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記敘文寫得好的人,都悄悄用對了方法

在古裝戲中,我們經常可以遇上這樣的橋段:

從來沒拿過針的女主學起了刺繡,打算為男主繡一個荷包。當她一臉羞澀地把繡完的“鴛鴦”荷包送給男主時,男主都會“體貼”地誇上一句:“哇,好漂亮,這是你親手繡的山雞嗎?”這句話說出口,空氣就突然安靜了。

如果把刺繡比作“用針作畫”,那麼寫記敘文就可以說是“用文字作畫”。寫作記敘文的目的是為了清晰記錄人、物、事,所以首先也應該寫得“像”,才能很好地把相關的事物呈現給讀者。

那麼,怎樣把人、物、事清晰地記錄,又不發生偏差呢?這個問題,《怎樣寫作》這本書可以回答你。書中以畫為喻,從“敘事”、“描物”、“寫人”三個方面來探討寫好記敘文的方法,並且提供簡單實用的訓練工具,幫助讀者打好寫作基本功。

本書作者葉聖陶先生在小說上有著非凡的成就。他對生活觀察入微,以熱情的心、冷靜的筆,描繪著社會百態。他一直強調,要把事物看得真切,並且有熟練的“手腕”,才能更好地還原生活。而還原生活,必然少不了對生活的用心觀察,和不怕枯燥的每日練習。

接下來,我將從三個方面:“記事”、“寫人物”、“練習方法”來講述書中的重點內容。


那些記敘文寫得好的人,都悄悄用對了方法

時間的先後和文章的先後

以時間為主線,將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化為文章的先後順序。

初學寫作的人,常常會寫出這樣的文字:

今天早上,我7點起床,然後洗漱、吃早餐、上班。上班的路上人很多,好不容易才回到公司。在公司,我忙得喘不過氣來,終於熬到5點下班,美好的夜生活才正式開始。

這種記流水賬的寫法雖然不可取,但以時間先後來安排文章先後的方式,是寫記敘文的常規方法。

但有時候,生活事件往往沒有那麼單一。尤其在回憶過去的時候,頭緒紛繁,幾個事件同時開展;或者講述某一件事,必須追溯到前面才能說得明白。

這樣一來,常規的順序明顯不適用,需要用倒敘或插敘的方法才能把事情說清楚。

龍應臺在《目送》一書中,寫到阿爾茲海默症的父親,突然哭了起來。這時,如果繼續按照時間的發展,寫後面的事情,父親的“哭”就會顯得莫名其妙;須得從父親的記憶說起,才能解釋他這突如其來的情緒。而從“現在”寫回“過去”的方法,就是倒敘。

當把父親的記憶解釋清楚後,文章再回到現實來,敘述父親的現狀。這種像夾心餅乾一樣,把“過去”,穿插在“現在”中的寫法,就是插敘。

總之,順序、倒敘、插敘三種方法各有千秋,其目的都在幫助讀者理清楚事件發生的前因後果,而不單純為了寫作技巧,故意為之。只要能把事情敘述清楚,使用任何一種方法,都是合適的。


那些記敘文寫得好的人,都悄悄用對了方法

把人和物“畫”得像一點

畫一件東西,如果要讓人一看就知道畫的是什麼,首先得畫得像。

同樣地,寫物、寫人也得把主要特徵寫清楚,才能讓讀者在腦海中想象出它們的形象。

而要達到以上目標,就要做到以下三點:

1.要寫真切見到的

真切見到的內容,主要包括兩大類:親眼所見的,或者見了以後心有所感的。

在流量當道的時代,追熱點似乎成為一種風潮。某一段時間,某些人物大熱,必然會受到很多人追捧。

有一部分人,看到相關資訊,產生了自己的想法,於是把想法寫下來,成就了一篇篇爆文。但另一部分人,未必瞭解熱點背後的真相,或者即使瞭解也沒有自己的想法,純粹就是見人家寫得好,自己也想獲得一波關注,就不假思索地照著人家的寫下來,結果卻沒有獲得理想的流量。

可見,看得真切,指的就是要有自己的內容;把外物內化後表達出來,才算看得真切。

2.對材料要有所取捨

我們在寫文章前,都會先確定文章的“切入點”。“切入點”不同,對同一件東西或同一個人,描寫的角度是不一樣的。

以“描寫一位成功的模特”為例:

如果主要想表現她的“美麗”,描寫時,就得把側重點放在她的相貌、身材、打扮上,性格則輕描淡寫,作為點綴就好;反過來,如果想表現她是因為“性格”而取得成功,那麼外貌衣著,則不需要花費大量筆墨。

材料的取捨,根據文章的“切入點”來安排保留合適的材料來突出最重要的部分

3.要有熟悉的“手腕”

《賣油翁》裡有句話:“無他,唯手熟爾”。如果要把人、物、事敘述清楚,也在於“手熟”。

就好比畫貓,有些人明明對貓的樣子很熟悉,卻怎麼畫也不像,其實都是因為畫畫的技巧不成熟。

所以對於寫作來說,也只有手法熟練,才能把心裡想的,準確不誤地寫出來。而若想手法熟練,必須採用正確的方法來練習。


那些記敘文寫得好的人,都悄悄用對了方法

描述得越具體越好

學畫畫的,都得練一項基本功——木炭習作。學生們要對著花、鉛筆、石膏一遍遍地描畫,直到畫得像為止。

這是一項寂寞的工作,很多人都對此不耐煩,不願一直做重複的事情。但只有不斷重複,才能提升觀察能力,充分畫出物品的細節。

與木炭習作相似的,是用短小文字練習寫作。對著一件物體,儘量細緻地描寫它的細節,越具體越好。

以手錶為例,我們可以從手錶的外殼、指針、刻度、錶帶等部分刻畫清楚。這樣的練習可以讓寫出來的文字,在感官上有較大的提升。

大家請看以下兩句話之間的差別:

她手裡捧著一束花,開心地走回家。

她手裡捧著一束玫瑰花,開心地走回家。

第一句,“花”的信息不夠具體,讀者看了也不知道“她”為什麼開心;而第二句,具體寫明瞭“玫瑰花”,讀者就能會意,“她”一定擁有了美好的愛情。

所以,把事物寫得具體,能帶來更好的效果。但有一點要注意,寫得具體,不代表把有關的無關的東西都寫上,刻意延長文章的篇幅。

好的文章,不在長度,而在質量。很多人為了增加文章字數,即使沒什麼可寫了,也要東拼西湊一些內容來填滿整張紙,結果就導致文章有很多囉嗦無用的話。

其實只要能把事物描述清楚,就可以停筆了,因為此時它已經是一篇不錯的文章。

記敘文是生活中,特別實用的文體,我們記錄生活免不了要使用它。

記錄事件,可以用順序、倒敘或插敘的方法把文章的前因後果敘述清楚。

描寫人物,要先看得真切,然後找到合適的“切入點”,根據“切入點”取捨材料,再來下筆描述。

若想描述得沒有偏差,就得練成熟悉的“手腕”。從短小文字開始練習,把每一件事物寫具體,提升觀察能力。

但要注意的是,不要為了“湊字數”而把不太重要的內容寫進去。要突出重點,隱藏相關性弱的部分,適當留白。就好比畫一座山,只畫出陽光照射一面的場景,另一面,則交給讀者想象。

希望每一個拿起筆的人,都是生活的畫家,描繪出生活最值得被記住的點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