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嘉禾、脈脈書香!這裡是嘉興市圖書館

淼淼南湖,漾漾水波,紅船就是在這裡播下了革命火種。

巍巍樓群,冊冊書卷,浙江嘉興市圖書館和南湖湖心島側畔的紅船,僅數百米隔水相望。一個作為歷史,記載著國家民族的時代華章;一個作為現在,守望著一方文脈的耕耘與期盼。

“圖書館給了我文化的信仰!”

阿斐大俠繪聲繪色地講道:“金庸以春秋時期勾踐滅吳為歷史背景,寫出《越女劍》。”阿斐大俠本名袁斐,是嘉興市圖書館青少年活動的一張金名片。

讀者修一說:“我喜歡金庸,但以前只看情節,如果不是有人講解,我讀不出書中的味道。”修一本名褚哲文,是嘉興南湖區綜合執法局南湖分隊一名協管員,2017年來到圖書館附近上班。中專畢業的他嘗試著借了第一本書。他從圖書館活動海報上看到,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來到圖書館的“南湖講壇”講座,葛劍雄、劉魁立、脫不花、張泉靈、鮑鵬山、梅子涵等,都是他非常仰慕的人。他說,圖書館改變了他的生活。讀書後的他知識面開闊了,脾氣也好了,與人交往更注意禮儀,執法也更文明瞭。“圖書館給了我文化的信仰”,他的這句話讓嘉興市圖書館活動推广部主任程玉芳感受到職業的自豪感和價值。

幽幽嘉禾、脈脈書香!這裡是嘉興市圖書館

嘉興市圖書館館長沈紅梅

國家在2011年正式發佈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的文件,在嘉興市圖書館館長沈紅梅的記憶裡,嘉興市圖書館2003年新館開放時就已完全免費。沈紅梅說:“公共圖書館對社會最大的貢獻,就是開放和包容。學歷教育完成後,再也沒有人管你,圖書館就是大家的終身學校。”

讓城鄉閱讀之光一樣明亮

幽幽嘉禾、脈脈書香!這裡是嘉興市圖書館

1904年秀水中學堂

1904年建成的嘉興市圖書館,前身叫“嘉郡圖書館”,是我國最早一批直接以“圖書館”命名的圖書館之一。在當年,它孜孜以求,開啟民智,化育新知。上世紀60年代,嘉興市圖書館館員揹著一摞摞圖書,乘著機帆船,穿梭在河網密集的水鄉,為農村送去圖書。1965年上海《文匯報》頭版頭條報道了嘉興縣的農村“圖書網”。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嘉興市、區、鄉鎮圖書館各自為政,鄉鎮財政支撐不了公共圖書館的投入,20年裡,鄉鎮圖書館難以走出建立、荒廢,再建立、再荒廢的困境。鄉鎮、農村群眾看書難的問題仍未解決。

2003年,嘉興市圖書館新館建成開放,乘著互聯網的翅膀,新老館之間嘗試推出了總分館制,運行十分順暢。兩年後,嘉興市秀洲區政府與嘉興市圖書館達成協議,共同建設秀洲區分館。按照這一模式,鄉鎮(街道)、村(社區)分館也不斷建立起來。

截至2019年底,已建立1個總館、2個區分館、18個鄉鎮(街道)分館、32個村(社區)分館、20個智慧書房、20個農村禮堂書屋、345家圖書館流通站,基本實現公共圖書館在城市—鄉鎮(街道)—村(社區)的覆蓋,讀者可以在任意一個分館借還書。

沈紅梅說:“嘉興市圖書館在探索精神和服務讀者方面薪火相傳。先賢們在100多年前就高瞻遠矚,用先進思想來建這個圖書館。從城鄉一體服務體系創建到深入推進,至少有三代館長一張藍圖繪到底,不斷充實內容,不斷提升效能。”

2020年深秋的江南小鎮依舊暖意融融,一輛大巴車改成的汽車圖書館穿行在一片片綠地和樓房交錯的巷道。兩名館員和一名司機組成的小分隊,依託流動汽車圖書館,把圖書和服務送到資源相對缺乏的新居民子弟學校、外來務工人員集中社區、工廠等區域,這裡是嘉興市圖書館服務的神經末梢。在固定場館裡能享受的一切服務,在汽車圖書館裡也能享受到。辦證、借還書、預約圖書、電子閱覽、讀者活動等,一應俱全。

隨著汽車流動的還有深度服務。程玉芳在和汽車圖書館館員小吳聊著“南湖講壇”的講座,正借書的孩子好奇地圍過來問:“什麼講座,我們能聽嗎?”“甲骨文你們知道嗎?”程玉芳問。一個小姑娘睜大眼睛說:“知道,我們書上就有。”“好,你們感興趣,我就把講座送到你們學校。”

幽幽嘉禾、脈脈書香!這裡是嘉興市圖書館

《甲骨文的秘密》講座

於是立刻聯繫校長,一場講座因為一個孩子的一句話,在一個小時內迅速落地。

這次講座也許只是這所新居民學校的一個偶然,而那早已品牌化、標準化的“閱動全家——書香嘉興”項目,則是在館長沈紅梅的策劃推動下,更多“嘉圖人”努力的成果。它聚焦農村兒童閱讀機會缺失等問題,由孩子、父母、領讀者共同參與,推廣之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帶動了鄉村閱讀。通過閱讀幫助這些孩子開闊眼界,瞭望世界。

另外一個聚焦困難兒童、問題兒童閱讀的“尋找聰明的‘笨小孩’”項目,則凝結著“嘉圖人”令人感動的初心和愛心,是幾個館員在工作之餘義務奉獻。沈紅梅說:“館裡沒要求,是他們自己覺得有必要做。短期內看不到很明顯的效果,但我們儘量嘗試,讓那些孩子覺得還有更多的人在關愛他們,可以通過讀書,讓生活多一些陽光。”

以活動帶動閱讀,點亮城鄉間每個人心中的閱讀之光。文獻流通部組織了“《尚書》經典讀書會”;少兒部推出了“禾禾”品牌系列活動,又細分成“禾禾手工坊”“禾禾故事會”“禾禾英語角”;古籍部用活字印刷、雕版印刷的動手體驗激起讀者對古書的興趣;採編部的“新書速遞”則第一時間告訴讀者有哪些最新採購的圖書。

用心服務沒有邊界

70歲的錢旺燦又坐在嘉興市圖書館二樓一個專門為他開放的小電子閱覽室裡,對著電腦改起了論文。前段時間,錢叔叔因為對電腦操作不熟悉,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用電腦輸入的論文被弄丟了四五次。

錢叔叔是嘉興南湖染織廠的技術人員,退休後到圖書館查資料、寫論文,總結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2013年至2017年,他已有5篇論文發表在核心期刊《印染》雜誌上。

寫論文時,錢叔叔只會用外接手寫鍵盤輸入,一個字一個字寫,寫著寫著,文檔不知道去哪裡了。錢叔叔心情異常煩躁:“都想放棄了。”

圖書館信息技術與服務部館員、培訓班老師楊柳發現後,找到圖書館的志願者和工作人員,每人打一頁手稿,最後合成一篇,老錢樂不可支,並在楊柳的建議下參加了“夕陽紅e族”培訓班。10年前,嘉興市圖書館工作人員就發現了老年人在信息技術服務方面的需求,因此,一個針對老年人學習電腦、智能手機等技術的“夕陽紅e族”培訓班開班,一辦就是10年,參與者越來越多。老人說:“年輕人非常耐心地幫助我們,一遍不懂,他們輔導兩遍,兩遍不懂輔導三遍。”

“夕陽紅e族”培訓班課程不斷更新,從簡單的電子閱覽室上網到電腦基本操作,到智能手機運用、微信發紅包、網購、電子相冊製作等,課件有100多個。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老人任建芳問楊柳如何使用健康碼。楊柳不顧家人勸阻,和任阿姨相約在南湖邊上,保持一米距離,教任阿姨使用健康碼。過了幾天,任阿姨又忘了,楊柳再教一遍。後來,楊柳和同事錄製了一個15分鐘的視頻,細緻講解如何申請健康碼、出示健康碼。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把培訓課搬到了網上,每節課參與的老人超過1000人。今年3月以來又與知名網絡公司合作,打磨課程,把適合老人學習現代信息技術的課件放到更大的平臺,供全國老年人免費收看學習。

總館24小時圖書館開放後,人員爆滿。有一次家長帶著小孩來看書,沒有位置,圖書館就專門給孩子加了桌椅。後來有讀者提出,希望能有更大的空間,於是圖書館搬到了較之前三倍大的地方。

城南街道分館館長秦雯燕,小朋友喜歡叫她阿咪老師。因為要帶著小讀者閱讀,秦雯燕特意考了幼師證,她說要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

嘉興市圖書館副館長魯禕說:“公共服務不是簡單的禮儀和機械的應對,其要義一是平等待人,二是細心、耐心。服務只有觸及人的內心,那才叫真服務。”

嘉禾奇蹟 嘉圖夢想

嘉興,又名禾城,稻花繁盛的豐裕之地。後來,這裡“文賢人物之盛前後相望”“田野小民皆教子孫讀書”,成為人文厚重的詩禮之鄉。嘉興市的閱讀事業如此雲蒸霞蔚,有其歷史淵源。

2019年元旦,嘉興市圖書館一年舉辦5000多場閱讀活動,經由“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跨年演講的引介,迅速突破圖書館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主流媒體和眾多網絡媒體紛紛報道和點贊。

365天5000多場,如何做到?

每個員工都是這樣解釋:“這是我們嘉興市本級整個圖書館服務體系158名員工做的。”“這是我們的責任。”沈紅梅謙虛地說,“所有公共圖書館都很有危機感,所有公共圖書館都很努力,我們嘉興市圖書館不能掉隊。”

在與一個村支部書記關於在新建農村文化禮堂中開設禮堂書屋的溝通中,村支部書記擔心會發生圖書丟失,沈紅梅果斷地說:“沒關係!書不怕丟!要充分信任村民,不能因為書標價高就不讓借。要讓讀者享受更開放、更有品質的圖書資源。即使有不文明行為,我們儘量在技防上想些辦法,不能因噎廢食。”

一心換得百心暖。做情報翻譯工作的馬先生退休後來到嘉興,天天來圖書館看書。有一次他提出想看英文版的馬克思相關著作,沈紅梅特別讓採編部門從國外採購了一套厚厚的英文書。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圖書館推出了“曬書房”活動,程玉芳和三位館員頂著大太陽、扛著機器,去拍攝嘉興民間的特色書房。這些看似泛化的閱讀服務,把陣陣書香和瓣瓣心香送到讀者的心房。很多讀者都已變成嘉興市圖書館自發的宣傳員,很多民間讀書組織也把圖書館視為家園,並隨時投入到公益服務中。

“嘉圖人”用開放的思維、創新的意識、溫情的行動,啟迪著民智,浸潤著民心,呼應著新時代的文化追求。

《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和《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佈後,嘉興市圖書館的班子成員認識到:根據全會精神,我們在整體發展理念上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在文化事業發展上要把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在城鄉一體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方面也要進一步突出系統性、創新性、普惠性,進一步增強均等化、品質化、數字化。這為圖書館事業發展指明瞭方向,也提出了挑戰。

沈紅梅說:“我們既要腳踏實地,也要仰望星空。應該在幾代嘉興市圖書館人奠定的基礎上,加強文脈保護,提升服務質量,著眼長遠發展,開拓工作空間。嘉興市圖書館應該當之無愧地成為嘉興百姓的知識寶庫、素質學堂、心靈港灣、精神家園。”

“嘉圖人”興奮地感到,一個用質量和人文標註的、以更高標準衡量文化建設的時代加速到來了。

“若有人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

一萬多平方米的嘉興市圖書館二期工程已建設完成,這不僅僅是物理空間的簡單擴大,這意味著,一個更加資源全息化、管理系統化、功能生態化、內容分眾化、服務精益化、理念開放化的未來圖書館正在擘畫和奠基之中。如今新一輪創新的合作者有華為、支付寶、喜馬拉雅……

這不僅僅是為了休閒和享受,這是茁壯成長的人民的精神力量!

這不僅僅是一座圖書館,這是一個不斷攀登的大時代的文化夢想!

嘉興市圖書館二期工程

帶來哪些新體驗?

1

自然圖書館

小朋友可以在草地上、實驗室裡自己動手探索自然的奧秘。嘉興市圖書館還將與種植園合作,建立植物圖書館,讓小朋友在玩中認識自然。

2

健心客廳

2019年6月,嘉興市被列入全國社會心理服務建設體系試點城市。2019年11月,浙江大學—嘉興心理健康聯合研究中心成立,並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開展線上服務。嘉興市圖書館二期開館將開展“健心客廳”線下服務,並於開館當天下午舉行第一場活動。

3

科技情報服務

嘉興市圖書館將與上海圖書館開展合作,為嘉興本地中小企業提供科技信息服務。

沈紅梅館長寄語

圖書館是最美好的地方之一,希望每個人在圖書館都能找到心儀的書,每個人都能在這裡享受心靈的自由。

嘉興市圖書館百年大事記

1904年,嘉興金蓉鏡、陶葆霖等人在鴛鴦湖書院的基礎上成立“嘉郡圖書館”。嘉興一府七縣士紳、藏書家紛紛捐書捐款,圖書館藏書量2萬冊左右。

1915年,嘉興縣政府將嘉郡圖書館改名為“嘉興公立圖書館”。

1916年,陸仲襄出任館長,訂章程,編書目。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曾三次聘請陸仲襄赴北大任教,皆以母親年老固辭。

1921年

,陸仲襄籌劃建設圖書館新館舍。

1927年,在原弘文館舊址興建新館。

1928年,西洋式二層樓房新館建成。嘉興前知府許瑤光後人將其在湖南善化家中的藏書捐給嘉興公立圖書館,總數約1.2萬冊。

1929年春,嘉興公立圖書館新館正式開放,為當時浙江地方館中設備比較精良的圖書館舍,圖書館採用了杜威十進分類法類分圖書。

1930年5月,嘉興公立圖書館併入嘉興民眾教育館,稱“圖書部”。

1931年,圖書館恢復獨立,為“嘉興縣立圖書館”,主要收藏線裝書及地方文獻。

1932年,嘉興縣立圖書館藏書達3563種40674冊,全部公開閱覽,但不外借。

1936年

,嘉興縣立圖書館舉辦“嘉興縣文獻展覽會”,這是嘉興歷史上首屆規模最大的地方文獻展覽盛會。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館長陸仲襄把館藏精品分裝六大箱轉移至桐鄉。日寇佔領嘉興,佔用圖書館為“宣撫班辦事處”(即日軍佔領嘉興後的統治機構),圖書館被迫遷往塔弄。

1943年,存藏在桐鄉濮院仲欣木家中的圖書被日寇、漢奸全部劫掠,損失珍貴圖書280部3517冊。

1945年,抗戰勝利,國民黨嘉興縣政府接管嘉興縣立圖書館。

1950年,成立“浙江省立嘉興圖書館”,這是1949年以後浙江省在地方上最早成立的公共圖書館。4月,正式開館,館址設在舊秀水縣學明倫堂,藏書除原嘉興縣立圖書館的4萬餘冊古籍外,又購置了大批新版圖書。

1952年,上海嘉興籍人士倪禹功在上海圖書館抄寫《至元嘉禾志》(現存最早的嘉興地方誌)贈送給圖書館。

1953年,浙江省立嘉興圖書館下放嘉興市管理,改稱“嘉興市圖書館”。

1956年,沈曾植之子沈慈護、媳勞善文將其“海日樓”藏書中部分書籍以及奏摺、信件等捐贈給圖書館。

1958年,嘉興撤市,圖書館更名為“嘉興縣圖書館”。

1962年,圖書館工作重心轉移到農村,在農村發展圖書流通站。版本目錄學家趙萬里來嘉興縣圖書館訪書。古籍版本學家毛春翔在圖書館發現清代泥活字本《仙屏書屋初集》。作家徐遲來嘉興圖書館,在館內找到了其祖先著作。

1963年,嘉興縣圖書館寄給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鴛鴦湖棹歌》並請他為南湖題詞,同年郭沫若題詩一首寄贈南湖書畫社。

1964年5月,郭沫若來嘉興參觀,在史念館長的陪同下參觀嘉興縣圖書館。

1965年,嘉興農村圖書流通站發展成比較完整的農村圖書流通體系,上海《文匯報》進行專題報道。

1981年,嘉興市恢復縣級市建制,圖書館複稱“嘉興市圖書館”,館名為茅盾題寫。

1983年,嘉興撤地建市,市政府加大對圖書館的投入,撥專款購置了多部大型新版古籍,其中包括《四庫全書》《續修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等。

1985年,嘉興籍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應圖書館邀請來嘉興講學。

1987年,朱生豪夫人宋清如將朱生豪翻譯的莎士比亞作品手稿捐贈給圖書館。

1988年,1800平方米的新借閱大樓竣工並投入使用。

1989年,嘉興市圖書館被浙江省文化廳評為“文明圖書館”。

1990年,圖書館利用館內資源為農村種植業、養殖業服務,受到歡迎,圖書館借閱人數大幅度提高,平均每天借閱人次達800左右。

1993年,館藏古籍達101966冊,其中善本1849冊。新籍達298960冊。

1994年,開設秀洲書局。

1997年,圖書館業務實現計算機管理。

1998年,圖書館引進清華同方學術期刊光盤,開始了圖書館從自動化到信息化的進程。

1999年,開設公共電子閱覽室。

2000年,嘉興市政府批准新館建設列入文化中心建設工程。

2003年,坐落於南湖之畔、面積1.5萬平方米的新館建成開放。原少年路舊館保留作為分館。

2004年,舉辦百年館慶。

2005年,建立嘉興市圖書館秀洲區分館。

2008年,第一屆總分館高層論壇在嘉興召開,因為業內關注和推動,形成嘉興共識,確定嘉興模式。

2009年4月,全國農村圖書館服務網絡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議在嘉興召開。6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考察了嘉興市圖書館大橋分館,稱讚嘉興的模式值得在全國推廣。

2010年,嘉興數字圖書館開始運行。

201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雲山視察嘉興市鄉鎮分館建設時給予高度評價:“你們為全國創造了一種新模式,為全國做了大貢獻。”

2013年,嘉興市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項目以總排名全國第一的優異成績順利通過第一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驗收評審。

2015年,嘉興榮獲第二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東部)第一名。

2016年,嘉興市圖書館二期工程正式動工。

2017年,嘉興市圖書館智能手機APP正式上線;全國公共圖書館首家數字眾創空間建成。

2018年,發起建成示範區公共圖書館聯盟;召開中國圖書館學會年會分會場“國家公共文化示範區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會議;成功入圍首批嘉興市重點文化創新團隊;建設國家公共文化示範區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紅船·中心書苑體系。

2019年,作為全國第二批法人治理結構改革試點單位,成立嘉興市圖書館理事會。被全球知名媒體《FAST》評為“2019中國最佳創新公司50”。嘉興市圖書館一年組織5000場閱讀活動現象,引發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等主流媒體和新媒體的關注和報道。

2020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之際,《光明日報》頭版報道嘉興市圖書館創新服務推動全民閱讀的做法。11月底,圖書館二期工程建成開放。納入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項目的《槜李詩文合集》72冊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文化報,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文化產業信息平臺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