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明朝內閣制度的變化為切入點探究封建皇權的演變進程

明朝內閣是一座由明朝建立至崇禎年間的,供皇帝商量政治大事的部門。在明後期內閣權力逐漸變大,後來形成了明朝行政的重要部門,勢力龐大。而內閣輔助大臣人數就有一到七人不等,輔臣奉使者命令出去辦事,大多數都自稱為閣部。

最初,內閣的人都只是具備顧問身份,皇帝的地位則最高,那些大學士們都很少有參加商討的機會。直到明仁宗和明宣宗時期,內閣大學士的地位才日益受到尊崇。從此之後,內閣的權力逐漸變大,後期直到明世宗中葉,夏言和嚴嵩等人執掌內閣後,他們的地位變成真正的宰相後,才開始壓制了六部。可見內閣的勢力有多微妙。

一、內閣制度的由來與明朝內閣制度概況淺探

中國古代繼承了一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他們給我們留下了很豐富的文化史冊。比如自公元前221年開始,秦始皇統一了天下,帶給了我們有史以來第一個多民族生活的國家,而後來國家的思想獨立也給封建社會帶來了很大的發展,隨著皇帝們皇權的不斷強化,直到明朝,也連帶著內閣制度進行了一次變革。

以明朝內閣制度的變化為切入點探究封建皇權的演變進程

在明朝成立的時候,明太祖朱元璋便按照前朝制度,在朝廷中設置了中書省。並且派遣了一位丞相上任,這個丞相上承六部,下統百官,可謂是隻比皇上低一層,而最著名的丞相便是胡惟庸做右丞相的時候。

“內外諸司上封事,必先取閱,害己者,輒匿不以聞!”因為這句話的流出讓朱元璋感到這位丞相地位日益見長,於是皇帝在胡惟庸案爆發之後,他撤除了中書省,同時廢除了幾千來的丞相權限制度。並將權力分給六部,並不再設立丞相這個位置,並令之前的六部都歸屬於中書省管理,而六部如果有緊要政史,可以直接向皇帝彙報。

原本在剛開始的時候,中書省和丞相的責任都是皇帝一個人承擔的,但是任務太艱難了,所以皇帝有些吃不消,所以朱元璋照著宋朝的模樣設立了殿閣學士來當他的助手,當然他們是沒有什麼實權的。

“殿閣大學士只備顧問。帝方自操威柄,學士鮮所參決。”這句話就很好地描述了殿閣學士的地位。雖然殿閣大學士沒有實權,但是卻能直接接近與決定皇帝的決定,這也為內閣的誕生種下了種子。

在朱棣奪取了朱允炆的江山後,為了國家的運行他很是操心,但是他畢竟也是個普通人,也會有感到精力不足的時候,所以他也自己找了一個輔助部門。根據有關史料記載說:“成祖特簡解縉、胡 廣、楊榮等值文淵閣,參預機務。內閣之預機務自此始。”

選拔的這幾位大臣都是在歷史上有名的大臣,他們被人們認為是第一屆內閣成立的成員,掌管內閣中的討論政事權利和執行權,當然最核心的決定權依舊還在皇帝自己的手裡。

朱棣去世後,就由他的兒子明仁宗來繼位,當時這位新皇帝大力提拔內閣人員,不僅讓他們擔任六部尚書掌管實權的職位,還讓他們掌握最後的決策權。而到了嘉靖時期後,兩者位置徹底顛倒。

以明朝內閣制度的變化為切入點探究封建皇權的演變進程

六部成為內閣的下屬部門,這就形成了內閣掌管所有部門的強大局面,所以說內閣的正式發展是從明仁宗開始的。其中內閣人員都身處要職,權力也越來越大,內閣毅然成為了皇帝的核心部門,到了張居正時期,內閣就成為了政府運轉的核心,這和當時的中書部門並沒有很大的差別。

但是到了明朝後期,皇帝朱翊鈞不理朝政,終日渾渾噩噩,無視內閣上報事務和朝廷,所以朝廷幾乎是癱瘓狀態,一直到明朝隕落。後期清初想要效仿明朝的內閣制度,但是內閣並沒有實權。所以漸漸的內閣部門就消失了。

由此可以看出,內閣起初是因為明朝被廢除的幾個中書省和丞相才建立起來的,當時的皇帝政務繁忙,所以才設立了幾個大學士開始當助手,後來這些助手勢力越來越大,所以成立了內閣。

二、淺析內閣權利與皇權之間的制度抗衡

明朝內閣從誕生到發展到巔峰,是由萬曆時期的張居正當首輔時。但是當時的內閣只是一個副職位,即使權力再大他也要聽從皇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內閣的上升空間,因為受到皇權的壓制,所以內閣在一定時間內它只能算是皇帝身邊的議事者,

內閣當時主要負責的是“掌獻替可否,奉陳規誨,點檢題奏,票擬批答,以平允庶政”一說。而文中的“獻”則是指內閣大學士所發表出來的意見,他們會上書呈奏給皇帝看。如果皇帝接受意見的話就稱為“獻可”。

以明朝內閣制度的變化為切入點探究封建皇權的演變進程

如果內閣的意見和皇上的意見不同,那麼他們就會問“替否”。這一段話也能體現內閣在當時的地位,他們並不是擁有實權的部門,是否採納他們的意見完全取決於皇帝。而當時的內閣地位的上升與下降都取決於皇帝是否重用。而且當時內閣的實際職務其實是六部內的各種大小雜事。

就像正德期間的劉健和謝遷,他們同為內閣首輔和次輔的身份。就被正德皇帝朱厚照給告老還鄉了,也就是說當時皇權十分壓制內閣,就算內閣的人權力再大,皇帝如果想要換掉你,任何理由都能給得出來,而且換掉你很容易。畢竟內閣是一個類似於和皇帝商討的部門,他們很依賴皇權,沒有皇上拉著,可能連普通人都不是。

雖然內閣的存在明面上是在加強皇帝處理政務,但是他們背面裡卻又在一定程度上威脅著皇上。其實這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產生髮生變化的。起初皇帝對內閣有著很嚴格的規定,成為內閣的條件就是他們的權力要大、但是官職必須低,而且不能干預其他部門。

以明朝內閣制度的變化為切入點探究封建皇權的演變進程

這就大大地限制了內閣和內閣大臣的發展前景。但是在明仁宗以後,內閣已經有了能處理其他部門的趨向。漸漸的他們的權力開始擴大,最明顯的進職者就是張居正。他當時是擔任內閣首輔,所以權利都比別人大,所以當他用手段推翻新政治的時候萬曆皇帝的皇權忽然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制。

明朝皇帝為什麼會重用宦官,不僅僅是因為宦官和他們很親近,還有另一方面,那就是可以限制內閣的行動和權利,舉個例子,就說司禮監的披紅權。當時這個權利就是皇帝最忌憚的,這也間接的說明了內閣確實對皇權也有著牽絆,有時候如果內閣打頭做什麼事的話,皇帝會思考一陣,因為他有時候管不起,比如明朝的那起國本案,雖然它延續了很多年,最後皇帝都不上朝來抗議內閣。可見後期皇權和內閣的牽絆確實被調換了。

三、明朝內閣制度最終以皇權制衡內閣告終

內閣原本就是皇上身邊最可靠的助手,但是隨著時間的變革,最後內閣卻大幅度的限制了皇上。當然因為皇權和內閣也有鬥爭過、平衡過,但是效果並不是很顯著。從嘉靖到萬曆初,內閣的權力發展巨大,可以說在初期就發展到額頂峰,此時的內閣狠狠地壓住六部與其他部門,天下政務都歸六部管理,六部再向皇帝彙報,但是後期六部卻要聽從內閣,特別是當張居正為首輔的時候,內閣幾乎是如日中天的存在。因為內閣的權利日益見長,朝中開始有大臣先拜張先生再去朝拜天子,從各個方面來看,內閣的他其實已經處於皇權之上。

以明朝內閣制度的變化為切入點探究封建皇權的演變進程

而當時皇帝為了壓制住內閣的反政,也有過採取一些措施,比如分為內閣外閣、首輔次輔,從而間接地分離他們。因為以內閣首輔為首的話,三人如果不統一,那麼便有利於皇帝掌握朝政,重新整頓這段被內閣統治的時期。而頻繁額更換閣臣的數量與質量也是為了削弱內閣的勢力。這都是皇權在和內閣所做的改革,但是直到明朝滅亡皇上和內閣之間的杜衡也一直都存在。

不難看出,原本勢力不是很強的內閣逐漸羽翼豐滿,甚至在一定範圍內限制了皇上的決定。雖然內閣作為皇權的助手是不可能超越皇上權利的,但是在封建時期內,任何機構都可能超越皇權,只要有一個有頭腦的領頭人。不過在大體上還是皇權居上的,畢竟他可是天子。

以明朝內閣制度的變化為切入點探究封建皇權的演變進程

雖然在歷史上有內閣只是皇權加強的助手一說,但內閣歸根結底也是相當於皇上的副手,雖然他們都服務於皇帝,並且可以和皇上一起決定大小事宜,但是內閣的存在始終對皇權產生了不小的牽制作用。這就使得皇帝也不能暢所欲言、去做他覺得對的事情。

不過內閣的行動也大大提高了皇上的行政效率,同時也穩定了皇權所統治的國家。就像前文說到,就算出現像嘉靖和萬曆這樣的不上朝、不上進的皇帝,在內閣的統治帶領下,皇朝還是運轉如初。


參考文獻:

《明代那些事》

《內閣》

《歷史記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