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舟,資本市場迎來歷史機遇——中國經濟如何危中尋機?

(通信信息報總編輯 劉紅權)編者按:丘吉爾說:“永遠不要浪費一場危機。”每一次危機都隱藏著機會,在危機中學習,在危機中尋“機”,才能實現彎道超車。在全球疫情爆發的危機當下,對於率先控制疫情全面復工復產、啟動經濟穩增長的中國來說,也是吸引外資做大資本市場、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機遇。《總編觀察》第三期繼續探討中國經濟如何在危中尋機。

逆水行舟,資本市場迎來歷史機遇——中國經濟如何危中尋機?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進復工復產達產,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以更大的宏觀政策力度對沖疫情影響”,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在4月17日對當前經濟工作作出的部署,當天,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出爐,一季度GDP下降6.8%。對於全球各國來說,誰能最短時間控制住疫情,誰能以最快的速度復工復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所贏得的時間差將是寶貴的戰略時間窗口,在未來全球經濟復甦的競爭中,中國已經領先半個身位;“危中之機”的戰略機遇非常難得,要高度重視資本市場發展壯大的機會,這不僅關係到對實體經濟的輸血盤活,更關係到爭奪全球產業鏈的話語權,甚至是未來人民幣國際化在金融市場的地位。

全球面臨三大危機

史無前例的新冠病毒疫情給全球帶來三大挑戰:人類健康危機、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

首先是全球面臨的健康危機。全球累計確診人數還在攀升,新增確診人數雖高位盤整有所減緩,但面臨兩大挑戰:一個是印度、非洲等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地區存在延後爆發的可能。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7日表示,過去一週,非洲新冠確診和死亡病例出現較大增長,其中確診病例增加了51%,死亡病例增加了60%。由於非洲各國缺少檢測試劑盒,實際病例數可能比報告的高。第二大挑戰是歐美國家在疫情未被控制的情況下,盲目復工復產,可能帶來的第二波反彈。如美國,4月16日,特朗普政府公佈了第一份“復工指南”,但白宮首席防疫顧問安東尼·富奇擔心,即便5月1日復工,預估也過於樂觀。

其次,金融危機。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股市經歷了11年的牛市,道指從10000點漲至近30000點,漲幅達3倍,走出了美國史上最長的牛市。然而美股長牛卻被疫情中斷,今年2月12日,道指達到29551.42的史前峰值;而到3月12日,道指已下挫20.3%,進入“技術性熊市”。此次道指從峰值跌入熊市僅用了19個交易日,史上最快。不僅股市巨震,作為傳統避險資產的美債、黃金也在跳水。美聯儲連續祭出救市舉措,包括利息降到零,啟動7000億美元量化寬鬆計劃,直接宣佈提供無限量流動性,無上限購買國債和抵押債券,通過2萬億美元的“戰時級別”救援計劃。資本市場流動性危機暫時緩解並出現技術性反彈,但若疫情因復工而失控,導致實體經濟全面崩潰和蕭條,可能將技術性反彈的美股再次打下去,從而進入漫漫熊途。

第三,經濟危機。疫情同時抑制需求和供給,打斷全球供應鏈,歐美市場自身需求停滯,製造業產能嚴重不足,依靠“直升機撒錢”顯然難以長期維持經濟正常運轉,若不盡快恢復正常運行,大衰退將成定局。

以上危機對中國的影響程度是最低的。因為中國,疫情已全面控制,率先復工復產,內需潛力巨大,為全球唯一具備全產業鏈生產能力國家。由此推測,未來中國將成為“安全健康的諾亞方舟、自成體系的內循環經濟、全球金融資產的避風港”,也因此,作為最安全的主權貨幣,人民幣有望成為各國追逐和避險的金融工具。

疫情或是世界金融變局的節點

疫情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不僅是股市的流動性危機,可能還是全球金融定價權和未來主權貨幣地位此消彼長的一個歷史節點。美元開啟無限量化寬鬆對全球各國“剪羊毛”,潛力貨幣人民幣卻在悄然加速國際化。

今年1月,多個國家的央行增持人民幣債券。其中,俄羅斯央行從美元儲備中提取資金重新分配,將人民幣份額從1%提高到14.7%;英國央行方面表示,隨著經貿的轉變,可能會出現其他儲備貨幣,如人民幣。值得一提的是,在發達市場中,繼德法於去年相繼將人民幣納入儲備貨幣後,日本央行也正在加大向人民幣資產的靠近力度。除與中國央行簽訂本幣互換協議外,日本外務省數據顯示,日本投資者2018年以來已買進1510億日元中國債券。雖然這一金額並不十分大,但日本投資者今年對人民幣債券的投資規模已創最高紀錄。

自2015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佈人民幣加入SDR之後,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不斷攀升。目前地位僅次於美元、歐元、日元,為第四大貨幣。

長期看,人民幣也有巨大的升值空間和潛力。反觀美國,十餘年來從高速增長到這次疫情應對失誤,自會對美元的國際地位造成影響。股市、期市、大宗商品(如原油)承壓,而撤出去的資金,大部分目前還在尋找投資方向,人民幣及以人民幣定價的核心資產或許會成為全球資金的新投資方向和投資品種。

中國資本市場吸引力空前

美元之所以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資產,因為它是唯一的具備全球結算功能的貨幣,有美國全球最強軍力和經濟實力背書,是全球金融市場的“錨”,因此,美國股市就牛了十多年;但是,這場疫情將使中國資本市場獲得更多關注的目光,人民幣資產將有望獲得全球重估。

第一,高效的國家治理提供“安全”保障。能在短短兩個月全面控制疫情,體現了統一高效的資源調度能力和多層次的國家社會治理能力,從“最危險”的地方變成最安全的“諾亞方舟”;安全的國家環境和穩定和諧的社會狀態,將是人民幣資產估值的“底座”。

第二,未來最具潛力的經濟體。率先復工復產以及強大的內需潛力,將是中國經濟繼續領先全球增長的保證,外資外企撤離是偽命題,全球還有哪個國家和地方有如此強大的市場和增長潛力?相反我們可以看到如特斯拉等企業正在想方設法擠進中國市場。《世界經濟展望》對全球經濟進行預測,中國和印度是今年唯一可取得正增長的國家,而2021年中國的經濟增長將高達9.2%,領跑全球。經濟潛力將提升人民幣資產的估值空間。

第三,資本市場具備估值優勢。受疫情衝擊的一季度,A股市場明顯強於海外市場,創業板一季度有4.1%的正收益,上證指數一季度跌幅不到10%,而美股道瓊斯工業指數一季度跌幅超20%。3月份A股主要股指跌幅都在10%以內,而歐美市場跌幅普遍超過10%。從估值來看,上證50現值為8.68,滬深300現值為11.19;美股道指估值現值為16.66,納指現值為51.35,標普500現值為18.36。

如何抓住歷史機遇?

金融是經濟源動力,金融戰爭無時無刻不在進行。全球疫情防控持久戰,全球經濟抵抗式下行長期化,中國經濟逆水行舟,在這樣的環境下,該如何在危機中抓住機遇,提升經濟發陳勝動力?

一是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特別是借數字貨幣之通道推進國際化。如果這次疫情成為美國經濟甚至是國力長期下行的拐點,美元地位可能也將出現拐點的到來;與之對位的中國經濟若能扛住近幾年這個大級別的盤整,並再度向上突破,那麼人民幣的地位必定大幅上升,當前人民幣國際化迎來了最好機遇。目前正在推行的數字貨幣將有望成為人民幣加速國際化的一把利劍。

二是加大開放力度,吸引境外資金進入中國金融市場“蓄水池”,助力中國企業國際化,做大做優做強中國企業。經過近幾年的建設,中國已經初步構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格局,“蓄水池”已經建好,下一步就是進行“裝修”完善,做好制度建設,疏通“管道”,釐清“水質”,吸收境外資金流入,讓中國上市公司獲得更多發展資金,加快新興領域的發展。

三是加大走出去力度,抓住百年來難得一遇的機遇,鼓勵企業走出去,收購境外廉價的戰略資源和企業,為新一輪的以中國為主導的全球化奠定基礎。

四是推進上市公司收購兼併,優勝劣汰,做大做強龍頭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每次金融危機,都是廉價獲取戰略資源的機會,這次機會同樣難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