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说,这样的布施最上乘

500多年前,须菩提请佛陀为那些想要发菩提心或者已经发心的修行者开示降伏烦恼、安住菩提心的法门。

为此佛陀为其开示:“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密。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发菩提心对于修行者而言是如此重要,为此本寺特开设“《金刚经》导读专栏”,由于晓非居士为大家导读《金刚经》。

■ 修行的一般定义

佛法不仅仅是说的,更是做的;不仅仅是理论,更重要的是修持。念佛,参禅打坐,磕大头,当然是修行。但如果撇开这些具体的修行方式,能不能从最一般的意义上给大乘佛法的“修行”下个定义:什么是修行?

在当下现实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只要当下的行为导致的结果是能够淡化我们心中对我的执着,就算是修行。如果当下的行为不能淡化我们心中对我的执着,甚至强化了对我的执着,即便形式上看似是佛教的修行,严格意义上讲,都不是真正的大乘佛法的修行,至多只是方便行,不是究竟行。

因为佛陀说要想走向涅槃,走向解脱,必须从有我的凡夫走向无我的智者,所以打破心中的我执,一步步淡化我们心中对我的执着,这就是大乘佛法的修行。

释迦牟尼佛说,这样的布施最上乘

■ 六波罗蜜

有没有具体的措施、具体的方法?佛陀在经中非常清楚地告诉吧我们:大乘佛法的修行,根本的在于六度,即六个波罗蜜,好比六条过河的船。

修行这六个根本的法门,就是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和般若度。这六个修行法门中,般若度——般若波罗蜜——是纲领,是统帅,前五度要在般若度的统摄下去修持。佛经里说般若是眼目、是光明,没有般若度,前五度为“盲”,像盲人骑瞎马一样。大乘佛法的修行,就是在般若的统摄下去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离开这个,没有修行。而且,六度的顺序就是修行的次第,是我们凡夫入门甚至见道之后登地菩萨修行的次第。

经常有朋友问,”我皈依了,是佛教徒了,该怎么修行?”我说大乘佛法的修行你看看,六度中布施排第一。所以大乘佛法修行首先修什么?修布施。

释迦牟尼佛说,这样的布施最上乘

■ 四布施

佛教所说的布施,比我们老百姓所理解的布施,内容要宽泛些。一般老百姓理解的布施,是在别人生活遇到困难的时候向别人施与钱财。这是一种布施,佛教管这种布施叫“财布施”。

佛教还有别的布施,比如说无畏布施。布施不一定非要拿钱,当别人生活遇到极端困难,心理上有着巨大的恐惧,去安慰他,消除他内心的恐惧,也是一种布施。比如劝导有自杀倾向的人,做他的思想工作,给他生活的勇气,这是无畏布施。比如有人晚上回家走夜路害怕,你送她回去,也是无畏布施。

还有第三种布施,身命布施,用自己的身体、生命去做布施。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过去做菩萨时(往昔多生累劫的相似相续的生命历程中——注意是相似相续,没有常一不变),曾有过以身饲虎的经历。这是布施,这是修行。当然,这个举动一般人学不来,也不建议学。以现在来讲,无偿献血,也是身命布施。比如说立个遗嘱,遗体捐献,促进医学进步,也是身命布施。这是第三种布施。

第四种布施叫法布施,就是给别人、给众生讲佛法,传扬佛陀的教法。在佛经中,佛陀极度赞叹法布施,因为前三种布施只是解决着被布施人现世的肉身生命问题,只能让人在生命的轮回过程中轮回得好一些;而法布施解决的是被布施人的法身慧命问题,能令众生跳出轮回走向解脱,所以有质的差别。佛陀在很多经典里,包括在《金刚经》里,都极度赞叹法布施。

释迦牟尼佛说,这样的布施最上乘

大乘六度,佛陀为什么把布施放到了第一位?原因很简单。一个人为什么不愿意布施?不就是心中有我执嘛!“这个钱是我挣的,得我享受,得给我的妻儿老小享受,给你,不可能!”不愿意布施,是因为心中的我执很重,而佛陀把布施放到了六度的第一位,就是直截了当地对治我们心中的我执。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发现,一个愿意布施的人往往就比不愿意布施的人,心中的我似乎是淡泊些吧!佛陀把布施放到大乘佛法修行的第一位,就是对治我们心中的我,就是让我们从一个有着很强我执的凡夫渐渐走向无我的智者境界。

大乘佛法的修行,佛陀讲的第一个重要道理是无我。凡夫与智者之间的区别,首先在于我们凡夫心中执着着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的我,因此佛陀告诉我们的修行法门,首要目的是对治我们凡夫心中的我,打破我们凡夫心中的我执。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只要当下的行为能够淡化、消融心中对我的执着,就算是佛教的修行。如果当下的行为不能淡化、消融心中对我的执着,甚至强化了心中对我的执着,虽然行为本身也许在别人看来似是修行,但严格讲都不是佛教的修行,至多只是方便行,不是究竟行。

释迦牟尼佛说,这样的布施最上乘

■ 三轮体空

大乘佛法修行的具体法门是什么呢?佛陀在经中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大乘佛法修行的核心就是六度,排在第一位的是布施——因为一个人之所以不愿意布施,就是因为心中有我——要通过布施一步步地消融我们心中的我。在现实生活当中,往往一个愿意布施的人总比那些不愿意布施的人,似乎心中的我会淡泊些。

这句话的表达,语气是很弱的,说的是“往往”,没有说“一定”,为什么?社会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行为:捐了一笔钱后逢人便说、到处炫耀,以这样的精神状态做了布施,算不算布施?当然,算布施。但这并不是佛教所倡导的布施,佛教把它称为世间法的布施,也叫作有漏的布施。为什么?因为以这样的精神状态行布施时,淡化了心中的我了吗?没有,甚至还强化了心中的我。这种布施不能淡化心中的我,也就不能够引领着我们走向解脱,而这种布施所获得的果报,至多是让行布施的人在未来的生生死死的轮回过程中得个善报,因此这种布施,佛教叫世间法的布施。

释迦牟尼佛说,这样的布施最上乘

什么是大乘佛法所倡导的布施呢?不能忘了前面所讨论的二谛。佛陀的每一段教理,重要的在于指导修行,落实到修行当中的。第二重二谛世俗谛是缘生,胜义谛是性空。在布施那一当口,首先在胜义谛上要观,能布施的人有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性吗?没有,无我、空;被布施的人,在胜义谛上要观,有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性吗?没有,性空、无自性、无我;布施这件事、布施的物品本身,在胜义谛上要观,有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性吗?没有,无我、空。

大乘佛法所倡导的布施,就是在布施那一当口,要在胜义谛上观能布施的是空、被布施的是空,布施的过程、布施的物品本身依然还是空。要在这三样东西都是空上行布施,布施了、就布施了嘛!心中没丝毫一丁点儿的执着,这就是大乘佛法所倡导的布施。

刚才反复强调三样东西,能布施者、被布施者和布施的过程与物品,这三样东西就是能、所和过程。佛教给这三样东西起了一个特殊的名字,叫“三轮”。在布施那一当口,要观三轮的本体是空,在空上行布施,布施了就布施了,不能够有能布施、所布施之想,佛教管这个叫“三轮体空”的布施。这样的布施叫出世间法的布施,也叫无漏的布施。

只有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做出的布施行为,才能够淡化我们心中对“我”的执着。形象地讲,就是布施了还得当没布施——这个表达就是从《金刚经》的一个语句中引申出来的。

释迦牟尼佛说,这样的布施最上乘

■ 福德与智慧

有人会想,布施了还要当没布施一样,那我压根儿就不布施了,行吗?不可以。不要忘了佛陀给我们凡夫说法为什么用二谛的模式?三轮体空的布施,要当作没布施那样,这是胜义谛性空的要求。但要注意,在凡夫境界上世俗谛的缘生性不能丢,在布施那一当口,在世俗谛上,有能布施者,但能布施者不是常一不变的,而是相似相续的有。

修行大乘佛法的人,首先在世俗谛上,当见到生活遇到困难的人,一定会在心中生起一股悲心。在悲心的驱使下,世俗谛的要求是他必须得去布施。为什么?大乘佛法修行的根本是智慧,佛陀认为我们凡夫之所以轮回于生死不能解脱,就在于无明、糊涂,因此佛陀给出的引领着我们趋向涅槃的解决方案,根本是打破无明见真实。在大乘佛法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词叫“bodhi”,音译为“菩提”,意译为“觉”。大乘佛法修行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觉的过程,就是觉的心不断生起与修为的过程。这个觉的心,在大乘佛法里叫“菩提心”,大乘佛法的修行根本是菩提心。

释迦牟尼佛说,这样的布施最上乘

菩提心的法义很深,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去解读菩提心。从目前讨论的教理层次上,可以把菩提心分成两个方面。首先在世俗谛上,一个修行大乘佛法的人看到有众生遇到困苦时,世俗谛要求必须得布施,因为只有在切实的布施行为底下,才会增长福德。大乘佛法修行的根本是智慧,但是佛教里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把智慧比喻成一条鱼,而这条鱼如果要不死,养育它的是水,鱼不能离开水。大乘佛法认为,什么是养育智慧的鱼的水呢?这个水就是福德。一个修行大乘佛法的人,每当见到众生有苦难的时候,世俗谛要求他,在他内在的悲心的驱使下,必须有个切实的布施行为,因为只有在切实的布施行为底下,才能增长福德,而福德是水。没有福德的水,智慧的鱼会干枯死的,这是世俗谛的要求,那么在胜义谛上,性空、无我。作为一个修行大乘佛法的人,在切实的布施行为发生的那一当口,在胜义谛上要观:哇!能布施的是空,被布施的是空,布施的过程依然是空——在空上行布施,布施了还得当没布施。

释迦牟尼佛说,这样的布施最上乘

■ 世俗谛菩提心 胜义谛菩提心

世俗谛的要求是,一个修行大乘佛法的人,凡见众生有苦难,必须得帮。这个必须得帮的心,就叫作世俗谛菩提心。但一个修行大乘佛法的人,在出手帮助一个苦难众生的时候,他在胜义谛上一定要观:能帮的是空,被帮的是空,帮的过程依然还是空,在空上帮,帮了还得当没帮;这个帮了还得当没帮的心,就叫作胜义谛菩提心。帮了还得当没帮,能不能因此不帮?不可以,世俗谛要求我们必须得帮,这叫世俗谛菩提心。因此大乘佛法修行,对于我们凡夫来讲,就是世俗谛菩提心与胜义谛菩提心的不二。一个修行大乘佛法的人,凡见众生有苦难,他必须生起帮的心,这个心是悲心的驱使,帮的过程增长着福德。在胜义谛上,在空上帮,帮了还得当没帮,增长着智慧。因此佛陀给我们指引的修行法门,就是“悲智双运,福慧双修”。悲和福是世俗谛菩提心的要求,智慧是胜义谛菩提心的要求。

释迦牟尼佛说,这样的布施最上乘

有人说这重境界太高了,我做得到吗?佛陀说你做得到。佛陀说我们凡夫其实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无明所障,见不到世界的真实,因此造业、轮回。但是佛陀说我们是有可能走向解脱的,为什么?因为我们每个无明所障的凡夫,普遍又具有着可以打破无明、亲证真实的能力,即般若。因此在世俗谛上凡见众生有苦难就生起悲心去帮助众生,而在胜义谛上帮了还可以当没帮,这重境界我们凡夫做得到吗?佛陀说一定能做到。为什么?我们把心中的般若、把我们众生内心本具的那种能够打破无明亲证真实的能力调动起来,当把般若调动起来后,我们就能够做到帮了众生还可以当没帮,在空上帮众生,淡化、消融心中的我。做到这一点,就是大乘佛法给我们指引的修行法门,即在般若的统摄下去布施;这是出世间法的布施,无漏的布施,大乘佛法所倡导的布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