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前的基建狂魔,他最爱做的事,我们至今还在效仿

作为中国史第一位皇帝,嬴政留给了后人太多的文物古迹,比如兵马俑、阿房宫、秦长城等等。然而更重要的是,他留下了一些至今都不过时的观念和思想。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看看大家都知晓的始皇帝留下了什么宝贵的遗产呢?

征南讨北,扩大版图

两千年前的基建狂魔,他最爱做的事,我们至今还在效仿

公元前二百一十四年,秦国在征服百越的同时展开了对匈奴的战争这场战争从现代的角度来看,绝对是注定失败的战争。百越地广人稀,民风彪悍,人人尚武,且地势艰险。秦军的劳师远攻,补给困难,又不熟当地情况,没有谁能保证,征服这西南蛮荒之地。而匈奴人,英勇善战,以游牧为生,居无定所,人人为兵,骑上马个个神出鬼没,难以围歼。

两千年前的基建狂魔,他最爱做的事,我们至今还在效仿

当时被称为"百越"的越人,是一个大的部落联合体,所以对百越不是一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而是一场征服者去掠夺和占领本地原住民的战争。嬴政也是下了血本,投入了全国大部军队。在发起进攻时,秦军一只五十万人的队伍进攻百越之地。而于此同时,为了保证北部的安定,蒙恬率军三十余万,开始讨伐匈奴。这两场战争的整体规模也是空前的,在六国统一前,秦国对楚国发动最后的总攻时,嬴政派李信发兵二十万,李信战败。而后王翦带兵六十万,激战数年,方才获得最终的胜利。这两场同时进行的战争所投入的兵力与当年进攻楚的兵力虽然大体相当,但属于两线作战,征用民夫、调集资源,铺设道路,建立这种基础设施,所有的花费却是远超征服楚国的。

虽然花费甚巨,但是却绝对是物有所值,在战争的背后,社会被推动和进步。

天子一怒,化身基建狂魔

两千年前的基建狂魔,他最爱做的事,我们至今还在效仿

灵渠遗址

为了让战争顺利进行下去,秦王朝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建设工作。举一个例子,秦国向南方派兵、运送军粮利用的是水路。注入长江中游洞庭湖的湘水和漓水上游之间,相距不过几米,是两条流向相反的河流。只要将两条河打通的话,船只即可顺漓水而下,经珠江直抵南海。然而,因为两河床之间有几米的高差,相互沟通并非易事,秦国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建设了一条长约三十四公里的运河,称之为"灵渠"。在湘水的分流上安置水闸,用水闸的开合解决了高低差的问题。从而也确保了沿岸的交通道路。

两千年前的基建狂魔,他最爱做的事,我们至今还在效仿

秦王嬴政三十三(前214)年至三十五(前212)年之间,在战区的边境地带都实行了战时体制。并且在北方修筑了环鄂尔多斯地区的长城线,在南方筑起了要塞据点。前面提到的灵渠也是此临战体制的一个环节。为了迅速地从咸阳向长城派遣军队,还斩山填谷地修筑称为"直道"的军事道路,自北方的九原直通南方的云阳。这一时期,咸阳城还扩建到了渭河南岸,并且修建了阿房宫。在建造自己陵墓的同时,秦王嬴政向陵区迁移百姓三万户,兴建了丽邑,向直道始发点云阳也迁徙了五万户。自二十六年统一以来,这是大型土木工程建设最为集中的时期。

两千年前的基建狂魔,他最爱做的事,我们至今还在效仿

诸如长城、直道、阿房宫、丽邑、云阳、灵渠的建设,都是在新的天下形势下,为实行战时体制所需要的土木建设工程。因此,不能说"秦统一天下而修万里长城", 而应该说"秦统一天下后,在发动对外打仗时修万里长城"。由于考古学的调查、发掘还仅仅进行了一部分,所以当时的真相尚不明了。

在对匈奴、百越的南北对抗中,秦国又像曾经提出解放六国百姓的大义名号那样,提出了"放逐蛮夷"这种新的大义口号。如此,在兼并六国之地后,又将河南(鄂尔多斯)、南海三郡纳入了帝国的版图。

虽然仅仅是为了满足嬴政的野心,但是秦王朝的控制力也确确实实地通过各种基建得以扩大了。而各方的文化也随着战争和道路的通畅而相互交融在了一起。

长城啊长城

两千年前的基建狂魔,他最爱做的事,我们至今还在效仿

讲到基建,不得不把长城的建设专门拿出来看一下。其实秦国在战国昭王时期就已经开始修建长城,在今天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固原,仍保留着当年修建长城时留下的夯土堆。嬴政时期的长城在黄河以北,沿东西走向的阴山山脉至今还残存着部分石筑长城遗址。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一万里,约五千公里的长城被称为万里长城。不过,当时的五千公里长城并不都是从头做起的,因为战国时期各国为防备骑兵战术,纷纷在国境线上修筑长城。秦国在赵、燕等诸国出于对匈奴战略防御考虑而修筑的北边长城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并兼并六国之后秦放弃了内地长城,从"放逐蛮夷"的战略目的出发而修筑了北方长城。特别修筑了阴山山脉长城,并使其向东与赵国、燕国的长城连为一线。

两千年前的基建狂魔,他最爱做的事,我们至今还在效仿

直到今天,我们依旧可以在陕西省看到部分遗址。就通直道的地形而言,南部穿越黄土高原的山间地带,北部经鄂尔多斯平原一直北上。全长约九百公里的直线道路,在对匈奴的对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如今,从秦朝伊始修建的万里长城,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个文化象征,代表着民族的自尊与自豪,体现着先祖们对侵略的反抗精神。

渭水河畔,千年古都

两千年前的基建狂魔,他最爱做的事,我们至今还在效仿

咸阳城自公元前350年战国时期秦孝文公始建以来已经历了一百四十个年头了。咸阳原意即"皆为阳"之意。指两类阳地之和的意思。河之北为阳,南为阴;山之南为阳,以北为阴。所以渭河之北与九峻山之南为咸阳。渭河北侧为咸阳原的阶地,在阶地上修筑了宫殿。至今,那里的还残存有建筑物夯土基础遗址,阶地的断崖上,不时可见排水管道、水井、陶器的残片。由此依稀可见二十六年(前221)统一之时,迁天下富豪十二万户移居于此的都市情景。当时,为了秦帝国的维持,曾将地方富豪移居首都。汉代继承了此项国策。按照五口之家计算的话,咸阳应是六十万人口的大都市。东方齐国首都临淄也不过才三十五万人口。不可思议的是咸阳都城竟然未发现城郭的存在。咸阳城南半部为渭河北上所冲毁。

两千年前的基建狂魔,他最爱做的事,我们至今还在效仿

作为首都咸阳城的护卫,秦国还建起了十五万人口的丽邑和二十五万人口的云阳这些周边都市。丽邑还是守护皇帝陵墓的都市。这种帝国首都的构建计划,后来义为西汉朝所继承。秦在二十六年兼灭六国之时,并未立即实施兴建帝国的计划,而是在秦王嬴政巡行的六年之后,在与其他国对抗中新形势的紧迫情况下开始帝国建设的。

两千年前的基建狂魔,他最爱做的事,我们至今还在效仿

在对外战争开始之时,秦国因为渭河北岸的咸阳城狭小,而在渭河南岸的上林苑这一动植物园中营造朝宫。渭河北岸水利不便,只好以水井补偿。渭河南岸水利较为充沛,终南山的充沛水源都汇聚到了渭河。战国时期出于军事优先的考虑,背水建立都城。今天,要建设一个与帝国地位相称的首都。首先,建筑所南北五卜丈( 115米)、堂上可以坐一万人的前殿,堂下可以竖起五丈( 11.5米)大旗。因未竣工,称为阿房宫,也就是如今陕西的阿房宫遗址。

两千年前的基建狂魔,他最爱做的事,我们至今还在效仿

阿房宫遗址

今天在那里仍留有东西一千二百七十米、南北四百二十六米、高十几米的夯土基台遗址。由渭河北侧的咸阳宫渡渭河,阿房宫等宫殿的建造模仿了天体的位置。以渭河比拟银河,在南方写天极相应建造极庙,北面建造营室(天马座、天帝的宫殿)与阁道(王良星座)连接。这一新都市的风貌也在地下予以了再现。

要想富,还是要先修路

两千年前的基建狂魔,他最爱做的事,我们至今还在效仿

大秦直道

在小编来看,秦王嬴政所留下的这些建筑和古迹,很大程度表现除了秦国当时的强大,以及秦王嬴政的危机意识和超前的思想,为后人其实解决了不少问题。不论这些建设项目是为了表现自己的统治能力,还是为了自己奢侈享受,都间接的促成了一件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件事道路的建设。为了将各种资源运输到指定位置,道路的通畅成为了基础的条件。中华大地,东西南北相隔千里,正是因为道路的通畅,

各种物资能够通过道路得到了交换,南方人和北方人不再用穿山越岭就能见面,最终使得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远超全球其他民族。

小伙伴们,对于上面小编说的这些,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