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項羽打敗了劉邦,我們會不會像歐洲那樣小國林立?

青啤雪花二鍋頭


即使項羽打敗了劉邦,中國也不可能小國林立。

為什麼呢?且看凌煙閣論史為你說說其中的邏輯。

項羽分封諸侯時,他就已經贏了,但為什麼諸侯會起來反叛呢?

項羽分封諸侯,是因為項羽用武力震懾了其他群雄,群雄於是聽任項羽分封。然而,各位諸侯到了封地沒多久,就開始反叛。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項羽的分封隨意性太大,枉顧事實,又不能做到公平,群雄口服心不服,因此一離開就作亂。

其次,諸侯有了地盤和人口就有了實力,於是又產生了吞併的野心。其實此時與戰國時情況沒什麼兩樣。這種列國競爭的局面再演一遍,最後會剩下一位唯一的勝利者,史實中的劉邦就是。

假如項羽戰勝了劉邦,有了上次分封失敗的教訓,項羽還會再次分封嗎?

經歷了自己分封的諸侯反叛,最後與劉邦形成楚漢相爭,假如項羽最終戰勝了劉邦。請問,有了第一次分封失敗的教訓,他項羽還會再次分封嗎?同樣的錯誤、何況是這麼大的錯誤,一個人怎麼能犯第二次呢?

因此,項羽戰勝劉邦之後,一定會吸取教訓。消滅劉邦之後,項羽一定會順道把其他的諸侯全部剪除。此後,恢復秦制,天下定於一。

再退一步,假如項羽同樣錯誤犯了第二次,他再次分封了,這個局面能持久嗎?

即使項羽腦子糊塗,又搞了分封。那這種封國林立的局面能持久嗎?不能。

首先,鐵器和牛耕使農民獨立成為了基本事實。平民的崛起已經是一個趨勢。在這種情況下,貴族制在當時已經失去了基礎,那種強制分封、把農民圈在農莊的做法已經無法持續。這是社會基礎。

其次,經過春秋戰國幾百年的征戰,人心思安、思定,不會再容忍列國紛爭的局面長期存在。秦國好幾代人的努力,最終明白一個道理:要制止戰爭,就必須要一統天下。讓政令出自一處,讓天下執行一個命令。

雖然秦國太短,但是這個道理已經深入精英與平民的內心。此時項羽的再次分封,必難持久。最終依然會在列國競爭之中有一家勝出,結束紛爭。

結束語:

假如項羽戰勝了劉邦,那麼後續的發展自有兩種可能:

  • 項羽自己完成大一統;

  • 項羽再次分封,之後再來一次統一戰爭,最後仍會歸於一統。

因此,即使項羽打敗了劉邦,中國也不會像歐洲那樣小國林立。

---凌煙閣論史---感謝你的閱讀!歡迎你贊評轉+關注!


凌煙閣論史


楚霸王項羽非常討厭一統天下的秦始皇,所以秦始皇幹了什麼,他偏偏就不幹什麼。秦始皇要一統天下,項羽偏偏就要重新分封天下。

秦始皇搞郡縣制,項羽偏偏就是要搞分封制。這個檔口,如果沒有劉邦半路殺出來的話,可能歷史倒車還真的會開起來。

為什麼呢?因為秦朝一統天下,只不過短短15年時間,還沒有深入人心。分封制卻存在了近千年之久,早就深入人心了。

更何況,在陳勝吳廣這兩位老兄摧枯拉朽般的吆喝之下,秦始皇暴君的形象暴露無遺,這麼一來,大家對秦始皇的所有主張都十分反感。

項羽要是滅了劉邦,小國林立是避免不了的。

項羽這個人不喜歡做皇帝,他就喜歡做霸王。什麼是霸王呢?也就是春秋時期的霸主,在諸侯面前是老大,但是他又不直接管理諸侯們的國家。

這種霸主其實更多是在面子上比較吃香,如果其他諸侯打起來了,過去是找周天子來調解,可是有了霸主以後,就會去找霸主來商量和談的事情。

項羽這個楚霸王,基本上就是這麼個角色。他打進了秦王宮以後,滅了秦國,開始分封天下諸侯。這天下的地盤再次落到了一個又一個小諸侯國手裡。

劉邦被封為了漢中王,得到的地盤是川地,是當時最偏僻的一塊地盤。沒辦法,劉邦不守規矩,傷害了項羽的感情,只能受到責罰。

 項王使人致命懷王。懷王曰:“如約。”乃尊懷王為義帝。項王欲自王,先王諸將相。謂曰:“天下初發難時,假立諸侯後以伐秦。然身被堅執銳首事,暴露於野三年,滅秦定天下者,皆將相諸君與籍之力也。義帝雖無功,故當分其地而王之。”諸將皆曰:“善。”乃分天下,立諸將為侯王。---《史記》

如果劉邦就這麼沉淪下去,亦或是出川以後,被項羽再次大敗的話,那天下在短時間內,可就沒辦法完成統一重任了。

到時候這天下,或許還真的會經歷一段時期的諸侯爭霸階段。等到下一個有秦始皇志向的雄主出現以後,這天下才能再次一統,而這之前,定然是像歐洲一樣小國林立了。

一統思想出現以後,那就不會再消失了。

歐洲人最羨慕我們什麼?其實就是羨慕我們有一個秦始皇。因為我們有了秦始皇,所以給天下人的腦子裡注入了一統天下的思想。

歐洲人就算再牛,他們也是一盤散沙。搞了個歐盟,現在還是半死不活,想退出就能退出的那種。整個歐洲的版圖其實跟我們差不了多少,可是他們卻分成了幾十個國家。

項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業已講解,又惡負約,恐諸侯叛之,乃陰謀曰:“巴、蜀道險,秦之遷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關中地也。”故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而三分關中,王秦降將以距塞漢王。---《史記》

一統思想從秦始皇開始,就已經形成了。此後漢帝國的劉邦和劉秀,完成了一統天下的重任。即使三國分裂,司馬家也完成了一統重任。

南北朝分裂一百多年,隋王朝楊堅也完成了一統重任。此後五代十國又分裂了幾十年,趙匡胤差點就完成了一統重任。

不管分裂了多少次,每一次都會出現若干想要一統天下的英雄,這就是歐洲所無法企及的地方。統一思想已經伴隨著秦始皇的出現,根植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

所以即使項羽擊敗了劉邦,天下出現了各國林立的局面。我相信不用多少時間,還是會出現不少想要一統江山的英雄,畢竟這就是傳統。

項羽搞分封制,說不定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那個時候但凡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做皇帝比作霸王要強得多。項羽顯然也不是沒腦子的人,他怎麼會只想著做個霸王呢?

這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就算他這麼想,為什麼他身邊的謀士,諸如範亞父這樣的人,也不阻止項羽麼?

田榮者,數負項梁,又不肯將兵從楚擊秦,以故不封。成安君陳餘棄將印去,不從入關,然素聞其賢,有功於趙,聞其在南皮,故因環封三縣。番君將梅鋗功多,故封十萬戶侯。項王自立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史記》

其實或許答案是,項羽當時不具備成為帝王的實力,所以他只是暫時性地搞起了分封制,以後會像劉邦一樣,逐步將異姓王給全部誅殺掉。

劉邦在一統天下以後,除了長沙國外,其他異姓諸侯王,全部都被他給一鍋端了。這個大前提是,他的軍隊橫掃了所有諸侯國。

而項羽雖然十分勇猛,可是他畢竟只是天下盟主,那些諸侯王們未必就服氣讓他做天子。他或許只是想要退一步,以後再謀圖一統天下的計劃。

這麼一來,秦始皇的思想,其實跟項羽的思想也就融合在了一起了。大家都是英雄,都有一統天下的想法,只是實施的步驟不同罷了。

總結:感謝秦始皇,要不然出個省都要搞簽證了。

不得不說,我們必須要感謝秦始皇。因為秦始皇將統一天下的思想,注入了每個人的腦海之中,這才有瞭如今的大一統中國。

像歐洲那些小國家,很多都沒有我們中國一個省那麼大,他們真的是出國跟出市一樣,一眨眼就要去搞個簽證,十分不方便。


江湖小曉生


不可能的。先不說秦朝以前春秋戰國時期也曾小國林立。不過幾百年就被秦國大一統。

就算是之後的三國時期,再往後的五代十國。都是經過統一之後分裂而成,再由分裂的國家統一成新的國家!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這句話見證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

中國的幾千年變遷與發展,奠定了中國的獨有文化。大一統是每一任掌權者的理想。所以不管歷史如何發展。中國這塊大地。分裂是不可能持久的!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性!

歐洲的小國林立,也是他獨有的環境和文化面貌形成的!

歐洲傳承下來的開放性的思想一直延續到現在。歐洲文化就是商業文化演變而來。正是由於這一特殊的原因。才造成眾多小國家之間一直能夠和平相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