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理由:拒絕“死”在35歲

人為什麼讀書,是一個老生常態的問題。

書可以大體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最廣泛意義上的,報紙、雜誌、小說,以及各種社交媒體文章、公眾號、電子刊物等都算。

讀這些書的目的可以歸於消遣或者獲取信息。通過這種方式獲取的信息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讓我們瞭解某個領域,成為談資或者用於打發時間。

第二種專業書籍,例如經濟、法律、物理、數學、計算機編程這類書籍。

這類書有著嚴密的邏輯體系和精確的概念定義,對閱讀人群有著相當的門檻,一般讀者是需要從事這方面工作的專業從業人員。

讀書的理由:拒絕“死”在35歲

第三種就是人文類書籍,文化經典。

這樣的書既包括公認的經典小說,也包括哲學、思想、藝術、宗教經典。

這類書的共同特徵是經歷了歷史的篩選而被人類所公認的經典。既不是某個權威封賞的,也不是作者自誇的,很多甚至因為超越時代太久,在成書的年代與作者一樣默默無聞,後來才被發現而成為經典。

第一類書幾乎不需要門檻,第二類書多是專業人員別無選擇,那麼對於狹義的讀書爭議,更多就集中在第三類,人文類書籍方面。

這類書很特別。在專業上沒有設置門檻,不需要基礎的物理、數學、經濟學、法學等概念的理解,但恰恰又門檻很高,很少人能讀懂。


讀書的理由:拒絕“死”在35歲

然而就是這些很少人能讀懂的書,由於觸及到了書所在的時代最深處,甚至是一個時代的終結與新時代的開啟,而被人們公認為經典。

就像達芬奇的畫,人們可以把它視為辯論時吸引眼球的素材,“著火的時候救畫還是救貓?”但這個辯題恰恰建立在人們承認它是經典的前提下,否則,沒有人會猶豫是救自己隨手的塗鴉還是救貓。

那麼讀這些書有什麼用呢?既不能得到消遣的愉悅,也不能從專業知識角度變現。

但人們本能地會覺得這些書如果讀進去還是有用的,要不,老祖宗就不會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有“器”就夠用了,要那些形而上的“道”又有何用?

人是歷史的存在者。

我們不僅生活在現在,也生活在過去與未來。

人與動物的區別在於,人能在有限的生命中觸碰到無限。

動物無論經歷多少年進化,並沒有歷史,永遠按照本能行事。而人不一樣,因著人的思想,作為整體的人類,有著無限可能。

一位清華的教授說,思想有多深,我們的過去就有多長,思想有多高,我們的未來就有多遠。

讀書的理由:拒絕“死”在35歲

理解這些思想,能讓我們理解過去,也打開未來。可以和幾百年、幾千年前的人對話,實現真實的“穿越”。

這種穿越,是通過閱讀文化經典實現的。

讀這些人類歷史上最有智慧最有洞察力的人的著作,讓人更能理解自己的存在,也更理解自己周圍的世界和自己所處的時代。要不,古代那些帝王為什麼都喜歡讀史呢?

有句話說,看一個人是什麼樣子,看他的書單就知道了。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過的書,體現在人的外貌上,也體現在人的言行舉止中。

在外旅行,歷史建築對於有些人不過是自然風光,有些人卻能看到歷史的滄桑。

人讀過的書,決定了他所能觸及到的深度,也決定了他的精神壽命。

很多人“死”在了35歲。

知乎上有個問題,各大企業的招聘都規定原則上35歲以下,那麼35歲以上的人都去哪了?

這個問題一方面反映出因為人口眾多而造成的內卷現象嚴重,在加班成為普遍現象的時候35歲以上的人因為精力、體力無法和年輕人相比而在人力市場中不佔優勢。

問題的另一面,卻是很多35歲以上的人,增長的,只有年齡。

很多人的精神世界,自此定型,甚至變得狹隘,頹廢。

在人生進程中,人和動物沒有什麼區別,大部分人結婚(找到配偶)、生子、育兒(養育下一代),35歲應該是大部分人有了孩子之後的年齡,從此以後,人的時間表就等同於孩子的成長時間表。

孩子,既是希望,也成了逃避的藉口,甚至是自己不努力的理由。

讀書的理由:拒絕“死”在35歲

家族裡的一位兄長,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這輩子就這樣了,全看我兒子的了。”礙於情面,我一直沒有告訴他,這句話背後所隱藏的懶惰和不負責任,如果孩子反過來問一句,“既然爸爸都這樣了,憑什麼要求我更上進?”他會如何作答呢?

論體力,人不如很多野生動物,然而讓人類站在地球生物鏈頂端的,不是體力,而是思想。

有了思想,一個人就能超越自己幾十年的壽命,掌握積攢了千年的經驗與智慧。

生理年齡,從來都不是一個人成長的障礙。


讀書的理由:拒絕“死”在35歲

雜誌社有一個老編輯,無論多忙,每天堅持閱讀兩小時,從不間斷。即使新來很多優秀的年輕人,論學歷都比他高很多,但沒有人覺得自己能超越他。在關於與作者的人脈積累、對選題的把握、對策劃的設計等方面,無人能出其右。

即使新媒體時代,“紙媒已死”,死的是“紙”這種傳播方式,而內容,從不會受形式的束縛。這位老編輯同時也是雜誌網站的定海神針,新媒體部門的同事拿不準的問題,都喜歡問他。

相信他一定不會為過了35歲而焦慮。

人生充滿了各種選擇,選擇的同時也意味著放棄,在打開一種新的可能的同時,關閉了其他的可能。

而有些書,卻能讓你設想,如果你有其他的選擇,會怎樣?

總覺得開始一件愛好太晚,讀了《月亮與六便士》,想象著自己沒有追隨興趣的生活,很多人調整了人生的軌跡。

波伏娃《人都是要死的》進行了一場生存論實驗,讓人從另一個角度看待死亡。

沒有死亡,世間的價值都將消弭,因為短暫所以珍惜,因為有限所以珍貴。

人生而渴望自由,然而什麼是自由?自由又應該受到怎樣的限制?盧梭、康德用最深刻的思想給出了回答。

有些書,能把人類最黑暗的一面展示給你。

讀書的理由:拒絕“死”在35歲

記得讀《1984》,男主面對著自己內心深處的恐懼——老鼠,放棄了和女主的愛情的時候,脊背發涼。因為我知道,用我最恐懼的東西來試探,我不敢保證結果一定不同。

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既然已經知道人性是脆弱的,甚至是黑暗的,就會更珍惜遇到的善意與美好。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識到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在日常的平庸中,我們需要這樣的英雄主義。

無論生活有多麼糟糕,都不要輕言放棄,更不要輕易放棄生命,因為總有亮光能照亮你,總有溫暖值得去追尋。

人間一世遊,不能接觸到人類歷史上最深刻的思想,是一種遺憾。

良藥苦口,清醒,有時候會很痛。

讀書的理由:拒絕“死”在35歲

與風雨搏鬥的海船上,人們驚慌失措,唯有一隻豬安然吃食,對周圍的危險渾然不知。古希臘哲學家皮浪因而感慨道,豬比人快樂。

既然生而為人,註定做不了豬。

所以我更喜歡蘇格拉底的說法,做一個痛苦的人,比一隻快樂的豬要好。

所謂成長,就是能接受自己曾經無法面對的東西,那些讀過的書會化為無形的盾牌,擋在黑暗面前,安定人心。

讓我們保留超越自己的機會,讓未來多一種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