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在新疆驻军,修筑了哪些城池?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是明朝末年由东北地区的建州女真人建立起来的,然后经过征伐成功入主中原。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落,建立了八旗制度的后金政权,后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改族号为满。1644年,顺治皇帝在北京紫禁城登基,满族官兵大举西迁镇守边关。1755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落上层贵族的叛乱和大小和卓之乱以后,统一了新疆,开始在哈密、巴里坤、乌鲁木齐、伊犁、吐鲁番等地派满族军队驻眷。

清朝皇帝在新疆驻军,修筑了哪些城池?

清雍正九年,宁远大将军岳钟琪统兵在东天山月牙峰西二十余公里的山脚下,修筑一座“绿营兵城”(今汉城),城墙周长约4公里余,高6米,底宽6米,顶宽3米,开有4门,城墙上有城门楼、瓮城门、垛口、炮台、马道,城周有护城河、设吊桥。城内四条大街、兵营营房、演兵校场。街中心十字路口筑有钟鼓楼。为弥补面积之不足,后又在主城东西各5里处修筑周长2.5里的小兵城两座。

清朝皇帝在新疆驻军,修筑了哪些城池?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在“绿营兵城”东约半里处,为驻满营官兵及家眷修筑一座满城。城墙周长3公里余,高约5米半,底宽约5.5米,顶宽约3米,女墙约1米余。有跺口1 161个,炮台12座,角楼4座。城开四门,东门为“宣泽”,西门“导丰”,南门“光被”,北门“威畅”。四门筑有四座小瓮城。城内有四条街,有官暑、小校场、马厩、军库、兵丁及家眷住房。有镶蓝旗庙(又称玉皇阁)、关帝庙(俗称关帝大庙)、观音阁、镶红旗庙、七星庙、药王庙。

清朝皇帝在新疆驻军,修筑了哪些城池?

城内根据官职大小筑有小木楼和平房,大多平房为满族的传统住房,一般院内有一个影壁,立有供奉神用的“索罗杆”,两间正房,门向南开,外屋有灶,里屋北、西、南三面有土炕。官职大的小楼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其建筑风格式样介于汉、蒙之间,布局大致相同。城内秩序安定有序,不同辈分、年龄、官职大小,十分讲究礼节,军纪、家规十分严明。只因为有严明的军纪,才能在抵御侵略、平定叛乱中屡战屡胜。官兵及家眷大多信仰佛教和萨满教,每逢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中秋节,都带家眷去庙里或在家里摆上香案、灵牌,拜佛、祭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