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動態:動力電池退役高峰醞釀商機,A股這三家公司正在佈局

新能源動態:動力電池退役高峰醞釀商機,A股這三家公司正在佈局

撰文|李玉波 編輯|LEE

特斯拉聯合創始人、前首席技術官斯特勞貝爾(J.B Straubel)上週三在一次科技大會上表示,希望將自己的初創公司Redwood Materials打造成全球頂級的電池回收公司和最大的電池材料公司之一。

實際上,國內的電池廠商已經在做同樣的事情。A股市場上以華友鈷業(603799.SH)為代表的鋰電池上游原料提供商、以寧德時代(300750.SZ)為代表的自建回收體系的電池生產廠商以及以格林美(002340.SZ)為代表的第三方專業回收拆解利用企業,就已發現動力電池回收行業潛在的巨大商機,並開始佈局。

據睿藍財訊的跟蹤研究,華友鈷業、寧德時代投資數十億資金設立下屬子公司專門開展退役動力電池回收業務,格林美對其動力電池回收業務不斷加大研發投資。

目前,華友鈷業全資子公司華友循環動力電池回收生產鏈已投產,並於2019年就已實現營業收入5.6億元;

寧德時代旗下的邦普循環也已成功開發出60多回收核心的授權發明專利,併成功開發出分鐘級全自動化拆解技術,這一自主研發技術在全球範圍內未有同類技術報道;

格林美也已與全球200多家知名整車廠及電池廠簽署了動力電池回收協議並展開合作,今年上半年回收動力電池包及模組超過12000套組,超過去年全年總量,實現了佔據三分天下的動力電池回收市場份額。

目前三家公司動力電池回收業務各自所創造的營收佔比雖然不足10%,但睿藍財訊依據以下四點分析認為,未來動力電池回收必定成為一種常態,三家公司前期的投資成本和研發成果帶來的利潤將有大利可圖,退役動力電池回收業務也將成為推動公司業績增長的新增長極。

首先,動力電池回收行業規模將爆發式增長,未來行業規模巨大

近五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高速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車產銷國,累計總量超過450萬輛,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將帶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市場的崛起。

新能源動態:動力電池退役高峰醞釀商機,A股這三家公司正在佈局

關於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的市場規模評估也一直攀升。根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 Markets and Markets最新發布的報告,2019年全球鋰離子電池回收市場規模已接近123億元,預計到2025年這一數據將增至約852億元,到2030年,全球鋰離子電池回收市場規模將穩定增至約1263億元,2025-2030年複合年增長率為8.2%。

新能源動態:動力電池退役高峰醞釀商機,A股這三家公司正在佈局

其次,相關政策逐漸完善,標準化大規模回收成為可能

近兩年我國已初步搭建了以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為基本原則的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政策體系框架,動力電池的回收政策愈加規範。尤其是2018 年以後,工信部等印發了多個文件不斷完善管理政策,對電池全生命週期各環節發佈了國家標準;同時,積極推動地方政府和企業開展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示範工作。我國在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標準體系建設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睿藍財訊認為未來2年內有望實現動力電池標準化的大規模回收。

第三, 退役電池中三元電池已成為主流,其回收拆解利潤更大

2018年之前退役的電池大多為磷酸鐵鋰電池,其回收的成本在8500元左右,而出售再生材料僅能獲利8100元左右,技術上難以實現盈利。

而在2015年底三元動力電池就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主流動力,高鎳三元材料更是未來三元動力電池的發展方向。三元動力電池中富含大量的鎳、鈷、鋰、錳等有價金屬,對其拆解回收每年可以創造50億以上的營收,到2021年這個數字可能會超過百億。

以鎳材料為例,通過廢舊動力電池回收處理每噸鎳的成本在4萬元以下,而直接通過鎳礦生產的成本在6萬元之上,每噸至少節約2萬元。睿藍財訊依據去年我國三元正極材料45萬噸的出貨量計算,鎳的使用量佔5-12%,為2.25萬噸至5.4萬噸,取均值3.8萬噸計算可節省成本達7.6億元!

第四, 資源有限,循環無限的產業趨勢不可逆轉

“一顆紐扣電池能汙染600噸水”,這個說法雖然未必準確,但體量大得多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若不能有效的回收處理,對環境可能造成的汙染和破壞已經引起了公眾的極大擔憂。

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對環境友好,佈局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可以稱得上是一件名利雙收的好事。

新能源動態:動力電池退役高峰醞釀商機,A股這三家公司正在佈局

並且,巨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需要源源不斷的鋰、鎳、鈷等資源的供應,而我國目前可供商業化開採的礦資源非常少,根本無法滿足企業所需,但動力電池有效回收後可以解決相當一部分需求。

儘管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作為一個新興產業,規模和效益還處於前期培育階段,但對於率先入局的華友鈷業、寧德時代和格林美等公司,新能源動力的迅猛普及有可能讓它們的回報提早到來。

李玉波 睿藍財訊研究員

關注光伏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交流請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睿藍財訊出品

文章僅供參考 市場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來源:藍籌企業評論(ID:bluechip80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