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這句話只她沒說過,卻只有她做到了!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的意思是:疼愛孩子,就要為他們作長遠打算,不能只顧眼前得失。這句話原出自劉向的《觸龍說趙太后》。在《知否》中屢次被引用,王老太太說過,劉貴妃也說過,看似都在為孩子的未來打算,然而觀其後代起落結局,他們的“計深遠”卻顯得無比諷刺。

《知否》:這句話只她沒說過,卻只有她做到了!

這句話最開始是衛小娘對小明蘭說的,衛小娘著實是一個聰明人,她深知自己既無大娘子那樣的身份地位,也無林小娘那樣得主君寵愛,因此所有事情一概選擇隱忍沉默。但對於明蘭,她卻要爭上一爭,想要明蘭養在盛老太太膝下,即便性命垂危之際,仍狠心讓明蘭喊其“小娘”,不忘為明蘭打算,可以說正是衛小娘教給了明蘭性格中最大的品質:“忍”。林小娘領盒飯前,斗大娘子,哄竑郎,其目的也是為子女做打算,然而她以生命為代價為墨蘭謀的親事,卻讓墨蘭落得個夫君厭棄,婢女背叛的下場,如果說林小娘打算得目光短淺,是因其妾室身份使然,然而王家老太太、劉貴妃等,這些經過大風大浪的人,卻仍為子女作糊塗打算,實在讓人不齒!

《知否》:這句話只她沒說過,卻只有她做到了!

王老太太剛一出場的時候,就給人一種“厲害角色”的感覺,她慈祥而親切地對盛竑喊著“賢婿”,接風宴上主動制止康姨媽對明蘭的挑釁,不由讓人覺得她該是一位睿智果斷的老太太,幾與盛老太太媲美。但接下來的劇情,卻讓人覺得她越來越沒有“腦子”。以她的眼光,怎就看不出康姨媽的性格弱點:驕橫跋扈,認為她想要的就該理所當然的得到,別人過得都不能比她強。為此,她折磨死了多少庶子女和妾室,王老太太非但不阻止,還讓整個王家給這個狠毒自私的女兒收拾爛攤子,正是這樣一次次的縱容,才使得康姨媽愈發的膽大妄為,終於走上絕路。對於兒子,她明知兒子平庸,卻將整個王家作為賭注,意圖投靠太后扳倒皇帝和顧廷燁,即便王老太爺配享太廟,可那也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現下王家只有庸碌的兒子和年歲已高的她,她拿什麼實力去拼去鬥。王老太太的“為之計深遠”,覆滅了整個王家。

《知否》:這句話只她沒說過,卻只有她做到了!

再說劉貴妃,以為吹吹枕頭風,就能使得君臣離心,以為依附太后,就能讓自己的兒子登上皇位,先不說她的兒子五歲都不到,而桓王這個嫡子,卻是和皇帝幾經生死,共患過難的,試想,一個多少年安居禹州而無所損傷的皇親,又怎麼會是那隨便聽信讒言之人。再者,假如她的兒子真坐上了皇位,也難保不是太后的傀儡,在太后眼裡,她的兒子只不過是自己手中的一枚棋子,父母愛子,是不會願自己的孩子淪為他人之棋子的。劉貴妃的“為之計深遠”,最終讓自己的兒子成了庶民!

《知否》:這句話只她沒說過,卻只有她做到了!


縱觀全劇,盛老太太從來沒有說過給明蘭“計”什麼,卻在行動上處處為明蘭“計”未來,墨蘭吟詩作畫的時候,她教給明蘭怎麼明理做人,如蘭做女紅的時候,她教給明蘭怎麼管家理賬。明蘭還未出閣,她就給明蘭爭取了一個管家的機會練手,明蘭雖是庶女,她從未想過讓明蘭做妾室,或者嫁入高門大戶,而是一早就開始細細遴選,看原生家庭,看人品性情,明蘭是幸運的,有衛小娘和盛老太太的“計”,她得到了真正的幸福。不獨明蘭,整個盛家能呈現蒸蒸日上之勢,與盛老太太的“計”密不可分,盛竑、華蘭、長柏,無一不受過盛老太太照顧,在人生緊要關頭如華蘭生子,長柏娶妻,均受盛老太太指點,從而把日子過得愈加圓滿。善良一身正氣,睿智不乏果斷,盛老太太實乃教育子女之楷模!

《知否》:這句話只她沒說過,卻只有她做到了!

《知否》:這句話只她沒說過,卻只有她做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