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在複製別人推廣策略(成交心得)為何總是失敗

嘗試複製到自己的行業裡

但我想說,在複製別人的策略時

尤其是跨行“搬運”

一般前幾次都是失敗的

為什麼?

因為大多數人,只是把別人的策略直接用到自己身上,卻並不清楚這些策略的適用條件是什麼、運轉的核心是什麼

如何找到最合適的推廣策略,把幾塊錢,花出幾千塊的效果呢?

人性化的(通用)轉化路徑:

提供價值——>獲取顧客信任——>長期維護顧客群——>用心法轉化成夥伴(經營者)

聰明人不需要一開始就說服顧客付費,而是提供價值,先獲取信任。

這樣一來,獲取準顧客就簡單得多

幫助別人總是要比說服別人付錢容易

而一旦和顧客建立了長期的信任關係,不但可以形成壁壘,避免同行競爭,後續也可以提供多元轉化,供顧客選擇,而且非常利於顧客的長期復購(我們深度轉化)看中信任關係、可以長期大合作、並且能擴展更多服務的業務

只有明確了核心的推廣策略,我們才能手握一把標尺,選出最好的推廣方案



在推廣策略中 ,獲客

一定要滿足以下三個必要條件:

  • 1. 人群吻合
  • (自己有的資源能和怎樣人群合作)


顧名思義,就是你的引流方案,吸引的人群應該和你有的價值相吻合

  • 2. 決策前置


就是說,你必須在顧客做好決策之前,把準顧客引流到你這裡來

可能有點難理解,舉個例子

您若是微商,您是找不認可微商行業人,還是去找正在找微商好品牌的的人呢?

您若是電商,想大幹一場,您是想找不認可電商趨勢的人呢,還是去找,部分人想轉到電商行業,但又沒找到適合平臺的人群呢

您若是直銷商,就更安逸了,您肯定不會找觀念不認可直銷理念的群體,願意對接,更有夢想,在選擇直銷企業要輕創業朋友人,對不對啦?(直銷商業模式加完善服務降維打擊微商電商模式)

在這些環節去引流,是事倍功半的


  • 3. 承接個人IP塑造


前面說了,維護和顧客的信任關係。而信任關係,又往往取決於你的個人IP(會不會說話,會不會溝通,會不會找準顧客需求)、行業專業。

所以,從引流獲客階段開始,就必須給塑造個人IP做好鋪墊。而有一個規律是,用工具做引流,往往不利於後期的IP塑造

如果現在的您

不符合“決策前置”的要求(那我們就去更上游的環節引流),無法“承接個人IP塑造”(我們就換一種更能和用戶交朋友的方法)

那麼更上游、更能和顧客交朋友的切入點又在哪裡呢?

目標用戶常常分散在各個相關領域,找到這些相關領域,然後各個擊破是很好的轉化,可以參學文章鏈接《練就一招成交的心法》

比如創業者社群呀,創業者、有創業意向的人,是很喜歡扎堆的

各個大V的星球、創業培訓的社群等等,都可以加入。雖然要花一些入群費用,但這個錢還是很值的

對了,一定記住:加入社群后,你不是推銷員。你和大家一樣,是創業者,只不過你的資源有機會可以和大家合作而已

當然,以上只是獲客渠道,只能算是推廣策略的一部分

如果大家都知道了這渠道,如何保證推廣效率最高呢?三點建議:

1. 抓住顧客場景,展示專業性

和顧客聊天也是門學問,重點不是你想展示什麼,而是顧客想知道什麼。一定要細心留意顧客最關心的問題,然後想辦法在回答時,展示你的專業性

2. 溢出服務

什麼叫溢出服務?就是你本可以不做的事情,為了顧客的利益,你主動去做了。

當初百度外賣把自己定位成品質外賣,有一個服務細節:他們在一些地區,要求外賣員送餐後問一句“有沒有垃圾需要我帶下去?”類似這樣的舉動,可以極大拉進你和顧客的距離,建立信任關係

還是那句話,創業者是很抱團的。先成為朋友,對以後顧客的轉化、推薦介紹你都有好處。

如果每次複製的老師的策略都用不出自己的一套方法,不妨先試試這篇文章的思路,結合心法營銷的精華,拔高一個層次思考,儘早達到貫通的境界

普通人在複製別人推廣策略(成交心得)為何總是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