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延庆区旧县镇古城村的来历与变迁

春秋时期,延庆曾是山戎族活动的地区,至战国初期地居燕国。秦统一六国后,设置的上谷郡。汉朝中期,公元八年至二十三年,王莽执政15年期间,建的夷舆鼓城(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有资料表明),是从山东过来游牧民的40户来到这里,经当时政府针对他们没家没业,饱受风吹雨打的现状,就给他们做工作,征求他们意见,经他们共同商量一致同意在此地就业安家落户,并每年上缴军草公粮,政府帮助修建城池,占地面积200亩,为了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即他们在宿营时,车尾往外、马头往里,并在马头前喂马,人在前面、支锅做饭,40个马车围成一个圆形,所以给他们建城也是圆形(成鼓形),所以夷舆鼓城,夷舆少数民族也;城,城池也。古城是延庆区境内最大的古城池之一。

西汉夷舆县治,辽萧后又筑,金代是明昌苑,元代是香水园的一部分,这是原始依据。北魏时的郦道元著(水经注)说浮图沟水(即古城河),出夷舆鼓城西南二里。夷舆县是西汉上谷郡所辖十五县之一。夷舆县距离居庸县(今延庆县城)只有20里,这么近的距离设两个县,古代少有。夷舆即少数民族的地域,也许就是山戎族,故此设县是为了统治这里的少数民族的。

王莽篡位夺西汉政权,至汉平帝刘衎死地,改上谷郡为朔调郡,设夷舆县为朔调亭。东汉光武帝中兴,为节约财政支出,把夷舆县并入居庸县。后来不知多久夷舆城里的人患了传染病无法治疗,政府怕病情蔓延就下令关闭东西城门,放火烧毁该城池,从此夷舆城灭亡。1978年平整土地,挖出被烧毁的房屋木料、锅碗瓢盆、石槽子等物件。从规模看,确有40户左右人家。

探索延庆区旧县镇古城村的来历与变迁

图为夷舆城遗留石槽子,现古城村大队附近

探索延庆区旧县镇古城村的来历与变迁

又过多少年,因发大水,洪洞沟和芹菜沟两条沟水合并一起冲了夷舆城西北角,往南流去冲刷了一条沟,就是现在的东窑大街。据传说(无找到文字记载)后来唐朝樊犁华在该城的西边半里处,古城河的东侧建花园屯城池时,建的东窑自然村。花园屯城池的方形,有东南北门,无西门。从山坡下的青泉寺引自流河水进屯内供人畜食用,供浇菜浇花使用。

当时一屯管七个自然村,有:东窑、大斜尖、后营、北地、果树园、横岭子、花园屯北界(界碑石),还有马场、马圈子、马趟子等。又过几百年,后来人们不知道时候又叫古城村,至今。清乾隆(延庆洲支)所指,夷舆鼓城在延庆洲城东北二十里,可见夷舆城正是位于现今的古城村。夷舆城现存西北角一段东西走向的残土城墙。延庆县于1985年公布,市文物局于2016年5月立碑。

探索延庆区旧县镇古城村的来历与变迁

上图为西北角残土城墙

探索延庆区旧县镇古城村的来历与变迁

上图为1985年立的石碑

探索延庆区旧县镇古城村的来历与变迁

上图为2016年市文化研究所立的石碑

由于古城历史文化甚多,给开发旅游经济奠定了重要基础。1980年前后在古城河修建古城水库,1985年开发了龙庆峡旅游区,1999年步入市级民俗旅游村行业,近几年来已形成规模的旅游接待专业村。以上是浅谈夷舆城、鼓城、古城的演变过程。

笔者陈后才疏学浅,文章仓促写城。如有错误之处,烦请网友在评论区对文章的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