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盛世與天長久:兩朝文化藝術在歷史長河中的雙向影響

藝術文化的發展創新與當時的歷史文化大背景相輔相成,因而在歷史的不斷髮展中,我們可以看到,藝術新門的發展態勢總是參差不齊的。其中,

作為中國文化寶庫中的璀璨之星——漢唐藝術,它的興起與衰落,都受到了漢唐時代文化大系統的影響和制約,如當時的文化創新語境,和文化傳播程度,以及文化內化等等他特定歷史條件。漢唐盛世文化與藝術的相互促成關係也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加以證實。

漢唐盛世與天長久:兩朝文化藝術在歷史長河中的雙向影響

漢唐皇城長安

一、 漢唐文化創新與漢唐藝術振興

總結人類文化的發展,我們可以發現,文化創新主要有三條途徑,一是"發現",二是發明創造,三是思想創新。歷史上每一次的藝術興盛,無外乎是這三種文化創新帶來的結果。比如人類最開始"發現"了火,接著用火進行發明創造,燒製黏土變成陶器,而在陶器上,人類先祖發揮想象和才能,創造出來陶雕、陶器彩繪等新的"文化藝術",這是思想的創新。所以,如果要弄清楚漢唐文化創新與漢唐藝術振興的關係,就需要從這三個方面下手。

第一、"發現"

眾所周知,漢唐兩代是中國文化史上最燦爛的兩顆明珠,他們擁有的文化"發現"是非常非常多的。以漢代為例,此時,中國在古代數學、天文學、地理學、醫學和農學五大學科中都有了新的"發現"。

比如:在數學方面,漢代出現《九章算術》,這是中國古人對當時發現的數學規律的總結,它標誌著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在天文方面,西漢劉歆發現了以十二年為週期的"超辰"現象,並由此提出一種歲星超辰的計算方法,得出的結果與現代科學研究出的科學常數十分接近;在地理學方面,班固的《漢書》中《地理志》一篇,對中國古代地理學發現進行了總結,這是中國古代地理學體系形成的標誌;在醫學方面,秦漢之際《黃帝內經》誕生,是中國古代醫學發現的總結;在農學方面,東漢崔實所撰《四民月令》是我國古代農家月令書的首創之作,總結了前人在農事方面的發現和經驗,將其成體系化,對當時和後來的農業發展都產生了極大影響。

這些發現,雖然沒有直接涉及到藝術文化,但他們與尋常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也同樣對社會藝術文化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創新發展。

漢唐盛世與天長久:兩朝文化藝術在歷史長河中的雙向影響

《黃帝內經》

第二、發明創造

漢唐時代古代勞動人民的發明創造也同樣不勝枚舉,比如中國最著名的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及印刷術,其中,造紙術是漢代人民的發明創造,火藥和(雕版)印刷術是唐代人民的發明創造。造紙術和印刷術是世界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推動器,這已經是世界範圍內不爭的事實,而在中國,它們的影響更是方方面面。在此我們主要分析藝術方面的影響。

剛開始紙的發明創造,由於技術還不成熟,並沒有直接地、大規模地促進漢代書法藝術的繁榮,但是到了唐代,在造紙技術發展完善之後,就有力地促進了當時文化藝術的空前繁榮。比如書法藝術的形成與發展,宣紙是最適合展示書法藝術的載體,它始於唐代,而唐代則出現了一大批書法大家,在初唐有歐陽詢,在盛唐有張旭、懷素、顏真卿、柳公權等,這些書法大家有了宣紙這個載體,將各體書法藝術進一步發展,立起了晉代以後中國書法藝術的又一座高峰。

相比於造紙術對藝術精細化的促進,雕版印刷術的影響,則更多體現在藝術大眾化推廣上。列如,在824年元稹為白居易詩集作序時,就曾稱讚白居易的詩流傳之廣:"二十年間,禁省、觀寺、郵候牆壁之上無不書,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至於繕寫模勒,街賣於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處處皆是。"模勒即模刻,是雕版印刷術最重要的一個步驟,由此可見,雕版印刷術的出現極大地推動了唐代詩歌創作和傳播,大眾的藝術文化水平因此得到提升,藝術的交流也更加的便利和頻繁。

漢唐盛世與天長久:兩朝文化藝術在歷史長河中的雙向影響

顏真卿字帖

第三、人類的思想創新對文化的影響更大,思想創新即是理論和觀念的創新。

漢朝時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既阻礙了文化思想的百家爭鳴,又扼殺了藝術創作百花齊放的機會。但到了唐代,特別是盛唐時期,唐王朝代之以"儒釋道"合流並興的文化政策,為藝術創作提供了沃土。這不僅是文化政策的革故鼎新,同時也是中國思想史上觀念創新之舉。

佛教是外來思想,但來到中國後,佛教理念本土化,將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剛健有為的入世精神納入佛教的外緣之中,告訴世人可以在生活中悟道,在人生七情六慾中修禪,這影響了一大批不曾修佛,但是喜愛佛禪思想的士人。"詩佛"王維是受禪宗影響極大的詩人。唐代張躁、王墨也是以禪宗理念入畫的。懷素本為僧人,深解禪機,其《自敘帖》為中國書法史上的輝煌鉅作,純用中鋒,圓轉疾速,自然,靈動,而具"一念三千"之氣魄、"天女散花"之美妙。今天,人們論及唐代書法,必提懷素,懷素成了中國古代草書的一個符號性人物。由此可見,理論和觀念的創新,對漢唐藝術的大發展和大繁榮現象的出現,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漢唐盛世與天長久:兩朝文化藝術在歷史長河中的雙向影響

2、 文化傳播帶來漢唐藝術在世界上的興盛

漢唐時代,中國實行全面開放的外交政策,在多方位、多層面的對外交流過程中,中外文化相互對話、融合,並進行創新、創造,可謂五彩繽紛、成就斐然。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在漢唐時代的文化交流過程中,

由於中國文化是優勢文化,其文化影響和藝術傳播力更為強勢,因而它的文化輸出要遠遠大於文化輸入。但是在這樣不平衡的文化交流中,中國漢唐時代所取得的文化成就和藝術成就與周邊國家,甚至與當時的西方國家相比,均有過之而無不及。

秦漢時代,中華文化從東、西、南等方向均與外部世界展開了多方面、多層次的廣泛交流,吸收了外部文化的寶貴營養,激發了自身機體的蓬勃生機。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張騫出使西域所開闢的漢代絲綢之路,功不可沒。除此之外,還有東漢班超的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羅馬),遠涉波斯灣,臨海而止。

這些交流,不僅使得中原文化和外部實現了器物的交流互補,同時在文化的相互借鑑融合過程中,雙方在藝術文化方面也有了別開生面的交流互補。僅就漢代而言,除了動植物的引進之外,箜篌、琵琶、篳篥、胡琴、雜技、幻術、樂舞、繪畫紛至沓來:李延年"因胡曲更造聲二十八解""因為新聲變曲,聞者莫不動容";漢代的畫像石上,出現了迥異於峨冠博帶、長袖寬衣中國風格而頭頂氈帽、穿著緊身衣褲的"胡人"形象;山東嘉祥武梁祠畫像石刻上"那有翼的大使,可能就是希臘、羅馬神話中愛神受了變化以後的形象",這些都是與外部文化交流的結果。

漢唐盛世與天長久:兩朝文化藝術在歷史長河中的雙向影響

武梁祠南壁壁畫像石

唐代是當時世界上最發達、最強盛的國家之一。與其同時,其他國家的發展水平則遠遠落後於唐朝。印度長期處於分裂狀態;日本仰視中國;阿拉伯世界處於擴張期;拜占庭與西羅馬帝國則進入衰落期;8世紀西歐進入查理帝國時期,又有了東西分裂。而中國的和平統一穩定,則讓它成為最強大國家。唐代的政績和印度、伊斯蘭國家、拜占庭帝國、拉丁基督教國家相比,是最為突出的,其他國家的發展水平則遠遠落後於唐朝。

因為國家強大、文化自信,李唐王朝採取全面開放的文化接納政策。從宗教文化方面來看,唐代實行儒釋道三教並行合流的開放政策,其時由中亞、西亞各國來華僑民帶來的祆教、摩尼教、景教以及伊斯蘭教,都得到了政府和民間的接納和收容。鄰邦日本、朝鮮、越南仰視中原,日本派出大批的"遣唐使"學習中國文化,以至於在返日的留唐學生的策動之下,公元645年,日本發生了著名的"大化革新";公元840年,新羅留學生和其他人員學成回國的一次就有105人。

唐代,中國的造紙術流傳到大食,後傳入中、西亞以至歐洲。中國的煉丹術西傳之後,直接推動了阿拉伯煉丹術和歐洲煉丹術的成長,而現代化學便是在歐洲中世紀煉丹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此外,唐朝還開闢了由南中國經印度洋到非洲的"陶瓷之路",大量的陶瓷遠行至菲律賓、印度、馬來半島、東印度群島、錫蘭和毗鄰的地區,也有一些瓷器運達非洲東海岸。

漢唐盛世與天長久:兩朝文化藝術在歷史長河中的雙向影響

日本"遣唐使"

唐代文化向外傳播,以至於形成了"唐""唐人""唐字""唐言""唐家""唐山""唐人街"等文化符號。這種空前規模的文化傳播潮流,直接帶動了當時世界藝術的繁榮和創新。與其同時,唐代的藝術已經達到了燦爛繁盛的發展高度,後人可望而不可即。這當然首先得益於唐人對於既往中華藝術精神和藝術成就的成功吸收和轉化,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唐代藝術的燦爛輝煌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唐人對於外來文化和外來藝術的吸收和創新性轉化

3、 文化內化引發唐代藝術的興盛

文化創新和文化傳播都發生在那些能自由地決定自己接受還是拒絕文化變遷的民族中。如果兩種文化相遇而其中的一種文化由於相對弱小的緣故,而被迫大量輸入異質文化要素從而改變自己文化的性質,這時候就會產生文化涵化。漢唐時代中國文化與其他文化都發生了直接頻繁的接觸,但是,漢代文化並沒有被其他文化涵化。首先,我們認為雖然漢代的文化相對於周邊領邦來說,是強勢文化,漢代文化與周邊文化甚至與羅馬文明之間都產生了交流互惠行為,但是這種頻繁的直接接觸並沒有使得交流雙方的文化模式內部結構發生大的變化,所以,中國文化與其他文化之間的"涵化"行為始於唐代。

漢唐盛世與天長久:兩朝文化藝術在歷史長河中的雙向影響

羅馬

唐代文化與周邊國家文化及印度、阿拉伯世界以及歐洲、非洲文化產生過頻繁直接的交流,並且這種頻繁的直接交流引發了中國自身文化結構的深刻變化,同時也引發了日本、朝鮮等本土文化模式的內部結構性變化。唐朝與西域諸國、特別是與印度文化的交流,使得佛教產生了中國化的"禪宗""天台宗""華嚴宗"和"淨土宗",並從而使得來自印度的佛教最終與本土的"儒""道"二家融合並存,從此深刻地影響了中華文化的內在演化。

與此同時,中華文化作為強勢文化,在與日本、朝鮮及東南亞鄰邦的直接接觸過程中,深刻影響了其器物、制度及精神文化的方方面面,以至於日本、朝鮮和東南亞諸國的文化內部結構產生了深刻的變化,在這個過程中,一個以漢字、儒教、中國式律令、中國式科技、中國化佛教為基本構成要素的"中華文化圈"基本成型,並與西方基督教文化圈、東正教文化圈、回教文化圈及印度教文化圈等合稱為世界五大文化圈。

唐代文化與日本、朝鮮等東南亞鄰邦的相互涵化,引起雙方文化發生結構性的變化,使得諸鄰邦的文明程度和文化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同時,中國本土文化通過有效地吸收東南亞諸鄰邦及西域、印度以至歐洲文化的積極性因子,通過融合創新,使得中華文化更具青春的氣息、豪邁的氣勢和寬宏博大的容量,文化涵化為唐代帶來了文化的大發展和大繁榮。

漢唐盛世與天長久:兩朝文化藝術在歷史長河中的雙向影響

李白

在文學藝術層面,唐代文學藝術同樣呈現出通過合併、融合所外化出來的大唐氣象,以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等為代表的唐詩卓絕千古、雄視百代。其中詩仙李白的詩歌道風飄逸,同時裹夾著西域人的集體記憶,可以被看作是中外藝術文化涵化融合的典範,如"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天台四萬八千尺,對此欲倒東南傾",既呈現出道家泠然飄舉的逍遙自由風貌,同時也形象地傳達出他曾經生活在西域高原上的宇宙觀感。

吳道子在繪畫方面的創新同樣得益於外域色彩暈染法對中國畫壇的衝擊。5世紀以來,南亞佛畫色彩暈染法浸潤畫壇,謝赫"六法",將隨類附彩和骨法用筆、應物象形提到同等地位,至吳道子開始了真正的融合和創新。中國畫重視線條,吳道子融合線條表現力和色彩暈染法,發明"蓴菜條"型線條,不同於魏晉以來的勻細如蠶絲的細線,而是加粗加厚、波折起伏,從而充分"轉譯"了色彩暈染的立體效果,表現出物象的"高側深斜"。其筆下的人物畫,衣紋的高、側、深、斜、卷、折、飄、舉畢現盡露,所謂"天衣飛揚,滿壁飛動";其山水畫"怪石崩灘",亦"若可捫酌"。

漢唐盛世與天長久:兩朝文化藝術在歷史長河中的雙向影響

吳道子天王送子圖(局部)

由於吳道子的創新轉化,中國畫中線條的因素以煥然一新的面貌超越於一度凌駕於畫壇的色彩因素,使得線條的主體性地位得以確立。與其相呼應,唐代畫論家張彥遠在理論上也對線條的主體性進行論證,認為以線條為主的"用筆"不僅在繪畫技巧諸層次中高過"附彩",而且能夠脫離純粹的技巧上臻"氣韻生動"的精神層次。自吳道子和張彥遠後,線條超越原則無論在技巧上或是理論上,都長期支配中國畫壇。

唐代敦煌莫高窟中難以計數的本生故事,以及菩薩、天王、羅漢、金剛、飛天、經變史蹟故事等,經過融合會通,現實性和中國性得到了強化和突顯。在樂舞方面,唐代的宮廷燕樂是中原樂舞與胡戎樂舞相互融合的產物。

漢唐盛世與天長久:兩朝文化藝術在歷史長河中的雙向影響

敦煌莫高窟

樂器方面,唐人也根據自己的標準對其進行必要的改進和創新:中原樂器偏於柔和,於是吸收發音較強的琵琶、箜篌等;中原的鼓類不便於調整音高,於是吸收了羯鼓、腰鼓等,充分發揮了鼓類在樂器合奏中的作用。而有些外來樂器如"彎琴""匏琴"等,性能並無特異之處,故未被中原人採納。唐人還對外來樂器進行改造,如唐玄宗時的"六絃"和"七絃",其中,"六絃"形如琵琶而且長,具有明顯的結合特點。宋代重要的絃樂器"胡琴",即是唐代對粗陋的外族樂器"吳琴"進行長期改造的結果。雕塑方面,唐代工匠們,對波斯多曲長杯進行改造,淡化其內壁凸起的綾線,經過不斷改進,形成中晚唐時期的多曲長杯,最終使其成為唐代的創新作品。

總之,唐代藝術通過有效的文化涵化,將異質性的藝術精神和藝術因子注入自己的創新理念和創新實踐中,將其成就為世界藝術史以及中國藝術史上的燦爛篇章。

結語:

綜上所述,漢唐盛世,文化與藝術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漢唐文化的創新帶來漢唐藝術的振興,漢唐盛世造就的大規模的文化傳播,也帶來了漢唐藝術在世界上的興盛,而在文化傳播過程中,由於漢唐政治的強勢性,也帶來了文化的強勢性,不同的文化在漢唐文化中被內化,再次引發唐代藝術的興盛。

參考文獻:

1.黃永健《藝術文化論———藝術在文化價值系統中的位置》

2.劉厚琴《儒學化的漢代科技》

3.馮天瑜《中華文明史》

4.張國剛《唐代對外開放的回視與審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