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逆水行舟”,究竟那些行業會成為疫情下的投資爆款?

【鼠年“逆水行舟”,究竟那些行業會成為疫情下的投資爆款?】

大家都知道,即便再差的行情,都有逆勢上漲的英雄。首先我們要判斷好,鼠年到底行情會不會很差?而逆勢上漲的英雄,又究竟是哪些行業,哪些公司?這是不同的問題,但都有認真考慮的必要。

但在之前,我們必須要在三個方面講清楚:

1.我們在文中,只說投資邏輯以及趨勢性,不提供具體買賣時機,市場是輪動的,不要追求買進去就漲,但大趨勢是可以確定的,明確的。

2.主要向大概率中尋找機會,不在小概率中賭運氣。所以,我們重點推薦行業,不重點推薦公司。處於明顯上升週期的行業把握準了,相關公司都有機會,而不看好的行業,也不排除有少數個別公司能走出獨立行情,但投資講究概率,做大概率,不求小概率。這個理念如果不能認同,就不必再看下去。

3.我們所有的理據和給出的判斷,都基於最基本的常識和歷史經驗,堅決不用到某些投資人擅長編纂的所謂新的理論和戰法。這些自欺欺人的東西我們嗤之以鼻。

好,下面直接切入正題。

第一,對於大勢的判斷。今年的行情,就是簡單四個字:“逆水行舟”。今年的大盤指數,我們不要期望太高。

利空:表面和直接因素是因為疫情,實質因素是經濟全球化下各國經濟不合理結構的顯現。只是在疫情條件下表現的更為明顯。美歐日等國家甚至提出將製造業迴流本國,只是時間太晚了,迴流有可能回調,但迴流多少,迴流那些層次的行業,迴流的時間要多長,都決定了這個事能不能成功。基本結論,迴流是必然的,但迴流幅度不會太大,迴流的週期不會低於5年。即便如此,對於中國經濟的衝擊想象空間很大,其實就像折舊一樣,每年下來,都不會太高。而對於中國而言,即便迴流一部分公司,但對於中國有三大優勢,時間優勢,市場優勢,技術革新優勢。中國完全可以通過時間消化,中國的市場決定了真正世界性公司離不開,而中國完全可以通過產業革命,技術革新從中低端走向中高端。這對於中國的產業結構絕對不是一件壞事。舉個例子,中國原來主要出口紡織品,現在出口零部件,未來可以大批出口飛機,芯片,這有什麼壞處可言呢。中國的人工紅利雖然逐步消失,但中國的機械化,智能化水平將得到空前提高,這就給中國可以將大部分產業留到國內打下最好的基礎。

利好:世界為了抗疫,都採取了不同的措施,儘管各有各的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都拿出殺手鐧,穩定本國金融市場的穩定。印鈔票,降息,甚至暫停做空等等,都是在不同層次採取的維穩措施。這些措施,穩定的不只是金融市場,最重要的是穩定人心。在任何困難時刻,投資者的信心比黃金還貴。出臺措施的初衷,首先穩定的就是人心。人心不穩,地動山搖,人心若穩 ,水火不懼。但和其他國家不同,美歐更多的穩定是金融市場本身,而中國穩定的更多的是實體經濟,換句話說,美歐日穩的是標,中國穩的是本。這也是和當前抗疫的階段有關。美歐日仍然在疫情的最艱難階段,中國更多的是要考慮恢復生產,完成今年的目標。但無論是標,還是本。外圍金融市場都不會太差,因為各國出臺的措施都是殺手鐧武器。可以說,百年不遇。很多人擔心,美國股市會暴跌,一月4次熔斷,但其韌性很多新股民卻不知道,看看美股歷史就可以明白,美股的熊市和中國的熊市完全是兩回事。股市重點看的不是當下的經濟基本面,而更看重的是【流動性】和【政策推動】。史無前例的疫情遇到史無前例的政策,鹿死誰手?我們可以很明確給出答案:疫情必死。美國大流感大家都知道,上千萬人感染,上萬人死亡,而美股卻是創了新高。只是現在新冠病毒疫情是全球性的,被拿出來了,所以,才會當個事了,天天在媒體上報道,影響的是情緒。實體經濟會不會影響,當然也受到影響。你可以把它想的無比深淵,甚至人類滅亡。對於實體經濟來說,必然影響很大,但對於股市來說,只是一個情緒。因為當下市場流動性為王,而且越是在這種特殊條件下,順勢而上的行業和公司將會有更大的增長,股價將有更大的爆發,因為市場資金可以更加有針對性的集中到這些點上。避免了全面股市爆發下的那種普漲,普漲其實不容易盈利。而結構性行情才容易出漲幅10倍以上的機會。

第二,究竟有哪些行業和公司存在爆款機會呢?

我們給出下面的結果,基於三點考慮:1.推動力,2.大概率,3.逆水行舟。

要想有大機會,必須有推動力,這個推動力不是反彈的推動力,而是直線發展的推動力。

推動力我們分為三類:1.市場推動力,2.政府政策推動力,3.企業推動力。

有的行業和個股不只是一種推動力,有的是兩種甚至三種推動力的混合。只要是其中一種,我們都可以關注。

主要是市場推動力的,我們重點關注兩類:1.醫藥醫療及相關(比如口罩)2.吃穿用等最基本大消費(排除掉地產及地產相關消費,我們說的是可以逆勢上漲的大消費)。

關於【醫藥醫療】,也包括檢測試劑,口罩,呼吸機,特效藥等等,包括其上下游等不同產業。比如口罩股也包括上游【熔噴布】等等。我們知道經濟下行,很多消費都會大規模停擺,下降,甚至死亡,比如航空消費,比如電影消費,比如體育消費等等。但我們也要必須看到,史無前例的疫情,對大醫藥行業也同樣意味著史無前例的機會。這恐怕將是至少50年來,甚至建國70年來最大的機會,不要總覺得漲一倍兩倍就會結束。不要讓疫情也限制了我們的思維。醫藥行業甚至某些醫藥公司不排除走出10倍行情的機會。這個行業一定是在鼠年最具有強勢邏輯的【逆勢上行】的行業。不僅對於中國,對於全世界都是如此。別說現在全世界感染超過200萬,就是超過2000萬,死亡幾十萬人,醫藥行業帶來的機會將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關於【吃穿用】最基本大消費,我們沒有說整個的消費。為什麼強調最基礎,就是因為其必需性。人可以沒有房子住,也可以沒有高消費,但吃飯,穿衣,是最最基礎的。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這個消費別說是病毒,就是天上下刀子,該吃還是要吃。這種必需性,保證了其需求方面,而供給沒有疫情,沒有問題,出了疫情,就大概率會出現問題。即便不出問題,也會因為配給,運輸,地緣政治等等限制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而大消費行業,雖然不會像醫藥一樣逆勢上漲,但至少可以保證不退。這在當下的投資環境中,也是鳳毛菱角的。所以,農業,糧食,白酒,豬肉,種業,飼料,農業管理,農業分配,土地流轉,棉花等等細分行業這一個大消費板塊,都存在著巨大的邏輯。這個邏輯容易被忽視,或被認為是短期行為,其實不然,短期,和中長期的邏輯都是存在的,尤其是當下的情況下,這個板塊是僅次於醫藥等抗疫概念的投資方向。而從股票和板塊本身分析,我們看到豬肉股,業績都紛紛創出新高,不僅沒有受到疫情的負面影響,比如交通受阻,跨區域調動困難,出口國限制出口等等,而且業績紛紛創出新高。不僅價格高企,而且需求更加旺盛。我們實實在在的看到了這些公司盈利大幅增長。這些機會,難道不是最為確定的機會嗎。還有什麼比這些機會更加來的務實和確定嗎。

主要是政府政策推動力的,我們重點關注以下幾類:

1.新基建。這是政府政策最為靚麗的一筆。我們說到新,必須提到老。老基建多以房地產水泥為主的基建模式。但新基建更多的和科技和科技配套相關。讓我們看到了政府沒有走老路,一哄而上大規模搞重複建設,而是有規劃,有指引的引導市場資金投向更加高端的科技基建領域。【5G】【充電樁】【特高壓】【軌道交通】等等。這些基建都和未來有關,而不是像老基建一樣的重複建設。政府真金白銀的投錢,企業真金白銀的拿錢,儘管市場推動力不足,但這些由政府推動的行業和企業,也必將大放異彩,逆勢上行。而且政府的推動力更具有時效性和集中性。可以讓很多企業走出來,甚至短期爆發出來。這個是其投資非常好的亮點。

2.國產替代。重點【芯片】和【軟件】。芯片是未來科技的靈魂,軟件是它的翅膀。中國的硬體建設能力很強,而軟體建設就需要更高端的人才和行業。芯片和軟件都必須被解決卡脖子的問題。而且和【新基建】的政府主動性相比,芯片和軟件更具有被動性,也更具有戰略性。中國能不能由大變強,看的就是這兩個。而且在其之上的人工智能,工業互聯,智能製造升級,能不能實現,就要看中國能不能解決國產替代的問題。這也是中國對抗西方所謂迴流說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國產化替代+升級改造。

3.細分行業的突破。國產替代的東西很多,我們必須延伸一下其範圍,但把芯片和軟件單獨劃出去後,再說明幾類行業。包括:RCS概念(5G應用延伸),人工智能,機器人智能化,IDC大數據,北斗導航,數字貨幣,新能源車+鋰電池等等。這些同樣是政府推動的逆水行舟的行業。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沒有推動力,必然下跌。我們不關注沒有驅動力的或者驅動力沒有特別大變化的。這一兩年都不需要關注。只關注應該關注的行業。


主要是企業推動力的,這個和行業和經濟大環境有一定關係,但不是屬於政策特別鼓勵的一類,而是更偏向於企業自身推動的一類。這個就屬於偏企業自身邏輯考慮。比如ST企業的重組,多年盈利下滑不重組不足以解決問題,經營下行下不得不引入戰略投資方的股權轉讓企業等等。這類推動力,不是有疫情引起,也不是說政府政策極力推動,而是企業自身需要轉型,升級,需要變化,而帶來的巨大機會。這類機會,即便不在今年,其他時間也都存在,重組類公司,國企改革類公司,混改類公司,股權轉讓類公司,等等。之所以,我們把它歸為一類,是因為證監會政策的變革有利於上市公司在今年更容易實現。我們明顯看到今年增發融資的企業特別多,因為增發政策放寬了,混改的條件也放寬了,效率也提高了。正是由於這些改變,效率的提高,就給這些相關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動力。這些動力是政策改變下企業自身推動力的體現。而這類股雖然比不上【市場推動力】和【政府政策推動力】的範圍廣泛,但往往每年漲的最多的,還是這類股。我們舉三個例子來說明這個邏輯。

第一個,【300048】美的集團參股公司未來具有在節能環保,新能源領域協作佈局的一家企業。其實就是背靠大樹好乘涼的企業發展協同性的公司。

第二個,【000903】雲南國企混改的典型,今年最具有想象力的可以媲美去年【九鼎新材】邏輯的公司,本質上仍然是企業推動力造成的股價上漲。

第三個,【603032】增發收購其他公司股權。這本身也是一種藉助上市公司優勢,發展壯大本體的一種最常見形態。

我們以上面三個例子為例,來說明一下作為企業自身推動力的這類公司該如何研判。

當然,我們上面也說過了,很多企業可能具有一種推動力,而也有很多企業具有2種,甚至3種推動力都有。這些行業和企業,正是在今年逆水行舟的基本形態下,最容易出爆款的投資機會。

我們說市場投資機會,並不是說其他類的行業和公司不漲,疫情轉好的情況下,各類行業都會轉暖,也有行業同比,和環比開始轉好的情況下,也有巨大的反彈機會。但這些都不是我們重點提倡和關注的。因為這些機會是共通的。你有,我也有的。我們要找那些我有,而多數沒有的。疫情屬於不可抗力,在這種不可抗力的條件下,只做反彈的機會沒有意思,幅度小,概率小,而且很難把握。券商自然也有機會。但券商主要是用來控制大盤指數的,獨立行情的機會並不好配置,對於散戶投資者來說,也不屬於最佳配置一類。

以上建議,僅作為一家之言。僅限交流,不做推薦。(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