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一壺酒:漢代人也愛酒,看飲酒之風下的漢代

導讀:

酒,作為一種日常飲品,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唐代人愛酒,尤以文人墨客最甚,其實漢代又何嘗不是如此,比起唐代也並不遜色。漢接秦弊,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漢朝逐步穩定興盛,人民安居樂業。幸福安逸的生活,必然少不了酒這味添加劑。

酒在漢代非常重要,被稱為“天之美祿” 。除了古代文人墨客留下朗朗上口的佳句,還有那些酒文化和酒俗。從古至今,不論是大小宴會,還是逢年過節,家有喜事,或是文人墨客聚會,邊塞將士慶功,都少不了酒的影子。

花間一壺酒:漢代人也愛酒,看飲酒之風下的漢代

飲酒之風——漢代人用酒方式

在漢代社會,上至高官貴族,下到普通黎民百姓,都把酒納入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在日常生活中酒的用途就越來越多。

用酒祭祀之風氣。天地、宗廟是漢代的主要祭祀對象,而對其祭祀主要是出於崇拜與恐懼的心理。每當有水災、地震、幢災等重大的災害時,出現奇異天象,統治不利國運不濟時,統治者都會把原因歸結於天氣和祖先對其的警告與懲罰。這時用酒、肉祭祀宗廟和神祗就成為一種風氣。以酒祭祀之風俗在中國起源甚早,“祭”字甲骨文寫法中“有酒有肉”,意思是原始的祭的物質條件是酒與肉。越到西漢統治後期,其祭祀風氣越重,對酒的消耗越來越大,飲酒之風越來越盛行

酒在漢代的另一大用途是作為帝王的賞賜品。漢代各朝,皇帝經常賜酒給官民。皇帝出行某地,有時是為了考察在當地實際的統治力,根據結果行賞來賞酒。有時是到某地祭祀或封禪,來表現自己的豐功偉績,賜吏民牛、酒以示恩澤。有時是為了顯示自己的統治力,讓天下百姓感受帝對其的“恩寵”。

官方對個人賜酒以示尊崇優待之風氣也較為盛行。漢代政府為了顯示其崇尚尊老敬老的美德,也經常用賜酒、肉給年事已高、德行優異的百姓方式,來引導教化百姓。漢代統治者崇尚儒家思想,比較重視孝悌、德行的教化。“三老”雖無官職,但是,對鄉、縣的教化有督導作用,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漢代朝廷多次賜酒以示對其的優待。,如果家中沒有壯丁從事農業生產,溫飽有著很大的問題。為此,每當朝廷進行賞賜時,特別對一些女子家庭、寡孤者以酒、肉、帛的照顧。

花間一壺酒:漢代人也愛酒,看飲酒之風下的漢代

“百會之禮,非酒不行”,酒在漢代日常社會的交際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社會交往的禮儀,在尚儒的漢代也非常重要。飲酒之風在漢代社會交往的禮儀中佔有很主要的位置。皇帝接受百官、諸侯王、番邦朝賀禮儀之流程中,飲酒祝壽為成禮之重要組成部分。

公元前193年,齊王劉肥入京朝見惠帝。惠帝與齊王在共同飲酒於宴,二人行禮時如同兄弟之間一樣平等。然而,呂后為此發怒,將要誅殺齊王。她命人斟了兩杯毒酒並擺在齊王面前,讓齊王用此酒來為她祝壽。齊王不知其中的陰謀,便準備起身敬酒。而惠帝也起身拿起其中的一杯酒,準備與齊王一同向太后祝壽。呂后害怕害死自己的兒子,便急忙起身碰灑了惠帝手中的酒。齊王對太后此舉產生了懷疑,因此就不敢再飲,假裝醉酒離去看似敬酒的一個簡單環節,卻包含了等級制度、長幼尊卑等宴飲時的規矩。只因惠帝對齊王行了兄弟之禮,齊王沒有以帝王等級之禮回敬之,便引來殺身之禍。宴會的飲酒禮儀非常重要。將士出征和軍功告捷時也會通過飲酒送行和慶功。婚禮在漢代乃至為喜慶之禮,舉行婚禮的過程中飲酒以合歡為禮所在,也是人之常情。參加婚禮的賓客,往往飲酒戲謔,縱情歡樂。可見漢代禮儀中飲酒風氣之盛。

花間一壺酒:漢代人也愛酒,看飲酒之風下的漢代

慶祝節日中“樂飲今昔,一醉累月”的現象也是很普遍。節日在漢代是人們社交活動的頻繁期,是普通百姓彌補平平日物資匾乏、精神生活平淡的歡樂日,漢代大部分節日離不開飲宴活動之舉行,節日宴飲慶祝是漢代人們情感交往的絕好時機,在和親人好友團聚時刻自然少不了舉杯慶祝。漢代社日就是一個熱鬧歡樂的節日,期間鄉里百姓相聚在一起,共祠神靈,而後飲酒食肉,縱情娛樂,為一年中暢意之事

。臘日及小新歲在漢代節日慶祝中最為百姓所看重,人們殺豬宰羊,飲食豐盛,祭祀的規格高、時間長,祭祀後有家宴並宴請親朋賓客,其樂融融,為人們物質消費和精神享受的集中時期。

在漢代人認識中,酒為飲食的精華,其藥用作用也很重要。歸納起來主要有兩點:日常飲酒驅除體內溼氣、增強身體的作用。中國古代早在漢代以前人們應已經認識到人年老體衰,身體適應能力差,需要加強飲食之營養以延年益壽,酒作為谷之精華,肉為食之善,酒肉為年老之人膳食滋補之首選。漢代人亦有老年人日常酌量飲酒可強健身體之觀念。《後漢書·竇融傳》:

“帝憨融年衰,遣中常侍、中渴者即其臥內強進酒食。”

二是作為藥引或入藥治療疾病。《後漢書方術列傳》中記載,華佗認為“若疾髮結於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就是說酒作為藥引入藥可以治療疾病。

花間一壺酒:漢代人也愛酒,看飲酒之風下的漢代

漢代飲酒之風產生的影響

西漢立國之初,百廢待興,物資極度匱乏。隨著農業生產力的逐步恢復與發展,物資供給的充足,人民生活質量顯著的提高,開始追求高品質的生活。酒由早期作為一種奢侈品,逐漸轉變為日常用品,走入尋常百姓家。古代的酒由穀物釀造而成,釀酒產量以農業生產量為基礎,而社會之飲酒風氣也受糧食供應物質基礎的制約,對糧食的需求量相當大。釀酒技術相對不是很發達的漢代,對糧食的消耗更加嚴重。尚飲之風在漢代興盛起來,擴大了對酒的需求。對酒的需求量增大,導致對糧食的消耗劇增。

糧食在古代農業社會位於很重要的地位。糧食作為古代人類生存的必需品,在農業生產技術不發達的情況下,糧食數量的多少對社會的穩定有著至關關重要的作用。如果糧食供給出現緊張就導致百姓生存出現危機,由此,導致社會矛盾加劇甚至發生農民暴動。而且隨著社會狀況的逐漸好轉,一部分權貴之人開始追求奢華的物質生活。經常設宴款待或聚會,消費品不單單酒一樣物品,還有肉等物品,開銷相當的大。越來越追求物質享受,更加助成了酒等物品的消費,無形之中加劇了社會物質資源的浪費。

花間一壺酒:漢代人也愛酒,看飲酒之風下的漢代


喜歡飲酒,以酒抒情是文人雅士追求的精神境界。不以量來論英雄,而以境來品性情。然而也有人以酒來過口舌之隱,貪酒、嗜酒使人衝動易怒,滋生事端,若飲酒無節,則於己於人有百弊而無一利,過度飲酒應加以節制。當人一但飲酒過量,在酒精的作用,就會做出一些不合邏輯的事情。這樣不僅給自身、還給他人或社會帶來負面的影響以及傷害。其實往往這些人酒量差、酒品低,才會經常因酒惹出事端。甚至一些人因醉酒神智不清出手殺人禍及無辜,影響個人之聲譽與前途發展。

漢代酒對社會生活的滲透越來越深入,飲酒行為也遍及人日常生活之各個方面,飲酒行為在漢代具有很強的交際功能,是日常人際關係中的潤滑劑。在漢代民眾社會生活中,飲酒風氣受迎來送往之世俗人情社會風氣的影響,亦受交結賓朋、請託權貴功利心理因素的驅動。東漢末社會風氣之奢糜加之士人交遊以邀名逐利之心理動機大大影響到當時社會之飲酒風氣,飲酒無節制,競相豪奢之現象較為普遍。漢代飲酒不在尚古訓,而更加在於重追求重享受。浮華奢侈的生活之風,漸漸走入漢代百姓的生活。

花間一壺酒:漢代人也愛酒,看飲酒之風下的漢代


結語:

漢代中國的物質文明得到快速發展,隨著封建土地制度逐漸確立,兩漢農業區“實際墾田數目一直在不斷增加”。農業生產水平逐步提高,糧食產量增加。糧食儲積的增多刺激了釀酒業的繁榮和飲酒人群的增長。隨著農業生產力的發展,物質積聚不斷豐富,上至皇室貴族,下至普通百姓,都開始追求奢侈的物質生活。雖然漢代一直堅持施行禁酒政策,但是尚酒之風興起,不可以逆轉。不同的的社會階層對飲酒之禮有不同的要求。酒在漢代社會生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也帶了不好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