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結束了,寒露也已經到來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是說,從白露到寒露,寒意會越來越深,地面上白茫茫的露水,也凍得快要凝結了。
寒露算是秋中之秋。我早上起來時,吹來的風不再涼爽,而是像刀劍一般,多了些刺骨的冷意。
秋意漸濃,天空卻依然清亮,葉子也變成了燦爛的金黃,恰好是詩中“碧雲天,黃葉地”的美麗。
陽光也溫柔了許多,我喜歡選一個明媚天氣,泡一壺茶,看著窗外的秋景,太陽暖洋洋的灑下來。
幸福的感覺一點一點,包圍了全身。
「寒露開始
養護脾胃是最重要的事」
■
從深秋開始,最重要的事,就是呵護脾胃。
因為脾胃是氣血之海,五臟六腑都要依靠它們的滋養。
可難就難在,我們在放假享受的時候,脾胃卻同時經歷著“外傷+內傷”的雙重考驗,十分辛苦。
①
“內傷”是吃出來的負擔
按中醫基礎理論所講,深秋期間脾胃功能正處於旺盛時期,所以天冷的時候,胃口比夏天更好。
國慶放假裡,難免會多吃些好吃的,再熬上幾天夜追劇,吃點宵夜……脾胃休息不了,一直在“加班”。
脾胃一旦“過勞”,反而越吃越虛。
因為脾胃不足的話,無論吃多少滋補的食物,都轉化不成精氣,反而堆在一起變成濁氣。
比如舌苔越吃越厚膩、吃出了咳嗽,口臭……
我前幾天接連吃了幾頓大餐,早上起來時就感覺胸口悶悶的,還冒了幾個“大紅痘”,人看起來也醜醜的,很沒精神的樣子。
②
“外傷”是來自寒氣的侵襲
寒露之後,溫差變得更大,也是寒邪最容易損傷脾胃的時候。
最近天氣,常常讓人不知道該怎麼穿衣服。明明早上起來的時候,身上還有點發冷。可中午太陽一出來,又熱得出了一層細細的汗,涼風一吹,就是一個噴嚏。
我們的皮膚能及時感知到氣溫的變化,然後增減衣物,脾胃卻不能那麼快的反應過來。
《十四難》提到:脾胃為市,無物不入,風、寒、暑、溼、燥,亦能傷脾損胃。
天氣突然降溫的時候,脾胃卻還在溫暖、開放的狀態,一下子就被寒氣入侵了。引起許多不舒服:
1.胃總是隱隱作痛,喝白水都覺得不舒服
2.吃不下東西,吃多點就想吐,老覺得胃裡堵堵的
3.一天跑好幾趟廁所拉肚子,全身都感覺沒力氣
寒露是小長假的末尾,也是開始補養脾胃的最佳時機。
在這時給脾胃助力,能讓我們的身體輕盈、精力滿滿的迎接秋冬到來~
「這一碗寒露煲,清
濁溫補脾胃」■
經過前7天的大吃大喝,我推薦大家在這時煮一鍋清潤的寒露煲,給自己補上一股溫潤的滋養之氣~
它的食材有鯽魚、陳皮、蘿蔔、姜。滋味清淡,卻很鮮美。
喝下去之後,肚子到胸口都有一股暖融融的感覺,十分舒服。
《本草綱目》記載“諸魚屬火,唯鯽魚屬土,故能養胃”。
大多數魚肉都是溫性的,很容易吃上火。
鯽魚十分特殊,是難得的土性,一下子就能針對的補養到脾胃。
而且土性能夠制水,所以吃鯽魚不但不會上火,還能排溼。
把那些小長假裡一不小心補過頭,脾胃裡堆積的溼氣,統統都趕出身體~
鯽魚最好選擇顏色偏白的,這樣的鯽魚肉比較細嫩,煮出來的湯也更鮮美~
蘿蔔除了能消除魚的腥味,還有排毒的功效。
《本草會編》記載蘿蔔:"殺魚腥氣,化積滯,解酒毒,甚效。”
蘿蔔在中醫裡,是相當好的清積解毒食材。
《四聲本草》講到,平常飲食過度,不消化的時候,生嚼蘿蔔,再緩緩嚥下去,就能很好的化解。
因為蘿蔔能增強體內的運化之氣,有了它的幫忙,我們排出毒素、廢濁的速度整整翻了一倍。
蘿蔔生吃比較涼,但煮熟了之後,卻變成了溫潤的。
一口咬下去,汁液盈滿了口腔,能好好滋養秋天乾燥的身體。
生薑也能去腥,還最擅長驅走脾胃的寒氣。
《藥性類明》說:生薑去溼,是溫中益脾胃,讓脾胃之氣溫和健運。
對脾胃虛寒的朋友特別友好,只需要加一點,就能給我們脾胃暖暖的呵護了。
陳皮就像一個放大器,和其他食材搭配在一起,能提升它們本身的功效。
《本草經要》裡面講到陳皮“同補藥則補,瀉藥則瀉,升藥則升,降藥則降”。
加了陳皮的湯煲,湯味更鮮香。還能更高效的解放脾胃的負擔,喚醒活力~
食材:白蘿蔔一根 / 生薑一塊 / 廣陳皮兩塊 / 鯽魚一根 / 鹽適量
做法:
1.白蘿蔔洗淨去皮,切大塊,生薑切片。
2.鯽魚擇洗乾淨,掏空內膽,煎至雙面微黃。
3.往鍋中倒水,旺火煮5分鐘。
4.倒入白蘿蔔,姜,大火煮開。
5.轉中小火煲一個小時,加鹽調味即可使用。
煮好之後的湯煲,是瑩潤清亮的顏色,喝起來卻有著驚豔的鮮味。
我咕嘟咕嘟喝了一大碗,喝完之後,連最怕冷的手和腳,都變得熱乎乎的 。整個人都覺得好滿足~
小提示:
1.這道湯有行氣的作用,不建議孕媽媽喝
2.特別怕腥的朋友,可以再加一點蔥,幫助去除腥味
「 寒露泡腳
給自己溫暖的養護」
■
民間有句俗語“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寒邪在此時,最容易從下往上侵入身體。
所以這時候除了要做好保暖,不要再穿露腳踝的褲子。
我也建議大家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泡一泡腳,泡到整個身體都暖洋洋地,再舒舒服服的去睡覺。
泡腳的時候,感覺有一股暖意從腳下開始,漸漸向上蔓延到全身,在這個過程裡,脾胃的淤堵也被打開了。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泡腳之後會比之前更容易餓,就是和脾胃被調動起來有關係。
泡腳對於秋天乾咳上火,手腳卻很涼,上熱下寒的朋友也很有效。
泡腳時,建議可以搭配用花椒、生薑、艾草等性溫的草藥一起來泡,溫暖寒涼的下半身。
泡完腳彆著急,最後再按摩一下腳底的湧泉穴,大約5分鐘左右的時間,就能起到引火下行的作用。
-END-
寒露,是第一個帶上寒字的節氣,可大自然卻留下了溫柔和希望。
落葉歸根,是為了回報樹木一年的滋養,為來年發出嫩綠的新芽而積累。
天氣雖冷了,我們更要好好呵護自己,不僅身上有暖意,心裡也裝著滿滿的溫柔。
祝秋安~
文源:小叔
@頭條小助手 聲明:文章圖片來源網絡,侵刪。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僅做信息分享,不作為醫療建議、推薦或指引。有問題可留言,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後點擊關注,後續內容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