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撤離新野時,百姓是自願跟隨劉備遷徙還是被脅迫?

岔路口54932218


那些說百姓被脅迫的評論,看來是別有用心,劉備的人品算不上太好,但是在赤壁一戰之前,還是會籠絡人心人,也主要靠與曹操、孫權做形象差異化立足。


一、曹操有屠城的汙點

依照《吳書》的記載,張闓貪圖曹嵩一百多輛車行李與金銀財寶,在泰山與華縣、費縣之間,就把曹嵩殺了,搶走了曹嵩的財物逃往淮南。

曹操大為惱火,指揮軍隊殺光了彭城、傅陽、取慮、睢陵與夏丘的男婦老少。屠掉這五個城,殺得真正是雞犬不留,使得“睢水為之不流”,太殘忍了

這是估計曹操這輩子最大的汙點。本來以他的能力與治績,可以贏得天下志士仁人的歸向。自從他做了這件極為殘忍的事,暴露了他另一面,只有令天下人寒心。

所以陳宮才會之倒他的戈,投奔呂布,偷襲兗州,可能便是因為對曹操已經相當寒心。

後來,曹操對來投奔的劉備、關羽十分好,而劉備、關羽始終不領他的情,其原因可能也是如此。

壞事傳千里,荊州百姓自然害怕,估計劉備的宣傳團隊也添鹽加醋的宣導了。

《先主傳》說到:劉琮的左右和荊州人,當時歸附劉備的人已經很多,到了當陽的時候,軍民已有十幾萬了,行動極為緩慢,一天只能走十幾里路。這話可能有點誇張,這也不是沒有道理的。無論是那個時期,還是現代,一個人要做事業,手下必須一定要有人。

一個光桿司令,無論到了什麼地方,都會發動該地方的民眾替自己戰鬥,但這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劉備不願意棄掉這支隊伍決。以荊州人也不願降北的,而且數自有可觀。

在那個時期,社會的組織包括家族較多,做官、從軍和避難的人,往往都會帶著家族、親戚走,所以隊伍龐大。也說明不存在脅迫一說

二、魯肅為什麼勸孫權聯劉

當魯肅建議孫權聯手劉備的理由就是。劉備在荊州深得當地人的人心,如果東吳強行去管理荊州,與曹操佔領荊州的性質是一樣的,都不會受歡迎,所以儘管當時劉備只有兩千人馬,但以他在荊州的影響力,是最佳聯手的夥伴。

而且兩千人如脅迫十向萬人呢?

三,劉備的精神力量

劉備的精神力量,在於深得人心。他之所以深得人心,一方面是對朋友還有有情有義,

二創業之初是對老百姓也是相當仁慈,因為沒有別的選擇。所以,無論劉備到了哪裡,關羽與張飛總跟隨著劉備,即使暫時分開,也會不避千辛萬苦,跑來與他相聚。不僅關羽、張飛兩位結義 兄弟如此,趙雲、糜竺、諸葛亮也是這樣。


國內ERP專題


首先要糾正題主一個小錯誤,劉備撤離的其實是樊城,不是新野。而百姓跟著劉備走是在襄陽,是完全出於自願。

在《三國演義》裡,劉備一直鎮守新野,幫劉表看守荊州的北大門。直到曹操南下攻打荊州,劉表病死,劉琮投降了曹操,劉備無意中得知此事以後才放棄新野南下。在離開新野前,諸葛亮還把新野百姓都遷到樊城,在新野放了一把火,把曹軍前鋒燒了一個七葷八素。

按照演義的說法,劉備其實可以算是強行把新野的百姓給遷徙走的。不過正史上其實沒這回事。

在正史上,劉表死前劉備已經鎮守樊城。劉琮投降曹操以後倒是和演義一樣,沒敢告訴劉備。直到曹操到了宛城,曹軍前鋒過了新野,劉備才得知此事。劉備立即棄城南下,自己走陸路經襄陽前往江陵,而關羽則率水軍走水路去江陵。

在經過襄陽時,諸葛亮勸劉備趁機奪取襄陽。劉備認為劉表剛死,自己不忍和劉琮翻臉。隨即劉備在城外呼喚劉琮,劉琮畏懼不敢和劉備見面,劉琮身邊左右和襄陽城內百姓很多出城投奔劉備。等到當陽時,已經有百姓十多萬跟隨。

乃駐馬呼琮,琮懼不能起。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比到當陽,眾十餘萬。

劉備既然沒有進入襄陽城,顯然不可能用武力脅迫襄陽的百姓跟著自己一起走。所以襄陽的百姓是自願跟著劉備南下。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不奇怪,在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時期,攻下對方城池以後屠城的不在少數。曹操當年在徐州就這麼幹過。相比之下,襄陽城內的百姓顯然更願意相信已經在荊州多年,素有仁義之名的劉備,也算是亂世中的無奈吧。


不沉的經遠


新野百姓隨劉備撤離,大多應出於自願。

新野位於襄陽北,為荊州北大門。劉備投奔劉表後,被派往新野屯兵多年。劉備曾任來喜縣和平原縣縣令,行政經驗豐富,治理新野八年間,百姓歌曰:“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

208年,曹操親率大軍南下,大軍行至新野附近的宛城時,劉備才知此事。因事發突然,劉備決定放棄縣城,向南撤退。為防止曹軍屠城,也為了穩定軍心(劉備部下多為新野士卒),劉備將新野百姓集體遷徙。南撤途中,由於荊州百姓的大量加入,逃難隊伍如滾雪球般壯大,嚴重影響到部隊行軍速度,“日行十餘里。”

有人憂心忡忡勸劉備:“我們雖有十數萬人,但士兵太少,多是難民。如果曹軍追至,我們如何抵抗?”言下之意,是讓劉備放棄難民,率部速到江陵與關羽會合。

劉備的回答展現出其仁心:“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三國演義》中對此有細緻描繪:孔明建議速棄樊城,劉備道:“奈百姓相隨許久,安忍棄之。”孔明派人在城中喊話,去留兩便。“兩縣之民齊聲大呼曰:‘我等雖死,亦願隨使君’。即日號泣而行。扶老攜幼,將男帶女,滾滾渡河,兩岸哭聲不絕。”

故,百姓隨遷,難免有被脅迫者,但絕大多數人應該是自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