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廣告“一觸即發”,30秒完美解釋居家隔離如何發揮防病毒作用

公益廣告“一觸即發”,30秒完美解釋居家隔離如何發揮防病毒作用


“居家隔離”是防控肺炎病毒COVID-19社區傳播的有力手段之一。美國俄亥俄州的邁克·德萬(Mike DeWine)是率先採取積極措施的州長之一。他心急如焚地向公眾呼籲:“我們每個人都在這場戰鬥中。我們不需要上戰場,我們只需要待在家裡。”

當涉及到樹立公眾輿論時,形象而簡潔的視覺案例可能比文字和數據更具有說服力。近日,美國俄亥俄州衛生管理部門(Ohio Department of Health)用乒乓球和老鼠夾製作了一則創意十足的公益廣告,來解釋“居家隔離”如何防控COVID-19病毒傳播。

這則公益廣告極佳地展現了如何與大眾溝通的方法與技巧。


公益廣告“一觸即發”,30秒完美解釋居家隔離如何發揮防病毒作用


廣告時長:30秒

文案:阻止病毒散播,唯有居家隔離;只需要保持一點距離,我們將會安全很多;平緩新增病例曲線。

主題:一觸即發

創意概述:

第一組畫面開始,成千上萬的老鼠夾整齊的排列在一起,相距不足5公分,每個老鼠夾上本是放誘餌的位置換成了一隻白色的乒乓球。一隻乒乓球從天而降,落入老鼠夾方陣。

掉入的乒乓球觸發了其中一個老鼠夾彈起上面的乒乓球,彈起的乒乓球接著馬上又觸發了另一個老鼠夾上的乒乓球彈起,幾乎就在眨眼之間,整個老鼠夾方陣分崩離析,四處炸起,猶如灰飛煙滅。

第二組畫面切入,同樣是成千上萬的老鼠夾整齊的排列在一起,然而彼此間隔卻有50公分以上,當有一隻乒乓球從天上掉下方陣,落在了留空的地方,並沒有觸發到任何老鼠夾,一切風平浪靜。

我從廣告片中截除了幾幅關鍵幀,給大家感受一下畫面。

開篇就是一個裝載了乒乓球的老鼠夾方陣


公益廣告“一觸即發”,30秒完美解釋居家隔離如何發揮防病毒作用


隨後,黑色背景出現一隻乒乓球,從天而降:


公益廣告“一觸即發”,30秒完美解釋居家隔離如何發揮防病毒作用


鏡頭俯視,可以看到乒乓球漸行漸遠,向老鼠夾方陣直衝下去


公益廣告“一觸即發”,30秒完美解釋居家隔離如何發揮防病毒作用


就在乒乓球一觸碰到老鼠夾的機關,落點位置的老鼠夾瞬間彈飛起來,隨後像一圈一圈的衝擊波,把本來平靜的方陣攪得天翻地覆一般,一片狼藉:


公益廣告“一觸即發”,30秒完美解釋居家隔離如何發揮防病毒作用

公益廣告“一觸即發”,30秒完美解釋居家隔離如何發揮防病毒作用


急促的背景音樂突然收住,畫面切入到另一個老鼠夾方陣,這個方陣當中老鼠夾與老鼠夾之間的相距很遠,非常稀疏,氣氛平靜:


公益廣告“一觸即發”,30秒完美解釋居家隔離如何發揮防病毒作用


一隻乒乓球從遠處投入,然而由於有足夠的空間,在幾次彈跳當中乒乓球並沒觸發任何老鼠夾,沒有出現破壞和混亂的場面:


公益廣告“一觸即發”,30秒完美解釋居家隔離如何發揮防病毒作用


畫面一前一後出現兩段文案:


公益廣告“一觸即發”,30秒完美解釋居家隔離如何發揮防病毒作用

公益廣告“一觸即發”,30秒完美解釋居家隔離如何發揮防病毒作用


這則廣告有幾個優點:

1.訴求點準確。通過對比手法,表達出人群密集很容易讓病毒傳播“一觸即發”。既讓觀眾產生了驚恐,也提供瞭解決方案。

2.聯想巧妙。廣告創意重在“聯想”,而老鼠夾的觸發開關與病毒傳播“一觸即發”的創作立意關聯性很強。

3.熟悉+意外。用常見的老鼠夾和乒乓球做道具,製作成本並不高,但卻很好地實現了創意。

正所謂,大創意小製作,讓人過目不忘。通過一則廣告非常輕巧而有趣地實現了對觀眾的說服與勸導


公益廣告“一觸即發”,30秒完美解釋居家隔離如何發揮防病毒作用


不過,廣告一推出之後,這個創意馬上受到了挑戰。有人認為這也許只是一種後期製作的效果而已。

情況到底如何?

有一名電視媒體的記者決定試一試。他找到55個老鼠夾和乒乓球,模擬出鏡頭之中的方陣場面,看看是否真的會引發混亂的景象。


公益廣告“一觸即發”,30秒完美解釋居家隔離如何發揮防病毒作用


這名記者做了一套裝置。用透明的亞克力板製作一個大大的“魚缸”,裡面佈置好老鼠夾(上面有乒乓球)。而且需要在上面蓋上一塊板子,以免乒乓球周圍亂飛。


公益廣告“一觸即發”,30秒完美解釋居家隔離如何發揮防病毒作用

公益廣告“一觸即發”,30秒完美解釋居家隔離如何發揮防病毒作用


他嚴格按廣告創意分兩種情況放置老鼠夾方陣。

第一次測試,果然“灰飛煙滅”,所有老鼠夾都彈起來了,方陣蕩然無存,無一倖免。


公益廣告“一觸即發”,30秒完美解釋居家隔離如何發揮防病毒作用

公益廣告“一觸即發”,30秒完美解釋居家隔離如何發揮防病毒作用

公益廣告“一觸即發”,30秒完美解釋居家隔離如何發揮防病毒作用


第二次測試,有一半的老鼠夾沒有彈飛,還有幸存者。(可以理解的一點是,由於是在封閉的“玻璃缸”裡,扔進去的乒乓球在有限的空間無規則彈跳,增加了觸碰老鼠夾開關的幾率,所以並不像廣告畫面那樣可以做到“安然無恙”)


公益廣告“一觸即發”,30秒完美解釋居家隔離如何發揮防病毒作用

公益廣告“一觸即發”,30秒完美解釋居家隔離如何發揮防病毒作用


這名記者的挑戰,再一次告誡大家,創意非兒戲,真的很“現實”,很“殘酷”,居家隔離的作用不容輕視,不然後果很嚴重。


公益廣告“一觸即發”,30秒完美解釋居家隔離如何發揮防病毒作用


然而,關於“居家隔離”的公益廣告並非只有這一個。其它的媒體還曾經制作過另一則防病毒的“多米諾火柴人”公益廣告

他們的廣告創意是,將眾多火柴按“多米諾骨牌”的形式排列,當點燃了第一根火柴時,挨著很近的火柴便接二連三被“傳染”(點燃),只有當其中一個“火柴人”離開了“多米諾骨牌”隊列,才阻止了身後的隊列被繼續“傳染”。


公益廣告“一觸即發”,30秒完美解釋居家隔離如何發揮防病毒作用

公益廣告“一觸即發”,30秒完美解釋居家隔離如何發揮防病毒作用

公益廣告“一觸即發”,30秒完美解釋居家隔離如何發揮防病毒作用


這一則廣告的創意則遜色很多。其中關鍵有三點:

1.立意偏了。“多米諾火柴”廣告的立意在於“隔離”,而“一觸即發”的立意在於“觸發”。“多米諾火柴”將手段當成了目標,而“一觸即發”則將“結果”推演出來,強調了“密集”與“觸發”的關聯性

相比之下,“一觸即發”的創意更精準。由此可知,抓的訴求點不一樣,則創意的質量也就不一樣了。

2.視覺衝擊力太弱。“多米諾火柴”的畫面仍然給人一種有序發生病毒傳播的感覺,而“一觸即發”的畫面則帶出了混亂而讓人驚嚇的感覺。

恐懼是人性的弱點,“一觸即發”廣告更好地利用了這種情緒。當然,“混亂而炸裂”的場面更吻合病毒傳播的“不確定性”。

3.創意的關聯性不強。“多米諾骨牌”的形式並不新穎,而且“引燃”的方式關聯度不強,火柴擺在一起固然相互間能引燃,但如果擺的是“多米諾蠟燭”呢?則未必有說服力,你表達不出“避免密集”的訴求點,更加不用說能否接受“挑戰”,可能別人都沒興趣“挑戰”,引發不了二次傳播。

而“一觸即發”的老鼠夾開關就非常吻合“觸發”的創意,關聯性更強。再加上乒乓球的無規則彈跳,更能帶出病毒傳播的“無序感”


公益廣告“一觸即發”,30秒完美解釋居家隔離如何發揮防病毒作用


各國各地區對於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嚴重性認知不一致,甚至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所以,倒逼著政府及有關社會組織在與公眾溝通方面不斷地追求更多手段。

近日,印度尼西亞有一個“嚇人”的創意。他們竟然用“裹屍鬼”(pocong)來把居民趕回家。在一處叫Kepuh(吉普)的村莊上,很多當地人屢屢違反政府的“居家隔離”限令,四處遊逛。

出於無奈,一些志願者便裹著白布化裝為“幽靈”在路上巡邏,時不時從毫無防備的路人身後跳出來,然後飄走,不明真相的居民嚇得四散而逃,躲在家裡不敢外出。


公益廣告“一觸即發”,30秒完美解釋居家隔離如何發揮防病毒作用


村長普里亞迪(Priyadi)說:“當地居民對如何控制這種病的傳播仍然缺乏認識。他們想過正常的生活,所以很難按照指示待在家裡。”

印尼截止4月15日有4,939例確診的冠狀病毒患者,其中459例死亡,政府部門正在為這一數字會大大增加而擔憂。印尼大學(University of Indonesia)的研究人員發出警告,如果不採取更嚴格的行動限制,到5月份可能會有150萬人患病,14萬人死亡。

“扮鬼”這種超自然的策略似乎有點過於戲劇化了。可想而知,這並不能長久。最終需要民眾能夠真正理解病毒的危害性以及“居家隔離”的必要性。


公益廣告“一觸即發”,30秒完美解釋居家隔離如何發揮防病毒作用


發佈“一觸即發”公益廣告有著積極的一面。截止4月15日,美國俄亥俄州(Ohio)約有6,975例感染病例,還不到規模類似的密歇根州、賓夕法尼亞州和伊利諾伊州的三分之一。這不能不說是當地政府管理部門的態度的一種體現,也難怪他們會有這麼好的廣告創意誕生。

眾所周知,防控COVID-19並不能僅靠著一兩種手段便可見效。社會動員當中,思想工作永遠都很重要。從“一觸即發”的廣告當中,我們確實看到了來自各方面發自內心的努力,呈現出了與公眾溝通的極佳案例。

一則“一觸即發”的廣告,更像是一次推心置腹的談話。

這比“扮鬼”嚇人,好太多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