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本質:消除不信任

區塊鏈的本質:消除不信任

信任機器(海報)

區塊鏈說到底也是一種信息傳輸的介質,只不過這個介質要比其他以往的任何介質要特殊些,它傳輸的並非是一種我們所說的信息,而是一種價值傳輸協議。

拋開那些細枝末節,人類在發明工具的道路上其實並沒有走多遠。正如麥克盧漢的“媒介即人的延伸”理論所論述的那樣,我們發明的大部分媒介不過是人的感覺和感官的擴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視覺能力的延伸,廣播是人的聽覺能力的延伸,而電視則是人的感覺、聽覺和觸覺能力的綜合延伸,而現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尤其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這個時代則將人類視聽觸嗅味都進行了延伸。在所有信息傳輸中,有一種新的信息傳輸介質開始成為這兩年討論的熱點,甚至在它最熱時被看成顛覆互聯網的存在,它就是區塊鏈。

看過《福爾摩斯》的人應該都對福爾摩斯和其好搭檔華生見面的場景:從戰場回來的華生,想找一個住處,經人介紹和福爾摩斯見面談租房事宜。見面,僅僅握個手,說兩句話,福爾摩斯就把他的身份背景推斷的一清二楚。我們和華生一樣驚訝不已,卻不知,華生本身的行為舉止就暴露了他的一切,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源於福爾摩斯強大的信息搜查和整合的能力。

區塊鏈的本質:消除不信任

神探夏洛克(劇照)

舉這個例子想說明的是,當我們對一個人或者一件事知道的信息越多,我們對人對事的認知就是越全面,也越容易接近“真相”。倘若一開始,我們就把所有的信息都擺在明面上,所有人都知道呢?那是不是就會“太陽底下無新鮮事”了呢?答案無疑是肯定的。這也是為什麼區塊鏈會最先被應用到涉及到“信用”的領域,比如金融。

互聯網誕生之初,它最初的定位就是製造和傳輸信息。自“信息高速公路”這個信息提出以來,我們的信息獲取和傳輸方式正在發生革命性的變化。直到移動互聯網浪潮劈頭蓋臉的砸過來,我們驀然發現整個獲取信息的方式,甚至我們的生活方式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互聯網不再是獲取信息的一種手段,而成為了我們一切生存的基礎。它憑藉強大的信息網絡架構,很好地解決了信用支付的問題。

現在人們出門刷Visa、支付寶、微信就可以消費,不過這些看似方便的背後都隱藏了一個巨大的風險——所有的這些方式都是因為其背後有個中心化的“中介”在支撐,其本質是通過中心化信用背書來解決的支付問題,一旦這個“中介”無法在另外一個區域建立信任,其所延展的支付體系就無法成立,就像你出國之後不能隨便刷支付寶一樣。這個“信任延展”的問題,可以靠區塊鏈解決。

區塊鏈的本質:消除不信任

區塊鏈海報

區塊鏈是什麼呢?它是個點對點的價值傳輸協議,本質就是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這個數據庫匯聚了全網的交易信息,由全網的人共同參與,所以它也可以理解為“全民記賬技術”,或者是“分佈式總賬技術”。區塊鏈的出現讓每筆交易都清清楚楚地記錄在鏈上,不被篡改,永久保存,並且全網認證,這就很好地解決了信任問題。

不過這個記賬也並非所有人都可以隨隨便便地就“記上了”,它需要你去競選。怎麼說呢?其實一個區塊鏈系統由很多節點構成,這些節點就構成了一臺計算機。在這個系統中,參與記賬的節點,誰能夠最快最好地記賬,誰就有可能被系統選中,獲得這段時間的記賬權,然後獲得一定的獎勵(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挖礦”)。這個獲得記錄權利的“礦工”會把這段時間內數據的變化記錄在一個數據區塊中,在它記完賬之後上傳給其他節點確認,一旦確認無誤後,這個變動信息會被每個節點記錄,所以整個系統的每個節點都有著完全一樣的賬本。這種方式也就是區塊鏈技術,或者又叫做分佈式總賬技術。

這種“記賬”方式要比中心化的“記賬”安全。主要是因為:一方面,每個節點的權利都是一樣的,摧毀一個節點,還有千千萬萬個節點;另一方面,每個節點的數據都是一樣的,改變一個或兩個賬本沒有任何意義,因為系統會自動斷定較多數量的那方為真實數據。聰明的你可能發現了這也有個漏洞,就是一旦有人掌握了全網51%的節點那麼Ta就可以篡改整個數據庫(這也是常說的“51%攻擊”)。不過,你也大可放心,因為當整個系統中的節點達到成千上萬個的時候,黑客要攻擊的不僅僅是這些散落在全球的節點了,其中還包含大量複雜的算力。

拿目前的比特幣來舉例,如果有人想篡改比特幣(目前最大的區塊網絡),那麼Ta就要構建出一個和現有比特幣同樣大型的網絡系統,這其中要付出的成本超過270億美金!而且最重要的是,就算Ta發動了攻擊,可能造成比特幣價值瞬間歸零。因為大家會意識到自己手裡的賬本數據已經不可靠了,那麼這也就意味著該賬本記錄的數據已經沒有價值了,代幣也就沒什麼意義了。所以,除非這人瘋了,否則我想不出Ta有什麼理由來花270億去攻擊比特幣,而且最後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這裡,我們提到了比特幣的概念,很多人會把比特幣和區塊鏈劃上等號,但其實並不是。不過,比特幣確實可以看成是區塊鏈最早的應用。關於比特幣的知識,我們下一篇文章裡會有詳細講解,今天就先粗淺說說區塊鏈,有啥不明白的,可以給我留言哦。

後記:這是一篇遲來的發佈,早在3個月前,就寫完了,只不過因為要一起做事的人中途變卦,我們第一個合作的稿子,就變成了最後的稿子。我覺得那些溫柔時輕易許下的諾言,就好像真的諾言,但從來都未曾實現,反而細水長流的堅持走到了最後,也是最難得!不知再隔多久才會再有新的專業文章,就邊寫邊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