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說,這樣的佈施最上乘

500多年前,須菩提請佛陀為那些想要發菩提心或者已經發心的修行者開示降伏煩惱、安住菩提心的法門。

為此佛陀為其開示:“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密。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發菩提心對於修行者而言是如此重要,為此本寺特開設“《金剛經》導讀專欄”,由於曉非居士為大家導讀《金剛經》。

■ 修行的一般定義

佛法不僅僅是說的,更是做的;不僅僅是理論,更重要的是修持。唸佛,參禪打坐,磕大頭,當然是修行。但如果撇開這些具體的修行方式,能不能從最一般的意義上給大乘佛法的“修行”下個定義:什麼是修行?

在當下現實生活中的每時每刻,只要當下的行為導致的結果是能夠淡化我們心中對我的執著,就算是修行。如果當下的行為不能淡化我們心中對我的執著,甚至強化了對我的執著,即便形式上看似是佛教的修行,嚴格意義上講,都不是真正的大乘佛法的修行,至多隻是方便行,不是究竟行。

因為佛陀說要想走向涅槃,走向解脫,必須從有我的凡夫走向無我的智者,所以打破心中的我執,一步步淡化我們心中對我的執著,這就是大乘佛法的修行。

釋迦牟尼佛說,這樣的佈施最上乘

■ 六波羅蜜

有沒有具體的措施、具體的方法?佛陀在經中非常清楚地告訴吧我們:大乘佛法的修行,根本的在於六度,即六個波羅蜜,好比六條過河的船。

修行這六個根本的法門,就是佈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進度、禪定度和般若度。這六個修行法門中,般若度——般若波羅蜜——是綱領,是統帥,前五度要在般若度的統攝下去修持。佛經裡說般若是眼目、是光明,沒有般若度,前五度為“盲”,像盲人騎瞎馬一樣。大乘佛法的修行,就是在般若的統攝下去修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離開這個,沒有修行。而且,六度的順序就是修行的次第,是我們凡夫入門甚至見道之後登地菩薩修行的次第。

經常有朋友問,”我皈依了,是佛教徒了,該怎麼修行?”我說大乘佛法的修行你看看,六度中佈施排第一。所以大乘佛法修行首先修什麼?修佈施。

釋迦牟尼佛說,這樣的佈施最上乘

■ 四佈施

佛教所說的佈施,比我們老百姓所理解的佈施,內容要寬泛些。一般老百姓理解的佈施,是在別人生活遇到困難的時候向別人施與錢財。這是一種佈施,佛教管這種佈施叫“財佈施”。

佛教還有別的佈施,比如說無畏佈施。佈施不一定非要拿錢,當別人生活遇到極端困難,心理上有著巨大的恐懼,去安慰他,消除他內心的恐懼,也是一種佈施。比如勸導有自殺傾向的人,做他的思想工作,給他生活的勇氣,這是無畏佈施。比如有人晚上回家走夜路害怕,你送她回去,也是無畏佈施。

還有第三種佈施,身命佈施,用自己的身體、生命去做佈施。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在過去做菩薩時(往昔多生累劫的相似相續的生命歷程中——注意是相似相續,沒有常一不變),曾有過以身飼虎的經歷。這是佈施,這是修行。當然,這個舉動一般人學不來,也不建議學。以現在來講,無償獻血,也是身命佈施。比如說立個遺囑,遺體捐獻,促進醫學進步,也是身命佈施。這是第三種佈施。

第四種佈施叫法佈施,就是給別人、給眾生講佛法,傳揚佛陀的教法。在佛經中,佛陀極度讚歎法佈施,因為前三種佈施只是解決著被佈施人現世的肉身生命問題,只能讓人在生命的輪迴過程中輪迴得好一些;而法佈施解決的是被佈施人的法身慧命問題,能令眾生跳出輪迴走向解脫,所以有質的差別。佛陀在很多經典裡,包括在《金剛經》裡,都極度讚歎法佈施。

釋迦牟尼佛說,這樣的佈施最上乘

大乘六度,佛陀為什麼把佈施放到了第一位?原因很簡單。一個人為什麼不願意佈施?不就是心中有我執嘛!“這個錢是我掙的,得我享受,得給我的妻兒老小享受,給你,不可能!”不願意佈施,是因為心中的我執很重,而佛陀把佈施放到了六度的第一位,就是直截了當地對治我們心中的我執。在現實生活中可以發現,一個願意佈施的人往往就比不願意佈施的人,心中的我似乎是淡泊些吧!佛陀把佈施放到大乘佛法修行的第一位,就是對治我們心中的我,就是讓我們從一個有著很強我執的凡夫漸漸走向無我的智者境界。

大乘佛法的修行,佛陀講的第一個重要道理是無我。凡夫與智者之間的區別,首先在於我們凡夫心中執著著常一不變的獨立存在的我,因此佛陀告訴我們的修行法門,首要目的是對治我們凡夫心中的我,打破我們凡夫心中的我執。在生活中的每時每刻,只要當下的行為能夠淡化、消融心中對我的執著,就算是佛教的修行。如果當下的行為不能淡化、消融心中對我的執著,甚至強化了心中對我的執著,雖然行為本身也許在別人看來似是修行,但嚴格講都不是佛教的修行,至多隻是方便行,不是究竟行。

釋迦牟尼佛說,這樣的佈施最上乘

■ 三輪體空

大乘佛法修行的具體法門是什麼呢?佛陀在經中非常明確地告訴我們,大乘佛法修行的核心就是六度,排在第一位的是佈施——因為一個人之所以不願意佈施,就是因為心中有我——要通過佈施一步步地消融我們心中的我。在現實生活當中,往往一個願意佈施的人總比那些不願意佈施的人,似乎心中的我會淡泊些。

這句話的表達,語氣是很弱的,說的是“往往”,沒有說“一定”,為什麼?社會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行為:捐了一筆錢後逢人便說、到處炫耀,以這樣的精神狀態做了佈施,算不算佈施?當然,算佈施。但這並不是佛教所倡導的佈施,佛教把它稱為世間法的佈施,也叫作有漏的佈施。為什麼?因為以這樣的精神狀態行佈施時,淡化了心中的我了嗎?沒有,甚至還強化了心中的我。這種佈施不能淡化心中的我,也就不能夠引領著我們走向解脫,而這種佈施所獲得的果報,至多是讓行佈施的人在未來的生生死死的輪迴過程中得個善報,因此這種佈施,佛教叫世間法的佈施。

釋迦牟尼佛說,這樣的佈施最上乘

什麼是大乘佛法所倡導的佈施呢?不能忘了前面所討論的二諦。佛陀的每一段教理,重要的在於指導修行,落實到修行當中的。第二重二諦世俗諦是緣生,勝義諦是性空。在佈施那一當口,首先在勝義諦上要觀,能佈施的人有常一不變的獨立存在性嗎?沒有,無我、空;被佈施的人,在勝義諦上要觀,有常一不變的獨立存在性嗎?沒有,性空、無自性、無我;佈施這件事、佈施的物品本身,在勝義諦上要觀,有常一不變的獨立存在性嗎?沒有,無我、空。

大乘佛法所倡導的佈施,就是在佈施那一當口,要在勝義諦上觀能佈施的是空、被佈施的是空,佈施的過程、佈施的物品本身依然還是空。要在這三樣東西都是空上行佈施,佈施了、就佈施了嘛!心中沒絲毫一丁點兒的執著,這就是大乘佛法所倡導的佈施。

剛才反覆強調三樣東西,能佈施者、被佈施者和佈施的過程與物品,這三樣東西就是能、所和過程。佛教給這三樣東西起了一個特殊的名字,叫“三輪”。在佈施那一當口,要觀三輪的本體是空,在空上行佈施,佈施了就佈施了,不能夠有能佈施、所佈施之想,佛教管這個叫“三輪體空”的佈施。這樣的佈施叫出世間法的佈施,也叫無漏的佈施。

只有在這樣的精神狀態下做出的佈施行為,才能夠淡化我們心中對“我”的執著。形象地講,就是佈施了還得當沒佈施——這個表達就是從《金剛經》的一個語句中引申出來的。

釋迦牟尼佛說,這樣的佈施最上乘

■ 福德與智慧

有人會想,佈施了還要當沒佈施一樣,那我壓根兒就不佈施了,行嗎?不可以。不要忘了佛陀給我們凡夫說法為什麼用二諦的模式?三輪體空的佈施,要當作沒佈施那樣,這是勝義諦性空的要求。但要注意,在凡夫境界上世俗諦的緣生性不能丟,在佈施那一當口,在世俗諦上,有能佈施者,但能佈施者不是常一不變的,而是相似相續的有。

修行大乘佛法的人,首先在世俗諦上,當見到生活遇到困難的人,一定會在心中生起一股悲心。在悲心的驅使下,世俗諦的要求是他必須得去佈施。為什麼?大乘佛法修行的根本是智慧,佛陀認為我們凡夫之所以輪迴於生死不能解脫,就在於無明、糊塗,因此佛陀給出的引領著我們趨向涅槃的解決方案,根本是打破無明見真實。在大乘佛法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詞叫“bodhi”,音譯為“菩提”,意譯為“覺”。大乘佛法修行的過程就是不斷地覺的過程,就是覺的心不斷生起與修為的過程。這個覺的心,在大乘佛法裡叫“菩提心”,大乘佛法的修行根本是菩提心。

釋迦牟尼佛說,這樣的佈施最上乘

菩提心的法義很深,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上去解讀菩提心。從目前討論的教理層次上,可以把菩提心分成兩個方面。首先在世俗諦上,一個修行大乘佛法的人看到有眾生遇到困苦時,世俗諦要求必須得佈施,因為只有在切實的佈施行為底下,才會增長福德。大乘佛法修行的根本是智慧,但是佛教裡有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把智慧比喻成一條魚,而這條魚如果要不死,養育它的是水,魚不能離開水。大乘佛法認為,什麼是養育智慧的魚的水呢?這個水就是福德。一個修行大乘佛法的人,每當見到眾生有苦難的時候,世俗諦要求他,在他內在的悲心的驅使下,必須有個切實的佈施行為,因為只有在切實的佈施行為底下,才能增長福德,而福德是水。沒有福德的水,智慧的魚會乾枯死的,這是世俗諦的要求,那麼在勝義諦上,性空、無我。作為一個修行大乘佛法的人,在切實的佈施行為發生的那一當口,在勝義諦上要觀:哇!能佈施的是空,被佈施的是空,佈施的過程依然是空——在空上行佈施,佈施了還得當沒佈施。

釋迦牟尼佛說,這樣的佈施最上乘

■ 世俗諦菩提心 勝義諦菩提心

世俗諦的要求是,一個修行大乘佛法的人,凡見眾生有苦難,必須得幫。這個必須得幫的心,就叫作世俗諦菩提心。但一個修行大乘佛法的人,在出手幫助一個苦難眾生的時候,他在勝義諦上一定要觀:能幫的是空,被幫的是空,幫的過程依然還是空,在空上幫,幫了還得當沒幫;這個幫了還得當沒幫的心,就叫作勝義諦菩提心。幫了還得當沒幫,能不能因此不幫?不可以,世俗諦要求我們必須得幫,這叫世俗諦菩提心。因此大乘佛法修行,對於我們凡夫來講,就是世俗諦菩提心與勝義諦菩提心的不二。一個修行大乘佛法的人,凡見眾生有苦難,他必須生起幫的心,這個心是悲心的驅使,幫的過程增長著福德。在勝義諦上,在空上幫,幫了還得當沒幫,增長著智慧。因此佛陀給我們指引的修行法門,就是“悲智雙運,福慧雙修”。悲和福是世俗諦菩提心的要求,智慧是勝義諦菩提心的要求。

釋迦牟尼佛說,這樣的佈施最上乘

有人說這重境界太高了,我做得到嗎?佛陀說你做得到。佛陀說我們凡夫其實具有兩面性。一方面無明所障,見不到世界的真實,因此造業、輪迴。但是佛陀說我們是有可能走向解脫的,為什麼?因為我們每個無明所障的凡夫,普遍又具有著可以打破無明、親證真實的能力,即般若。因此在世俗諦上凡見眾生有苦難就生起悲心去幫助眾生,而在勝義諦上幫了還可以當沒幫,這重境界我們凡夫做得到嗎?佛陀說一定能做到。為什麼?我們把心中的般若、把我們眾生內心本具的那種能夠打破無明親證真實的能力調動起來,當把般若調動起來後,我們就能夠做到幫了眾生還可以當沒幫,在空上幫眾生,淡化、消融心中的我。做到這一點,就是大乘佛法給我們指引的修行法門,即在般若的統攝下去佈施;這是出世間法的佈施,無漏的佈施,大乘佛法所倡導的佈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