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危害,高危人群篩查和綜合控制監測

糖尿病危害,高危人群篩查和綜合控制監測

圖片源自推薦,侵刪

糖尿病有什麼危害?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的代謝性疾病,可以導致多種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神經系統損傷和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等。據統計,糖尿病已成為我國導致失明、腎衰竭、心腦血管意外和截肢的主要病因,由於血糖控制不佳導致的這些疾病不僅嚴重損害了我們的健康,更給我們和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為什麼要進行糖尿病篩查?

我國的糖尿病患者約有1.14億人,且近年來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還在顯著上升,已達到10.4%,糖尿病發病也日趨年輕化。2型糖尿病是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發病緩慢而隱匿,日常生活中不易及時察覺;而定期進行篩查,尤其是對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進行篩查有助於糖尿病的早期發現和綜合管理,從而有效地預防和控制糖尿病併發症,降低糖尿病的致殘率和早死率,有助於我們健康和長壽。

什麼是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是一個醫學概念,並不是說這個人很危險,而是指患某種疾病的可能性比較高。所以,"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就是相對而言更有可能會患2型糖尿病的一些人。

*一分鐘自測*——我是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嗎?

1. 40歲以上。

2.正規體檢時存在空腹血糖在6.1mmol/L以上或糖耐量檢測在7.8mmol/L以上。

3. 體重(公斤kg)÷[身高(m)的平方]得數大於24。

4.男性腰圍≥90 cm或女性腰圍≥85 cm。

5.不愛運動,能能躺著絕不坐著,能坐著絕不站著。

6.父母、子女或親兄弟姐妹中有人患有2型糖尿病。

7.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婦女。

8. 正在接受降壓治療的高血壓患者,或者正確測量血壓時高壓140 mmHg以上或低壓90 mmHg以上。

9. 在服用他汀類或其他調脂治療藥物;或最近一次正規體檢顯示血脂異常(HDL-C≤0.91 mmol / L 或TG≥2.22mmol/L)。

10. 患有心肌梗塞、心絞痛、心肌缺血等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11.長期接受抗精神病藥物和/或抗抑鬱藥物治療和他汀類藥物治療的患者。

12.多囊卵巢綜合徵患者或伴有黑棘皮徵等與胰島素抵抗相關的臨床狀態。

以上12個問題中,如果有一條的答案是"是",就意味著你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需要進行相關篩查來排除患糖尿病的可能啦!

糖尿病篩查主要檢查哪些內容?

根據2018版《國家基層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空腹血糖篩查是簡便易行的糖尿病篩查方法,適合作為常規的篩查方法。高危人群最好每年至少監測一次空腹血糖。

血糖測量方式主要包括靜脈血漿血糖測定毛細血管血糖測定HbA1c測定尿糖測定

毛細血管血糖:用便攜式血糖儀採指尖血,可以快速測出血糖,是日常自我血糖監測的主要手段,也可以為臨床診斷及治療提供參考。

尿糖:只能間接反映血糖變化,是診斷糖尿病的線索。

靜脈血漿血糖:就是在醫院體檢時抽血化驗的血糖,根據體檢前是否吃東西分為空腹血糖、糖負荷後血糖和隨機血糖。空腹血糖7mmol/L以上、糖負荷後血糖11.1mmol/L以上或者伴有明顯三多一少的人隨機血糖11.1mmol/L以上可以作為臨床診斷糖尿病的依據。

糖化血紅蛋白(HbA1c):反映過去2~3個月血糖控制狀況,主要對確診的糖尿病患者開展,是臨床需要調整用藥的重要依據。

我體檢報告血糖值後面有個"↑",是得糖尿病了嗎?

不一定哦。血糖值跟血糖檢測方式和體檢時的狀態都有關係。

只有體檢抽血之前8個小時以內沒有吃東西、喝飲料,化驗出來的血糖結果大於7mmol/L,這個"↑"才代表糖尿病。

如果體檢抽血之前8小時以內吃過東西,血糖值大於11.1mmol/L,且有明顯的"三多一少"(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症狀,也能判斷患了糖尿病;如果沒有明顯的"三多一少"症狀,就仍然不能判定,需要改天再去醫院抽血化驗確診。

家裡買的有血糖儀,怎麼自測血糖才更準確?

毛細血管血糖檢測標準操作規範:

(1)測血糖通常在指尖、足跟兩側等末梢毛細血管採全血,注意避開水腫或感染的部位;緊急時可在耳垂處採血。

(2)先用75%酒精擦拭採血部位,自然晾乾後再採血。

(3)採血針穿刺皮膚後的第一滴血棄去不要,取第二滴血置於試紙的指定區域進行測量。

(4)按照購買的血糖儀的操作說明書要求進行檢測。

(5)糖尿病患者每天進行自我血糖監測的次數和時間點隨病情輕重和治療用藥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得了糖尿病一定要吃藥嗎?

對於糖尿病或者高血糖患者,血糖達標只是一個方面。事實上,糖尿病的管理更注重降糖、降壓、調脂"三管齊下",運動、飲食、監測、用藥和健康教育"五駕馬車"並駕齊驅。

生活方式干預是2型糖尿病的基礎治療措施。對於初診血糖控制較好的糖尿病患者,可經醫生評估病情後,根據個人意願採取單純生活方式干預。

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控制體重、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限鹽、保持精神放鬆和精神愉悅等。如果單純改善生活方式可以達到空腹血糖4.4~7.0 mmol/L,非空腹血糖<10.0>

此外,糖尿病患者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降血壓、調血脂、抗血小板等治療,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糖尿病隨訪為啥總想讓我多做檢查?我就查個血糖不就行了?

肥胖不僅僅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也不利於綜合治療。常規體檢查身高體重和腰圍是為了判斷是否存在肥胖或向心性肥胖(梨型身材),指導體重的控制。

建議檢查頻率:身高、體重、腰圍每月檢查1次。

糖尿病微血管病變是常見的併發症,包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等,且糖網和糖腎通常一起發生。尿常規、血肌酐和尿白蛋白/尿肌酐是常見的檢測項目。但是,這些檢查對糖尿病腎病的篩查準確率低,糖腎確診需要進行穿刺,又是有創檢查,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進行眼部檢測,通過視力及眼底檢測進行糖網的篩查,間接排除糖腎或發現潛在的糖腎風險,及早採取進一步的確診和治療措施。

建議檢查頻率:尿常規每半年1次;血肌酐、尿肌酐、眼底檢測:每年1次。

糖尿病足也是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糖尿病可引發周圍神經病變和外周血管病變,在足部會導致軟組織及骨關節系統破壞,進而引發感染、畸變、關節病甚至神經病變性骨折等一系列症狀。因此糖尿病患者隨訪時應進行足部檢查。包括:足外觀檢查(足有否畸形、胼胝、潰瘍、皮膚顏色變化等),周圍神經評估(踝反射、針刺痛覺、震動覺、10g 尼龍單絲壓力覺、溫度覺),周圍血管評估(足背動脈搏動)等。

建議檢查頻率:足部足背動脈搏動檢測 每年4次。

血壓、血糖和血脂是糖尿病綜合治療的重要指標,對於疾病治療和用藥指導有重要參考價值,因此都需要定期檢測。有條件的可在家進行血壓和血糖的日常檢測與自我管理。

家庭血壓測量要點:早上吃藥前;袖帶和心臟在同一高度;血壓小於135/85mmHg。

建議檢查頻率:

血糖:每月1次空腹,1次餐後(共2次);

糖化血紅蛋白(HbA1c):開始治療每3個月1次;達標後每半年1次;

血壓:每月1次;

血脂(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每年1次。

此外,肝功能和心電圖也是常規需要檢查的項目,分別為了監測肝功能異常(總膽紅素、天冬氨酸轉移酶、丙氨酸轉移酶、γ-谷氨醯胺轉移酶)和心臟、大血管併發症。

建議檢查頻率:心電圖、肝功能:每年1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