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正確激活孩子的內在動機,實現孩子的自主學習

一群孩子在一個老人家門口嬉鬧,老人覺得很吵,很想把他們趕走。於是老人想了一個辦法,他給了孩子們每人25美分,對他們說:“你們來到這,讓這變得很熱鬧,我也感覺自己年輕了,這些錢是給你們的獎勵。”


收到錢的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又來了,一如既往的喧鬧。老人拿出15美分,解釋說自己收入有限,只能給他們這麼多——雖然比之前少,但也還不錯,孩子們高興地收下了、


第三天,老人只給了孩子們5美分,孩子們勃然大怒,說:“你知不知道我們在這裡玩的多辛苦,竟然才給5美分!”,然後,他們發誓再也不會來為他玩了。


於是,老人重新獲得了寧靜。


這是一個關於“內在動機”的廣為人知的小故事。在這個故事中,孩子們最開始玩耍是出於內在動機,所以他們玩的很純粹,也很開心,但是後來他們的內在動機受到了外在獎勵的汙染和干擾,最終的結果是他們喪失了玩耍的初心,放棄了玩耍。


其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我的評論區和後臺私信中,焦慮孩子學習問題的家長佔比最多。從某種意義上說,所有在學習上有困難的孩子,都是因為其內在動機沒有被激發或者被傷害所致傷害的原因和方式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不恰當的批判、指責和不合時宜的獎賞——而懲罰與獎勵,恰恰是家長們最常使用的方式。


研究內在動機的心理學家中,愛德華▪L▪德西是最著名的一位,他是社會心理學的知名學者,他與合作者理查德▪瑞安共同提出了著名的“自我決定論”,推翻了長久以來人們對於“獎勵是激勵行為的最佳方式”的信念,在心理學領域影響甚廣,而該理論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就是“內在動機”,而我在得知德西的作品被翻譯並引進中國的第一時間,就買了這本《內在動機》。

心理學:正確激活孩子的內在動機,實現孩子的自主學習


1969年,德西還是一名博士生,當時他非常痴迷於一個問題:小孩子在出生的前幾年,往往對外界有著極其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們像海綿一樣不停地吸收著外界的知識,可是,為什麼到了學校,那麼多的孩子就逐漸喪失了學習的動力呢?


帶著這個困惑,德西開始了自己的研究,探索內在動機這個命題,成為了他一生研究的課題。作為有數學背景的心理學家,德西對於內在動機的研究和探索,並沒有停留在概念與哲學思辨的層面,而是運用科學實證的研究方法來驗證自己的觀點,通過很多科學實驗,最終德西得出結論,一些被提供報酬的人,不再有主動解決問題的動力,也就是說,外部獎勵反而會損害內在動機,不僅是獎勵,其他的研究者還發現,最後期限、強加的目標、外在的監督和評價都可能會破壞內在動機——這實在是一個跨時代的發現,顛覆了當時的主流思想“行為主義”,即認為人們的行為是被動的,要麼追求獎勵,要麼避免懲罰。


德西和瑞安的研究發現每個人都有三種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即自主、勝任聯結,滿足了這些需求,特別是自主的需求,才能夠持續激發人們的內在動機,讓人們全心全意的投入某些事件,同時擁有最好的體驗和表現。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好,根據德西的內在動機理論,想讓孩子保持持續的學習動力,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從自主,勝任和聯結這三個方面做功——我們經常說,家長要對孩子使用恰當的撫養方式,所謂“恰當”,就是恰到好處,是將力氣使用在最適合的地方,而大多數家長慣常使用的方式是指責,挑剔,懲罰和不恰當的獎勵,這實際上是將力氣用錯了地方,結果就是費力卻不討好。


在今天這篇文章裡,我將著重談一談影響內在動機最主要的因素——自主。


心理學:正確激活孩子的內在動機,實現孩子的自主學習


01 自主與控制:獎賞會傷人


與自主相對立的,莫過於控制。從某種意義上說,懲罰和獎勵其實都是控制的兩面。我們可以設想一下,當我們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獎勵的時候,是否想通過這種方式來操控孩子,希望他能夠經常做出這樣的動作?需要指出的是:獎勵本身其實是一種正向的關注和引導,並沒有錯,錯誤的是人們使用獎勵的方式


舉個例子,在一些家庭裡,家長希望孩子多做家務,於是跟孩子商定,刷碗將獲得多少錢,掃地獲得多少錢,希望用這種方式來促使孩子多做家務。但是家長會發現一個現象:就像文章最開始的故事中的孩子們一樣,當孩子為錢而做家務時,他們會很快喪失對於勞動的積極性,比如孩子可能會說:“我不想掙這個錢,所以我不做家務。”而這個時候,家長會勃然大怒但同時又無計可施。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沒有體會到勞動的樂趣,享受勞動的成果,而是將注意力都放在了金錢上,而物質的獎賞作用永遠都是有限的,當物質滿足到達一定程度,其激勵作用必然受損


而從人的本性來說,包括孩子在內的任何一個人,本性都是熱愛勞動的,因為勞動會讓人產生價值感,帶來幸福和快樂的體驗,這種價值感和成就感,絕不是單純的金錢所能比擬的。所以很多家長都從一些教育的文章當中學會了賞識教育,但是卻不知道賞識教育的核心和本質是什麼。我們應該賞識孩子的是孩子積極努力的品質,但是大多數的家長卻將賞識的重點,放到了最終的結果上,這種來自於家長的短視和功利,極大的損害了孩子探索世界的內在動機。這就是德西提出的“獎賞會傷人”結論的根源所在。


從某種意義上說,任何來自外界的控制,都會以相應的程度破壞一個人內在的自主性。


心理學:正確激活孩子的內在動機,實現孩子的自主學習


02 如何促進自主


從家長的角度來說,家長所最關心的問題大概就是應該如何做才能夠促進孩子的自主性,德西從以下5個方面給予瞭解釋:


  • 決定做什麼和怎麼做

  • 設定支持自主的界限

  • 確立目標和評估績效

  • 給予獎勵和認可

  • 識別障礙


結合工作中的經驗和德西給出的5條注意事項,我重點談一下在“如何促進孩子自主”這個問題上特別值得注意的事項。


很多具有絕對化思維的人,特別容易將界限與自主完全割裂,比如之前全然的控制孩子,現在給孩子全然的自由,但這兩種方式都不可取。德西指出,支持自主的核心特徵之一是“提供選擇”,事實上,很多家長因為不恰當的撫養方式,並沒有能夠培養出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當家長認識到“自己以前管的太多”的時候,很容易走向另一個極端——“什麼時候學習你自己說了算,反正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這對於孩子來說,會感覺到不知所措。


正確的方法是給孩子一些引導,並提供一些選擇,比如問孩子:“你自己是如何安排的?”,“回來馬上寫還是吃完飯寫?”,“先寫語文還是先寫數學?”等等。對於缺少自主安排時間能力的孩子來說,家長不帶控制的引導和選擇,讓他們感受到更明確的方向


提供選擇的另外一個維度是,家長可以讓孩子自主參與到對自己事情和家庭事物的討論與建設上來

這是一個鍛鍊孩子自主思考與安排事物能力的過程。當孩子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思考,實際上就很大程度的鍛鍊了他們的自主性,他們會更具有主人翁精神,這個時候,家長要特別注意自己的控制慾,很多家長會不自覺的採用“假民主,真控制”的方式,總是試圖引導孩子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向思考和行動,比如,孩子已經提出想要在週末的第二天寫作業,家長又會接著引導孩子說:“如果第一天就寫完就更好來,這樣你後面一天就可以隨心所欲的玩了。”——家長的這種控制慾會被孩子敏銳的捕捉到,並拒絕再參與這個活動。


此外,很多家長都有一個困惑:完全不管孩子也不行,管呢,又容易讓ta反感,效果也不好,因此不知所措。家長在這個問題上需要明確一點:在給孩子設立邊界時,表達界限的方式至關重要


這句話的意思是:邊界很重要,但如何劃定邊界更重要


比如家長如果用很強硬的態度說:你可以在沙盒裡玩沙子,但是不能把沙子弄到草地上——表面上看,這是給了孩子一定的自由,也劃定了界限,但這種方式依然會讓孩子感受到被控制,並激發逆反和好奇。


家長在這種情況下,向孩子解釋”為什麼“是很重要的,比如向孩子解釋沙子可能會使草地枯萎死亡,而且下次再玩的時候,沙盒裡可能就沒有沙子了——這樣讓孩子遵守規則就會容易的多。


除此之外,家長在設立規則的時候表達對孩子的共情也非常重要——比如讓孩子知道,媽媽知道孩子可能想把沙子到處亂扔的慾望,並對此表示理解。


所謂自主,其實核心就是心甘情願的做某事,這件事是ta自主、自發的選擇,而不是為了討好別人、適應他人的需要而做的。那麼,如何心甘情願呢?首先就是要情緒愉悅——

當家長表達出對孩子的理解、共情時,再以恰當的方式為孩子樹立界限,同時在不傷害孩子和他人的前提下,儘可能的給孩子自由,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實現目標——這種情況下,孩子大多數對於遵守規則會表現的比較順從。


很多家長不明白其中的奧義,卻將為孩子樹立規則困難的”鍋“甩給孩子,說自己的孩子難管教,不聽話,這實際上是家長的無能。


心理學:正確激活孩子的內在動機,實現孩子的自主學習


德西的這本《內在動機》洋洋灑灑幾十萬字,其實核心表達的意思就是兩個,第一,只有內在動機才是一個人向前發展的內驅力,能夠提供源源不斷的持續的動力,第二,如何保護和發展內在動機。


德西舉了很多公司管理的案例,但我更願意從家庭教育的角度去理解它,其實不管是公司管理,還是家庭教育,其核心本質都是一樣的。老闆需要用恰當的方式激發員工的內在動機,家長也需要用科學的方式來激發和引導孩子的內在動機。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很多時候,家長們所做的”功“方向是反的,這會導致家長做功越多,孩子問題越大,從某種角度上說什麼都不管的家長也許比事無鉅細但又完全管錯了方向的家長,能有更大概率培養出健康人格的孩子


當然,如果能學習科學的育兒方法,能深刻的理解育兒理念的精髓,以恰當的方式撫養孩子,那也許家長們會發現,撫養孩子並不是一件太難的事情。真正的難,不在於辛苦,而在於用心的體察,尤其是在相處細節的具體把握上


我是“有夢想的唐糖”,心理學和寫作的終生學習者與踐行者。歡迎關注,互動,點贊,評論,打賞...

你的評論,可能會成為我下一篇文章的主題~

我為自己寫作,而產生共鳴的讀者,只是剛好遇到我的“同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