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二戰時日本的手榴彈,都要在鋼盔上磕一下才扔出去

在很多的抗日影視作品中,我們都能注意到一個細節:日軍所裝備的手榴彈在拔去安全插銷之後,都要在鋼盔上(沒有鋼盔就在槍托或者其他堅硬物體上)敲擊一下,然後再扔出去,這難道只是日軍的習慣麼?還是有什麼我們不知道的原因在裡面?

為什麼二戰時日本的手榴彈,都要在鋼盔上磕一下才扔出去

九七式手榴彈

二戰時期日本陸軍使用的是十式破片手榴彈的改進版:九一式手榴彈和九七式手榴彈,前者早在1931年就已經開始服役使用,到了全面侵華戰爭初期的1937年,九一式手榴彈逐漸被更為先進的九七式手榴彈所取代,但由於九一式手榴彈製造基數過於龐大,在九七式被採用後很久,日本的部隊中還維持著兩種手榴彈兼用的情況,甚至到了1945年九一式手榴彈仍然在海軍陸戰隊中和中國戰場上被大量持有。

為什麼二戰時日本的手榴彈,都要在鋼盔上磕一下才扔出去

有的日軍習慣磕鞋底,有的則習慣磕鋼盔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以海軍立國的國家,從明治維新到二戰這幾十年的時間裡,陸軍的建設速度遠慢於海軍的建設速度,大筆的國防預算被投到堅船利炮的建設中去。就算這樣陸軍和海軍還經常不和,日俄戰爭期間,在與俄軍血戰爭奪二〇三高地之時,日本海軍甚至不願意提供火力支援,知道日本陸軍從國內調來280mm重型榴彈炮之後才攻克這一戰略要地。在意識到“海軍馬鹿”不可靠之後,陸軍開始提出對陸上步兵武器的改良,首當其衝的便是手榴彈。

為什麼二戰時日本的手榴彈,都要在鋼盔上磕一下才扔出去

九一式手榴彈(左)和九七式手榴彈(右)

九一式手榴彈的設計靈感來源於早一個版本的十式手榴彈所存在的問題,手擲手榴彈的時候,由於十式手榴彈引信裝置的不可靠和引爆所需時長不確定,這就直接導致十式手榴彈的投擲者往往要冒著很高的風險去使用這款武器:過早扔出去會被躲開甚至有可能被敵方撿起再扔回來,而如果“捏雷”的話指不定下一刻手榴彈就在自己手裡炸了,所以陸軍迫切需要一款“可靠的”手榴彈,最好徹底解決了引信和引爆時長的問題,於是九一式手榴彈誕生了。


為什麼二戰時日本的手榴彈,都要在鋼盔上磕一下才扔出去


日本的十式手榴彈

1931年,在日本陸軍武器技術局仔細地研究了十式手榴彈存在的問題後,開創性的在新式手榴彈上加入了一個很巧妙的裝置,即一個配備有備用推進劑罐和龍頭型發射器的撞擊觸發型引信,在使用之時,先拔掉安全插銷,然後敲擊手榴彈體頂端的蓋子來觸發手雷,該手榴彈的爆炸延遲時長被控制在7秒到8秒之間,操作嫻熟的士兵可以輕鬆駕馭這款手榴彈。由於九一式手榴彈延遲時間較長,可以作為槍榴彈或者擲彈筒的彈藥來使用,憑藉長延遲來發射往更遠的地方。之後的九七式和九一式比僅僅是取消了推進劑罐體上的連接器,取消了擲彈筒發射的功能,爆炸延遲時長也增加了5秒版本。

為什麼二戰時日本的手榴彈,都要在鋼盔上磕一下才扔出去


圖片:左側是手投擲狀態的日軍97式手榴彈;中間為擲彈筒使用狀態的97式手榴彈,彈體下方安裝有高低壓發射藥筒。右側是擲彈筒專用的89式殺傷榴彈,高低壓發射藥與彈體鑄為一體,頭部安裝有88式瞬發引信。

為什麼二戰時日本的手榴彈,都要在鋼盔上磕一下才扔出去

九一式手榴彈可用於擲彈筒的彈藥。

但是無論是九一還是九七,這兩款手榴彈都沒有解決的問題就是威力過小,可能與日軍所用的黃色炸藥量不足有直接關聯。由於撞擊觸發引信的設計,日軍扔手榴彈前要在腦門兒上磕一下的“奇葩”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也就日本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