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諾貝爾獎陸續公佈,還有人曾拒絕領獎?

(圖片來源於網絡)

2020諾貝爾獎陸續公佈,還有人曾拒絕領獎?

2020諾貝爾獎陸續公佈!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文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8日19時正式揭曉,來自美國的女詩人路易絲·格呂克(Louise Glück)獲獎,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

2020諾貝爾獎陸續公佈,還有人曾拒絕領獎?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獎、諾貝爾化學獎已分別於10月5日-7日陸續揭曉,其餘獎項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也分別於9日和12日陸續揭曉。諾貝爾基金會首席執行官拉爾斯·海肯斯滕此前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12月將不再舉行傳統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頒獎儀式將改為線上舉行。

還有人曾拒絕領獎?

諾貝爾文學獎在我們心裡應該是一位作家能夠獲得的最大殊榮,但實際上面對如此之大的榮譽,仍有一些作家仍令人費解地果斷提出拒絕

為什麼要拒絕一項分量如此之重的殊榮?或許是我們每個人心底發出的疑問。

一、薩特

今天我們要說的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就是歷史上第一位主動提出拒領諾貝爾獎的人士

他在面對採訪的時候提到“我拒絕榮譽稱號,因為這會使人受到約束,而我一心只想做個自由人,一個作家應該真誠地做人。”

1964年10月22日,瑞典文學院正式宣佈,將該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授予薩特所創作的《詞語》,理由為“充滿自由精神及探求真理的創作,已對我們的時代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而薩特本人對此榮譽似乎並不“領情”,他提倡作家應參與社會和政治,但他不認為自己屬於任何官方組織,也始終拒絕接受任何來自官方的榮譽,包括諾貝爾文學獎在內。

2020諾貝爾獎陸續公佈,還有人曾拒絕領獎?

所以其實當他早在《費加羅報》上得知,自己有可能獲得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之時,就已經寫信給瑞典文學院,禮貌地希望不要把他列入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名單。

不巧的是,這封信遲了,而評委會的決定已經生效。

於是,組委會還是堅持把獎項授予薩特,而薩特也堅持自己的意願,拒絕了該獎。

獎項公佈那天,他還避開了媒體,帶著波伏娃像平常一樣去他們常去的餐廳用餐。這一天對薩特來說,似乎與生活裡的每一天都無異。

2020諾貝爾獎陸續公佈,還有人曾拒絕領獎?

當獲獎的消息傳開,法國人民自然歡欣鼓舞,但薩特心裡卻並不是滋味。隨後,他即刻起草了一份致瑞典媒體記者的聲明,於當年10月22日由薩特在瑞典的出版商委派一位代表在斯德哥爾摩代為宣讀,後來這份聲明被翻譯成英文發表在《紐約書評》上。

對於拒絕將作家這一身份轉變為機構的態度,他認為文化戰線的會談應該來自於人與人之間,文化與文化之間,絕非機構之間:

他在這封公開信裡十分明確地寫道:

一個對政治、社會、文學表明其態度的作家,他只有運用他的手段,即寫下來的文字來行動。他所能夠獲得的一切榮譽,都會使其讀者產生一種壓力,我認為這種壓力是不可取的。我是署名薩特,還是諾貝爾獎獲得者薩特,這絕不是一回事。

拒領諾貝爾獎,自然讓薩特在一時間成為了媒體討論的焦點。

大家似乎都在紛紛猜測他拒領獎背後的原因,有人說這是為了出風頭製造輿論,有人則說他是因為知識分子的清高,也有人把鍋推到波伏娃身上。

但實際上,如果真正瞭解薩特的哲學理念與態度,大概就不會對他拒領諾獎這一舉動感到如此詫異。

2020諾貝爾獎陸續公佈,還有人曾拒絕領獎?

(薩特在北京)

對於薩特拒領諾貝爾獎所表現出的獨立人格與自由精神,大部分的知識分子以及青年學生都表示支持,認為這是一種氣度不凡的舉動。他們甚至認為,按照薩特的觀念與態度,如果他接受了獎項,反而會讓他們大失所望。

二、帕斯捷爾納克

在1957年,有個作家寫完了一本偉大的書,叫《日瓦戈醫生》。他就是帕斯捷爾納克。第二年,他成為諾獎得主。

2020諾貝爾獎陸續公佈,還有人曾拒絕領獎?

得到獲得諾獎的第一時間,帕斯捷爾納克就給瑞典文學院發電報表示感謝:

無比感激、激動、光榮、惶恐、羞愧。

激動興奮之情,難以抑制。

畢竟這世界上,又有哪個作家得知自己獲得諾獎,會不興奮激動呢?帕斯捷爾納克當然也不例外。

然而,第二天一早,鄰居費定就直衝進他的書房,威逼他公開聲明拒絕諾貝爾文學獎。當時,在鄰居家,蘇共中央文藝處處長波利卡爾波夫在等著。

帕斯捷爾納克不願接受拒絕諾獎的意見,更不肯隨費定去見波利卡爾波夫。對權力,他有著強烈的不服從精神。

隨後,各種對帕斯捷爾納克施壓,如同潮湧。這一次,上層權力又把突破點放到最愛的人伊文斯卡婭身上。

這個為悍衛榮譽不懼死亡和流放的偉大作家,在愛情面前,這次屈服了。

他很快又給瑞典文學院發出這樣的電報:

鑑於我所從屬的社會對這種榮譽所作的解釋,我必須拒絕這份決定授予我的、我本不配獲得的獎金。希望勿因我自願拒絕而不快。

同時,也給蘇聯作協發了份電報:

恢復伊文斯卡婭的工作,我已拒絕獎金。

要知道,蘇聯作協為阻止帕斯捷爾納克寫《日瓦戈醫生》,早在1949年,就假借罪名逮捕了懷有身孕的伊文斯卡婭。

沒有想到的是,帕斯捷爾納克在悲憤和思念中,仍然堅持創作。

而在監獄裡的伊文斯卡婭,受盡折磨,甚至被關進太平間,一個人在幾十具蒙白布的屍體之間。

後來,伊文斯卡婭被送進勞改營,在繁重的勞動中,她流產了。他們愛情的結晶,被毀滅。

伊文斯卡婭1953年才被釋放,此後,她承擔起帕斯捷爾納克的一切出版事宜,包括《日瓦戈醫生》。

只是沒想到,這本獲得諾獎的著作,又使她成為打擊帕斯捷爾納克的工具。

這一次,帕斯捷爾納克選擇為愛屈服,他拒領諾獎。

不過,這樣的妥協屈服,並沒有成為帕斯捷爾納免於繼續遭受迫害的支撐。此後,他遭遇各種打擊折磨,失去與相愛的伊文斯卡婭見面機會,甚至,無法互通消息。

兩年後,帕斯捷爾納克在莫斯科郊外憤然離世。

沒有舉行任何追悼儀式,報紙上只發了一條消息:

文學基金會會員帕斯捷爾納克逝世。

帕斯捷爾納克的粉絲躲著警察,偷偷地張貼出訃告。下葬那天,成千上萬的人前來送別。

在門前站了一夜的伊文斯卡婭,卻只能遠遠望著移走的靈樞。心痛、悲憤、無奈。

2020諾貝爾獎陸續公佈,還有人曾拒絕領獎?

在帕斯捷爾納克逝世不久,伊文斯卡婭再次被捕,罪名是向國外傳遞手稿並領取鉅額稿酬。

其實,她根本就沒有領取過任何稿酬。

然而,這改變不了伊文斯卡婭被認為是“遞刀子”人,她被迫在被大牢裡接著度過漫長時光。

直到1982年,蘇聯為帕斯捷爾納克才被平反昭雪,《日瓦戈醫生》公開出版,成為世界文學史上不朽鉅著。

帕斯捷爾納克是一個不被烏合之眾接受,也不被專制強權容忍的人。

他只是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他只是在為社會的進步、自由而歌唱,只為暴力和流血而痛苦。

這是一個無限悲憫又充滿反抗精神的人,這是一個永遠追求光明和自由的人。

在獲得諾獎半年以後,經歷心靈煎熬帕斯捷爾納克,寫下了這首充滿渴望的詩:

我算完了,就像被圍獵的野獸。

自有光明與自由的所在,

可緊跟我的卻是追殺的喊叫,

我已經,無法到外面去走一走。

……

我可到底做了些什麼壞事,

我是殺人犯,還是無賴、潑皮?

我僅僅是迫使全世界的人,

為我美好的家鄉俄羅斯哭泣。

但儘管已面臨死期,

我也相信有朝一日,

善的精神定將壓倒,

卑鄙和仇恨的邪力。

這首詩的名字,就叫《諾貝爾文學獎》!

愛情與自由

那麼,在這個諾貝爾文學獎陸續公佈多日之後的夜晚,你能不能以愛情和自由的名義,為這些拒領諾獎的作家哭泣,為這些偉大的作品動容?

此時,夜深了,寒意來襲。畢竟,秋已深了,冬天真的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