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漢中之戰,為何具有實力的曹操,卻輸給了剛剛興起的劉備?

提到三國曆史上著名的幾場戰役,不得不說的就是那一場漢中之戰,而對於劉備這一位首領來講,他一生當中打的最具有榮耀感,同時擁有著一定成就的,也就是這一場大戰了。在這場戰爭過後,劉備本人也將自己人生當中最大的對手曹操給擊敗,甚至消滅了當時夏侯淵的勢力,並且正式的佔據了漢中這一處地方,因此在後來才會出現的蜀國不斷的發展現象。

當年的漢中之戰,為何具有實力的曹操,卻輸給了剛剛興起的劉備?

但是要知道,在當時雙方正式交戰的時候,此時曹操所帶領的軍隊從整體的實力上來講,完全可以做到碾壓當時劉備的各位部下,而劉備在當年雖然佔據了蜀中地區,但是他的統治卻是剛剛開始,甚至並沒有打下穩固的基礎。由此可見,從整體上來看,當年曹操的部下也的確擁有著在防守方面的各種優勢,那麼曹操為什麼會在當年敗給了初出茅廬的劉備,他又是怎樣失敗的呢?

當年的漢中之戰,為何具有實力的曹操,卻輸給了剛剛興起的劉備?

原來在這背後,擁有著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當年的曹操太小看劉備了。在他的心目當中,劉備這樣的草根人士對自身的發展並沒有太大的威脅。我們不難發現,在眾多的作品當中,當時的作者對於劉備的形象更是描寫得太過於高大了,並且誇大了他本身具有的實力,但是在真正的歷史上,當年的劉備在此時是並沒有任何實力的,而且他的力量也相當的有限。比如說曾經我們所看到的一場赤壁之戰,在這個過程當中基本沒有劉備過於多的表現,戰場的從頭到尾,當時都是周瑜以及孫權等人在和曹操產生對抗而已,而劉備所能做出的最大的努力和功勞,也就是藉著孫權和他人聯軍的名義,並且佔領了當時的幾個郡縣,不過這幾個郡縣在後來倒是成為了劉備不斷髮家的一個根本。

當年的漢中之戰,為何具有實力的曹操,卻輸給了剛剛興起的劉備?

在此之前,劉備也只是一個草根人物,並且作為一個常年流浪的軍閥,他甚至要寄居在別人的家裡。而在佔據了這幾處郡縣之後,劉備也可算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地盤和實力,畢竟當時這裡荊州的人口是相當的多,而且在經濟的發展能力上相比起其他的地方,倒也顯得格外的發達,因此在這裡劉備更是打好了基礎,他的整體實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不少。

當年的漢中之戰,為何具有實力的曹操,卻輸給了剛剛興起的劉備?

在當時的情況下,曹操所面臨的最大的威脅卻並不是劉備,反而是孫權,畢竟孫權所掌握的地盤的確十分的廣闊,再加上當年孫權手下的部隊也是相當精銳,因此在曹操看來,無論是從哪一方面上來講,孫權的實力都遠遠超過了當年的劉備。可見當年的劉備對於曹操來講並沒有太大的威脅。除此之外,也讓曹操對孫權比較忌憚的一件事情,就在於當年早在和孫權征戰的過程當中,在對方那裡吃了一點虧,因此在面對孫權勢力的時候,曹操自然是有些忌憚的,因此把軍事上的攻擊重點通通放到了孫權這一邊。

當年的漢中之戰,為何具有實力的曹操,卻輸給了剛剛興起的劉備?

而在這樣的狀態之下,自然讓劉備有了可以悄無聲息發展的機會,並且拿下了當時的一個重要地段益州。後來劉備又趁著曹操和孫權軍隊交戰的時候,此時又拿下了巴蜀地區,而此刻的劉備實力自然不容小覷了,此刻的他實力開始不斷的膨脹和增強。而劉備不斷髮展的消息自然傳到了曹操的耳中,看到這樣一個小小的勢力在不斷的發展,曹操自然有一些心機,並且不可能讓對方持續的發展下去,因此此時的他開始派出兵馬,並且不斷的攻打當年的漢中。

當年的漢中之戰,為何具有實力的曹操,卻輸給了剛剛興起的劉備?

雖然說當年的張魯本來沒有想過和曹操在一起一決雌雄,並且產生對抗,但是雙方倒也是花費了很長的時間,才拿下了當年的漢中以及巴蜀中部的地區和位置。再加上本身的時間有限,曹操所帶領的部下沒有辦法在這幾片地方建立起比較強大並且穩定的統治,因此曹操在當時看到劉備取下了益州之後,自然也沒有辦法直接的派出兵馬,而是留下了張郃以及夏侯敦這兩個人布好了防線。而此時的曹操反而帶領著多達40萬的大隊軍馬找到了孫權,並且展開了對峙。

當年的漢中之戰,為何具有實力的曹操,卻輸給了剛剛興起的劉備?

其實如果我們從另一方面上來看,此時劉備所處於的環境自然是相當兇險的,雖然當時的他的確擁有了益州大部分的佔領地區,但是當年的他只是佔領的時機太過於巧合了而已,並且擁有這樣的地塊,來源是相當不正的。因此本地有一些官員甚至是士族,根本沒有想過要投靠在劉備的統治和管理之下,可見從明面上來講,劉備的統治倒也沒有那麼的穩定。

當年的漢中之戰,為何具有實力的曹操,卻輸給了剛剛興起的劉備?

與此同時,劉備本身就在東邊一線,這裡的一處地方和當年的孫權之間處於一種比較緊張的競爭狀態之下,隨時可能就會爆發戰爭。因此此時如果曹操派出了大部隊的軍馬去攻打劉備一方,那麼劉備這一邊很可能就會在雙方交戰以及不斷打壓的狀態之下被消滅了,然而當時的曹操卻並沒有想到這一點,因此才會任由了劉備不斷的發展下去。

當年的漢中之戰,為何具有實力的曹操,卻輸給了剛剛興起的劉備?

而反觀當年的曹操,他和孫權在彼此之間對峙了長達一年零6個月之後,兩方之間也並沒有拿下多麼大的好處,不過這卻讓孫權深深明白了另一個道理,那就是他和劉備之間有著共同的敵人,那就是曹操。因此當時的雙方也停止了對於荊州的爭奪,反而轉向共同對敵曹操。而當時的劉備眼看孫權向自己求和,並且想要減緩孫權一方對於自己的壓力,才會和他一起站在了同一條戰線,去攻打漢中。

當年的漢中之戰,為何具有實力的曹操,卻輸給了剛剛興起的劉備?

後來的事情我們也知道了,本身曹操沒有太多的兵馬去支援,與此同時也給了劉備一定準備的空間,因此才會受到了對方的不斷騷擾,在戰爭的過程當中自然喪失了主動權,甚至在後來讓夏侯淵這枚大將被殺,許多將領也亂掉了陣腳,因此曹操才會最終被打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