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抽穗有15天了,還不揚花是怎麼了?

用戶598518528016


小麥抽穗有15天了,還不揚花是怎麼了?

目前大部分地區的小麥都差不多已經完成拔節期的生長,開始準備抽穗揚花了,一些溫度高、條件好的地區也已經開始了抽穗揚花階段。正如題主所說,目前小麥進入到了抽穗期,但是卻遲遲不見揚花,這是什麼原因?

我們都知道小麥抽穗後不久就會揚花,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常把抽穗期和揚花期一起講,就是由於揚花期與抽穗期很接近,最早的當天就會產生,最遲的10天左右,但題主所說抽穗後15天也不見小麥揚花情況,我覺得最大的因素就是溫度與溼度的影響。

大家都知道前段時間的倒春寒來勢洶洶,不少地區的農作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低溫凍害情況,就在這兩天,陝西、山東多地區又出現了一輪雨雪冰雹天氣,這都進入到春季末尾了,低溫天氣還是如此頻繁,確實比較異常。

而我國小麥大部分都以北方為主產區,目前又處於抽穗揚花期,雌雄蕊的高度分化期,對溫度和溼度的敏感程度很高,溫度低、溼度大,穗原基分化程度差,小麥就難以進行開花過程,或開花後容易凋落,這對後期的孕穗灌漿過程的影響很大,大部分都會減產。

解決方法:對大面積受低溫凍害影響的小麥區,幼穗分化程度低,無揚花情況嚴重,這裡進行施肥打藥的搶救方法,效果較差,而且增加的成本也會提高,利潤低或虧本,不值得,採取換種其餘作物。如果只是小面積的出現這樣的現象,可以及時噴施蕓薹素和磷酸二氫鉀肥料進行增肥防凍,事後並及時請教當地專家實地考察,安排最恰當的補救方案。

所以,目前一定要做好麥田的防凍處理,但好在現在並不是抽穗揚花的高峰期,好好進行田間的肥水管理,爭取不要有以上現象吧!


冒藍火的小農民


記得2018年北方地區受“倒春寒”天氣影響,小麥齊穗後也不揚花、不授粉、不灌漿,後期小麥白穗,小麥減產30%以上,嚴重地塊絕收,當時農民認為小麥齊穗後期會揚花授粉,沒有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到小麥灌漿期才發現小麥受“倒春寒”天氣影響,但為時已晚,無法採取措施了,減產以成定局。目前,我們當小麥還在揚花後期,尚未開始灌漿,如果北方小麥還沒有揚花可能還有得救,要立即採取措施,促進小麥雄花生長髮育,分裂傳粉。那麼,該怎麼採取措施呢?

(1)立即用98%磷酸二氫鉀300克+0.04%蕓薹素內脂20克兌水30——50公斤噴霧;

(2)10%硫酸鋅、10%硫酸鉀、10%硫酸銅各10克,兌水30——50公斤噴霧麥穗,現在噴霧一次,灌漿期一再噴霧一次;

(3)用硼酸10克兌水30公斤噴霧麥穗。

齊穗15天了沒有揚花,說實在的,有點晚了。所以必須立即採取措施,才能挽回損失。這個時間段的小麥,南方要防倒伏、防治赤黴病,北方小麥仍然要防止“百倒春寒”天氣,俗話說:“清明斷雪,穀雨斷霜”,北方仍然有寒潮天氣出現。這個時候小麥不揚花,不會是病蟲害危害的,也不是小麥缺肥,即使缺素,小麥不可能不揚花的,病蟲害危害後也會揚花的。因此,很有可能是“倒春寒”天氣影響的原因,農民千萬不可疏忽,要及時採取措施,進行補救,把“倒春寒”天氣影響降到最低。近期南方小麥對赤黴病要重點防治,用三唑酮、戊唑醇、乙唑醇各25克,或單獨兌水噴霧,或混合製劑噴霧,兌水要多,每畝50公斤藥液,噴霧麥穗,每隔7天防治一次。對草地貪夜蛾也要及時防治一下。

小麥揚花授粉只需要3——5天時間就基本完成,近期氣溫回升,天氣晴好,有利於小麥雌雄花生長髮育,揚花授粉,農民要抓緊時機,特別是北方小麥產區農民,要及時噴霧中微量元素肥料和植物生長調節劑。做好赤黴病、草地貪夜蛾防治工作,使小麥獲得好的收成。


長江三農


小麥一般是先抽穗後揚花,在小麥抽穗後1個星期左右才揚花,溫度低時抽穗至揚花的時間會延長,溫度高時可能邊抽穗邊揚花。題主問:小麥抽穗有15天了,還不揚花是怎麼了?說明小麥生長出現異常,建議考慮低溫冷害或用藥不當等原因,如施用戊唑醇、氟環唑等唑類殺菌劑藥後兩三天內遇強降溫天氣,可能對幼穗等新生組織器官造成傷害。

圖1:小麥抽穗不結粒

小麥孕穗至抽穗揚花期對低溫較為敏感,若小麥抽穗期間遇到極端的低溫天氣,會導致小麥抽穗困難,抽出的穗不完整,或一部分小穗正常,一部分小穗畸形,難揚花灌漿結實。據觀察,剛露出芒的小麥穗適宜性差,遇低溫後花粉和柱頭失去生活能力,低溫持續短損害小,低溫持續時間長對水稻抽穗揚花損害大。

圖2:小麥抽穗異常

近些年因氣溫變暖,一些地區的早麥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就開始抽穗,而清明前後有比較容易出現“倒春寒”天氣,一些抗寒性較差的小麥品種,會因低溫影響到小麥抽穗、揚花。

圖3:正常麥穗

應對措施:對於低溫冷害或用藥不當而導致的小麥抽穗不揚花的情況,基本上是沒有解決辦法的,趁早改種其他作物;若小麥受害程度小,可結合防治小麥赤黴病、白粉病等病蟲害噴施1%尿素和2%磷酸二氫鉀溶液,促進小麥揚花結實,增加粒重、促進成熟。

雲眾地服務宗旨: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更多種植技術知識,歡迎關注【雲眾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