 2018年,我市全社會從業人員略有增長,由626.25萬人增至667.17萬人,年均增長0.8%,從業人員佔常住人口的比例持續保持在76%以上。

就業結構不斷優化,三次產業的就業結構由2010年的0.9:76.2:22.9調整為2018年的0.9:68.4:30.7。

挑戰廣深,看東莞如何從兩大一線城市搶人

8、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

2018年東莞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91.0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0.32%,比全國平均水平高31.44%。

2018年,我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89.8%,比廣東省平均水平高10.02%,比全國平均水平高46.43%。

東莞城鎮化率91.02%,全國排名第三!


B、人口密度兩極分化


1、 人口空間分佈集聚度較低

六大片區中,城區片區常住人口密度和地均GDP遠高於全市平均水平,水鄉片區和松山湖片區略高於

全市平均水平,其他三個片區低於全市平均水平。

挑戰廣深,看東莞如何從兩大一線城市搶人

缺少組團化集聚人口的城市副中心,片區統籌發展能級偏弱

中心城區常住人口密度有較大提升空間

市鎮兩級行政體制導致鎮街(園區)人口分佈相對分散,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缺乏集約化發展的基礎。

2、 人口素質與產業轉型升級匹配度不高。

長期利用低勞動力成本、大規模外來年輕勞動力,目前產業整體層次/勞動生產率偏低、傳統產業增長乏力、高端要素集聚不足、創新能力有待提升等問題。

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3、 人口素質和人才規模有待提升

東莞工業化初級/高級階段與信息化知識經濟並存,少數高端創新型人才與

大量普通勞動力兩極並存,整體人口素質有待提升。

在珠三角九市中,我市6歲及以上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位列第四,低於廣州、深圳、珠海;每10萬人具有大學教育程度的人數位列第六;人口受教育結構方面,初中學歷人口占比最高,超過四成。

4、 人口規模擴大對公共服務構成長期壓力

面臨擴大戶籍人口規模和公共服務資源滯後的兩難境地,尤其是隨遷入戶子女數量的大幅度上升,公辦學位嚴重緊缺

擴展閱讀:

最新!東城發佈預警,中小學位缺口2400個!

振奮!東莞理工學院將更名為“東莞理工大學”

車位缺口170萬!東莞人都把車停在哪兒?


C、發展目標 2035年常住人口1080萬


1、實施積極人口調控政策 實現有質量的穩步增長

2025年,常住人口達到960萬人;2030年,常住人口達到1020萬人;2035年,常住人口達到1080萬人。

挑戰廣深,看東莞如何從兩大一線城市搶人

2、人口分佈更加優化

中心城區人口集聚度進一步上升,重點片區和產業發展集聚區的人口集聚能力進一步增強,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穩步提升,人口空間佈局更加優化。

挑戰廣深,看東莞如何從兩大一線城市搶人

3、保持製造業從業人員的主體地位

堅持製造業立市,保持製造業整體從業人員規模佔總量比例不低於40%,優化先進製造業與傳統制造業就業結構,不斷提升先進製造業從業人員比例。

加大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等緊缺產業的青年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引進力度。


4、“產、城、人、文、旅”結合

發展新興產業基地、特色小鎮、眾創空間、文旅基地等,優化功能佈局,實現“產、城、人、文、旅”有機結合,促進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


5、大力推動“村改居”

加大城中村綜合整治力度

,加強安全管理,改善人居環境和質量。積極落實國家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措施,優化農村集體用地管理,保護農業轉移人口權益。


6、強化“三心”集聚作用

加強中心城區、松山湖、濱海灣新區“三心”之間交通、市政等基礎設施網絡聯繫,發揮其對全市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提高常住人口密度。

全面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強化集聚發展和輻射帶動能力,重點集聚科技創新現代服務業人才。

充分發揮松山湖創新資源集聚優勢,提升帶動周邊鎮發展能力,著力打造適宜高端人才

工作生活的綜合環境。

加快推動濱海灣新區建設粵港澳協同發展特色平臺,打造具有國際水平的濱海灣創新鏈走廊和高端人才特區,重點集聚新興產業發展人才


挑戰廣深,看東莞如何從兩大一線城市搶人

據江湖人稱,東莞近幾年來人口大規模流失。實際數據實力打臉。

增速放緩,但整體仍呈上升趨勢。

2019年東莞人口增量7.45萬,全國排名16位。雖然與杭州、深圳、廣州等總量大增的城市相比略顯“低調”,但也強過很多地級市。


夾在廣深兩座一線城市中間的東莞,既興奮,又擔心。搶人?安排!

千日攻堅:教育、交通擴容;積極推進復工復產;深入推進城市更新工作,拓展優化城市空間;適時優化住房限購政策……

擴展閱讀:

最新!東莞政府發文:適時優化住房限購政策

明年底前!東莞軌道交通通車達300公里

形勢嚴峻的2020年,且看東莞如何築巢引鳳。


東莞房視:

你是老莞人還是新莞人?你來東莞多久了?

為什麼選擇來東莞發展?未來打算留在東莞嗎?

留言區寫下你的想法

萬家燈火 車水馬龍 這一刻的東莞我喜歡

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