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看電視劇怎麼看也看不進去?

看看大夥

因為電視劇是按集數來賣的,也就是一集賣多少錢,乘以總集數,自然集數越多,賺錢越多,而當下的明星駐足組時間卻越來越少,因為明星是按照時間收費的,拍的時間越長,資方需要支付的費用也就越高,為了保證藝人時間和電視劇的總時長,片方只好著急忙慌的把主角正臉鏡頭先拍完,剩下的就是一句話分成八句來回說,能慢的絕對不快,能用替身用替身,怎麼最省錢,怎麼最賺錢怎麼來。

還有一種則是“空鏡頭注水”,即插入大量的自然環境鏡頭、空鏡頭來填充時長。“這種方式往往不需要修改劇本,只需要攝像師在拍攝過程中對現場進行取景,在後期製作過程中,由剪輯師再將這些畫面補充進去即可。”

Y先生透露,具體採用什麼樣的“注水”方式,主要依據導演的創作風格和剪輯師的手法。“像《海上牧雲記》的‘閃回’就是一種剪輯風格。其實它不完全是為了湊時間而加的,但既能幫助觀眾回憶,又能增加集數,兩全其美。而2017年另一部涉嫌‘注水’的大劇《楚喬傳》除了前期劇情回顧以外,在劇中也採用了類似‘劇本注水’的方式,敘事方法更偏向於流水賬,一點點順著往下演,節奏比較慢,以填充內容不足。”

在實際播出過程中,還有被觀眾極其反感的一種注水——每集開頭加上大量的前情回顧,習慣用這招的某衛視被觀眾在網上集體吐槽,甚至在聽說某大劇未花落該衛視時“奔走相告”:“可算不會被毀劇了。”


影視圈Magazine

但奇怪的是,儘管我們分散在電視劇觀看中的精力和時間如此的少,仍然感覺沒有錯過任何的劇情,如果要慢慢講起來,甚至能夠把劇情甚至劇集場景一一描述出來。

1、批量生產的電視劇,選景拍攝地點同一。

想當年,老一輩藝術家們創作《西遊記》的時候,在條件和經費都非常侷限的情況下,不畏艱辛,輾轉多地,精益求精取景,然後今天,我們看到的一部甚至很多部電視劇,除了演員面孔不以言,同一個取景地點多次出現,看多了甚至連取景地的某顆樹都能記得清清楚楚,瞬間失去了大半的新奇感。

2、電視劇劇情缺乏邏輯、拖沓冗繁

以前,拍一部電視劇,是為了講好一個故事,表達一種觀點,甚至是導演的一個夢想或情懷,如今,大多數電視劇,都缺乏了這種“趣味性”變成了工廠的流水線產品,一集電視劇,往往45分鐘都在演員的對話中結束,實在非常無趣。

3、人物造型誇張、獵奇,缺乏文化

很多時候,一部古裝電視劇的人物造型,可能非常具有未來感,甚至是外星的造型,脫離了歷史和文化的底蘊,導致觀眾在觀影的時候找不到代入感。

4、演員表演浮於表面,缺乏內涵

好的演員用眼神、表情,甚至全身心的肢體表演,融入一個角色,但是現在大多數演員的表演都浮於表面,表情靠瞪眼,要情感基本靠吼,觀眾只要記住了那張臉,大多數時候基本上不看劇情,也可以猜到演員的表情和情感。

一部好的電視劇總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比如服化道,比如演員,比如選景,比如表演等等。但是如今,當電視劇製作失去了獨特的創作,而變得雷同、粗糙,自然不可或缺的娛樂需求,也就會逐漸降低,慢慢的,觀眾回去尋找更多的更精美的娛樂形式。


影視口碑榜

說說一部既不是仙俠劇也不是宮鬥劇的電視劇。這是一部軍旅題材的電視劇,現在正在播出。軍旅題材是我所愛,從《士兵突擊》到《我是特種兵》系列,幾乎是軍旅題材都會看。正在播出的這部劇叫《突擊再突擊》,就不知道導演是怎麼想的,起這麼個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名字,以致於看了好幾集我都想不起來劇名叫什麼。


之所以看這部劇,其一就是因為是軍旅題材,其二是裡面的旅長是由王勁松扮演的。王勁松是《琅琊榜》裡的顏侯爺,是《特種兵》中的蠍子,很喜歡他的表演。當看《突擊再突擊》時,就感覺這部劇除了演員都是新的外,情節場景和其他特種兵類的電視劇幾乎不差什麼。都是訓練特種兵,怎麼辛苦怎麼狠辣的的訓練方法。我都能背出來了:負重跑多少公里,水裡火裡的訓練,用殘酷的刑罰磨練意志等等,聽到的都是參加選拔者的抱怨和教官大呼小叫的人身攻擊。還有就是甲方乙方對抗,一般都是藍軍和紅軍,抓對方首領,叫“斬首”行動,千篇一律。

《突擊再突擊》的特種部隊“小豹隊”的選拔就像玩一樣,今天想去小豹隊就去報名,如果選上就退出,只是為了報復某人。進去了,退出,退出了,再進去。特種部隊就像自己家的大門,想進就進想出就出。怎麼特種部隊就缺你一個呀,你是全國特種人才的代表?劇情就像看春晚,從哪看都像開始,在哪看也都能銜接上。看的時候睡了一覺,醒來時還在那絮絮叨叨,完全不用擔心落了哪集而跟不上,也不知道劇情到底想要表達什麼。演員的演技那是相當在線,大眼瞪小眼,強顏歡笑,木訥呆板。看到十多集都分不清幾個人,個性不鮮明,演員辨識度太低。那個女主角,一笑嘴歪,不說話像個塑膠娃娃,說話搞不清情緒。為啥?什麼情緒都是一個表情。

沒有好的劇情,沒有好的演員,在半夢半醒中能看到十多集我都佩服死自己了。一部電視劇值不值得看,從看劇的態度就能知道。好的電視劇能看睡著嗎?難道這樣的電視劇能看進去?做為軍旅劇的死忠粉,我都要棄暗投明了,真心忍受不了了。

最後說一句,王勁松,演這部劇,可惜你這個人兒了!


燕銜泥

前段時間網上挺流行的一個說法,90後已經老了,開著電視不會為了看,而是用來催眠的,作為一名90後,電視曾經陪伴著我成長,度過了快樂的追劇時光。為什麼看電視劇怎麼看也看不進去了?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現在的互聯網發達,手機,電腦的普及讓電視變成了一個擺設,手機裡的各種新聞,遊戲,可以打花看劇的時光,而且樂趣性更強。

第二,現在生活節奏快,物質生活豐富,人們面對著各種各樣的誘惑,沉不下心來去看一部電視劇。

第三,說實話,面對著現在的流行的電視劇,感慨著自己老了,清一色的表情《相貌》,看到開頭已經知道結局的電視劇,沒有追劇的想法了。

第四,電視劇方面真的是沒有什麼新意了,重複翻拍也就算了,為啥出現連樹都比××的演技好,這樣的情況!


懂點計量

這個話題談談自己體會和感受,我是最受看電影和電視劇的,由於忙於養家餬口,累了一天躺在床上看電視劇,可都是幾十集的連續劇,能看整部的能有幾人,還不如看看手機上的老電影。

現在有錢的人都愛自己辦公司拍電視,資金投入技術水準良莠不齊,一年能出幾部電視劇為精品,難怪人們不想耗費自己時間看內容大同小異千篇一律的電視劇。

我空閒就看看頭條還能寫寫小文章,所以文化娛樂項目內容豐富多彩,一定程度上也影響電視劇的收視率。









老夥計49547

兩個原因

一是你變老了,具體點說就是你已經不再是這些電視劇的精確受眾了。電視劇觀眾主要有兩大群體,一是青少年學生,二是中老年大叔大媽尤其是中老年家庭婦女。對前者來說就死遊戲網文類IP劇或鮮肉劇鮮花大女主劇包括仙俠宮鬥劇,後者就是充斥熒屏的抗戰劇婆媳劇。而你作為一個90後或80後來說,屬於兩不著邊的中間被忽略群體了。當然你也別一味看輕仙俠劇宮鬥劇,這裡邊好歹有仙劍甄嬛這類精品劇啊,而且你想下小時候自己特別喜歡看還珠格格或各種古裝武俠劇時當時父母對這些的態度。

二是現在整體電視劇市場的衰落。原因既有現在電視傳統媒體地位的衰落,也有現在資本行業急功近利地強行干預。雖然資本行業對電視劇進行了大量注資,但這大部分都是特別功利的熱錢,大部分都流進了一小部分小鮮肉和頭部明星手裡,整體上對電視劇行業反而有特別壞的作用。畢竟把錢都給了小鮮肉,電視劇其他例如編劇道具特效部門就會極度壓縮,而功利性的資本製片方還會要求電視劇無限注水到七八十集甚至上百集來賺取廣告費和電視臺購買費。所以,現在才回看到一窩蜂的所謂奇幻宮鬥IP劇,裡面除了小鮮肉賣點外其他劇情場景道具特效等無一不是一塌糊塗。

電視劇行業註定會90%都是爛俗的肥皂劇,只有10%甚至更少比例的精品劇。而行業不景氣比如前兩年時精品劇比例甚至更低。這兩年電視劇行業其實有好轉的跡象了,除了傳統正劇類型的《白鹿原》《大秦帝國崛起》等,還有新類型的像《人民的名義》和正午陽光的《琅琊榜》、《偽裝者》、《歡樂頌》等,而網劇也有了《無心法師》、《餘罪》、《毛騙》、《白夜追兇》等等。

最後,現在工作後都挺忙的,電視劇這種消遣越來越少了。即便閒時打發時間也應該學會根據自己口味找劇看了,而不是一味跟風看所謂的熱門劇。或者看以前的經典老劇回味無窮,或者網上搜索資源多找些正劇網劇美劇韓劇日劇等。


江南大鏢客

現在看電視的基本都是中老年人群,年輕人越來越少了,這是一種普遍現象。

話說,本人已經有將近一年沒有好好看一部電視劇了。究其原因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1.生活節湊加快,工作繁忙,沒有太多時間去追劇。

現在社會進入了一種快節奏的生活狀態,人們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掙到更多的錢,整天忙於工作,忙於應酬,起早貪黑,不僅抽不出時間來追劇,甚至抽不出時間陪伴老人和孩子。

2.娛樂項目增多。

記得上小學時,我家買了一臺黑白電視機。到了晚上吃過晚飯,電視搬到院子裡,播放一部電視劇,左鄰右舍都到我家看電視。當時我們村沒幾臺電視,那時候沒有外出打工一說,村裡閒人也多,有充足的時間來消遣,那時候除了看電視,打牌,沒有其它娛樂方式。

而現在就不同了,娛樂方式豐富多彩,電腦,智能手機非常普遍,各種遊戲軟件,聊天軟件,以及公園裡的大型娛樂設施,那一樣都是很好的消遣方式,誰還會鍾情於一臺電視,一部連續劇呢?

3.現在電視劇,拍攝質量不如以前了。

導演的太失敗,演員演技太差,演的不入戲,不走心,臺詞沒有一點深度。就算是古裝劇完全也是一種大白話的臺詞,穿的衣服不倫不類,髮型怪異,哪裡像是古人的形象呀?現在演員拼的完全不是演技,而是顏值!像老版《三國演義》這樣的經典恐怕再也找不出來了吧?

4.廣告太多。

之前看一集電視劇偶爾會有一段廣告。現在各種廣告鋪天蓋地!難怪有人諷刺道“正看廣告呢怎麼突然加一段電視劇?”真搞不懂是在看電視劇還是在看廣告,看電視還不如看今日頭條有意思呢!


獨處空間

我覺得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1.大家現在工作挺忙的,事情比較多,看電視的時候難免想起工作或其他事情,靜不下心來看電視劇。

2.現在電視劇上面的演員都不怎麼認識,雖然平常看看新聞,會聽說過名字,但是不認識臉,現在很多流量明星我只知道名字,不認識他們。比如鄭爽,張歆藝,李易峰,等等這些名字會在頭條看到,但是不認識人,所以電視劇都是陌生臉,自然看不進去。另外,我一直不知道鄭爽是男的還是女的,鄭克爽?

3.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現在的電視劇都太長了,我個人是40集以上的電視劇一概不看,不管誰演的,口碑多好,評分多高,一概不看。大部分長的電視劇節奏緩慢,廢話連篇,負分滾粗。當然也有個別長電視劇不拖沓,無所謂了,反正長的我都不看,沒時間。集數少,節奏明快的電視劇我還是看得進去的,比如最近的無證之罪,白夜追兇,都很不錯嘛。

現在大家都這麼忙,誰有空看演員拖拖拉拉聊些廢話,什麼花開正圓,楚喬傳,春風十里,如懿傳(好像還沒上映,但集數肯定少不了),長篇的電視劇,哪兒涼快去哪兒待著。


姑蘇無才子

感覺仙俠劇和宮鬥劇市場還挺受歡迎的。近來只要內容賣得好的電視劇,也就算此兩類了。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無所謂感覺特弱智。假如你是退休人群只為打發時光,那看看解悶也不錯的;那些年輕人大學生見多識廣,娛樂方式也很多,自然覺著枯躁乏味。因此看問題,要分析根源,才能服眾,是不是?


13576295920

太長太臭,劇情拖拉又套路,一看到五六十集的電視,就覺得麻木,追不下去。

現在很多電視劇都是小說翻拍,忠於原著的,接受不了,不忠於原著的,小說套路也基本一樣,看到開頭就猜到結局,除非你喜歡劇中演員。

其實在於劇本演員導演三者,劇本差不多 ,演員演技不錯還是可以看一下的,

劇本太差,演技再好,看了也覺得腦殘,

劇本好,演員演技差,這種感覺(想想你最喜歡的小說被你不喜歡的演員演了),

劇本不錯,演員演技好,導演差,劇情接不上,完全不知道看了啥是的,白看了。

還要一種可能演員一段時間演的電視劇太多,有時候你會覺得這是一部劇的角色穿越了好幾個電視劇,入不了戲就被蹦出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