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理由:拒绝“死”在35岁

人为什么读书,是一个老生常态的问题。

书可以大体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最广泛意义上的,报纸、杂志、小说,以及各种社交媒体文章、公众号、电子刊物等都算。

读这些书的目的可以归于消遣或者获取信息。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的信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让我们了解某个领域,成为谈资或者用于打发时间。

第二种专业书籍,例如经济、法律、物理、数学、计算机编程这类书籍。

这类书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和精确的概念定义,对阅读人群有着相当的门槛,一般读者是需要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专业从业人员。

读书的理由:拒绝“死”在35岁

第三种就是人文类书籍,文化经典。

这样的书既包括公认的经典小说,也包括哲学、思想、艺术、宗教经典。

这类书的共同特征是经历了历史的筛选而被人类所公认的经典。既不是某个权威封赏的,也不是作者自夸的,很多甚至因为超越时代太久,在成书的年代与作者一样默默无闻,后来才被发现而成为经典。

第一类书几乎不需要门槛,第二类书多是专业人员别无选择,那么对于狭义的读书争议,更多就集中在第三类,人文类书籍方面。

这类书很特别。在专业上没有设置门槛,不需要基础的物理、数学、经济学、法学等概念的理解,但恰恰又门槛很高,很少人能读懂。


读书的理由:拒绝“死”在35岁

然而就是这些很少人能读懂的书,由于触及到了书所在的时代最深处,甚至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与新时代的开启,而被人们公认为经典。

就像达芬奇的画,人们可以把它视为辩论时吸引眼球的素材,“着火的时候救画还是救猫?”但这个辩题恰恰建立在人们承认它是经典的前提下,否则,没有人会犹豫是救自己随手的涂鸦还是救猫。

那么读这些书有什么用呢?既不能得到消遣的愉悦,也不能从专业知识角度变现。

但人们本能地会觉得这些书如果读进去还是有用的,要不,老祖宗就不会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有“器”就够用了,要那些形而上的“道”又有何用?

人是历史的存在者。

我们不仅生活在现在,也生活在过去与未来。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在有限的生命中触碰到无限。

动物无论经历多少年进化,并没有历史,永远按照本能行事。而人不一样,因着人的思想,作为整体的人类,有着无限可能。

一位清华的教授说,思想有多深,我们的过去就有多长,思想有多高,我们的未来就有多远。

读书的理由:拒绝“死”在35岁

理解这些思想,能让我们理解过去,也打开未来。可以和几百年、几千年前的人对话,实现真实的“穿越”。

这种穿越,是通过阅读文化经典实现的。

读这些人类历史上最有智慧最有洞察力的人的著作,让人更能理解自己的存在,也更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和自己所处的时代。要不,古代那些帝王为什么都喜欢读史呢?

有句话说,看一个人是什么样子,看他的书单就知道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过的书,体现在人的外貌上,也体现在人的言行举止中。

在外旅行,历史建筑对于有些人不过是自然风光,有些人却能看到历史的沧桑。

人读过的书,决定了他所能触及到的深度,也决定了他的精神寿命。

很多人“死”在了35岁。

知乎上有个问题,各大企业的招聘都规定原则上35岁以下,那么35岁以上的人都去哪了?

这个问题一方面反映出因为人口众多而造成的内卷现象严重,在加班成为普遍现象的时候35岁以上的人因为精力、体力无法和年轻人相比而在人力市场中不占优势。

问题的另一面,却是很多35岁以上的人,增长的,只有年龄。

很多人的精神世界,自此定型,甚至变得狭隘,颓废。

在人生进程中,人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大部分人结婚(找到配偶)、生子、育儿(养育下一代),35岁应该是大部分人有了孩子之后的年龄,从此以后,人的时间表就等同于孩子的成长时间表。

孩子,既是希望,也成了逃避的借口,甚至是自己不努力的理由。

读书的理由:拒绝“死”在35岁

家族里的一位兄长,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全看我儿子的了。”碍于情面,我一直没有告诉他,这句话背后所隐藏的懒惰和不负责任,如果孩子反过来问一句,“既然爸爸都这样了,凭什么要求我更上进?”他会如何作答呢?

论体力,人不如很多野生动物,然而让人类站在地球生物链顶端的,不是体力,而是思想。

有了思想,一个人就能超越自己几十年的寿命,掌握积攒了千年的经验与智慧。

生理年龄,从来都不是一个人成长的障碍。


读书的理由:拒绝“死”在35岁

杂志社有一个老编辑,无论多忙,每天坚持阅读两小时,从不间断。即使新来很多优秀的年轻人,论学历都比他高很多,但没有人觉得自己能超越他。在关于与作者的人脉积累、对选题的把握、对策划的设计等方面,无人能出其右。

即使新媒体时代,“纸媒已死”,死的是“纸”这种传播方式,而内容,从不会受形式的束缚。这位老编辑同时也是杂志网站的定海神针,新媒体部门的同事拿不准的问题,都喜欢问他。

相信他一定不会为过了35岁而焦虑。

人生充满了各种选择,选择的同时也意味着放弃,在打开一种新的可能的同时,关闭了其他的可能。

而有些书,却能让你设想,如果你有其他的选择,会怎样?

总觉得开始一件爱好太晚,读了《月亮与六便士》,想象着自己没有追随兴趣的生活,很多人调整了人生的轨迹。

波伏娃《人都是要死的》进行了一场生存论实验,让人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死亡。

没有死亡,世间的价值都将消弭,因为短暂所以珍惜,因为有限所以珍贵。

人生而渴望自由,然而什么是自由?自由又应该受到怎样的限制?卢梭、康德用最深刻的思想给出了回答。

有些书,能把人类最黑暗的一面展示给你。

读书的理由:拒绝“死”在35岁

记得读《1984》,男主面对着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老鼠,放弃了和女主的爱情的时候,脊背发凉。因为我知道,用我最恐惧的东西来试探,我不敢保证结果一定不同。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既然已经知道人性是脆弱的,甚至是黑暗的,就会更珍惜遇到的善意与美好。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识到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在日常的平庸中,我们需要这样的英雄主义。

无论生活有多么糟糕,都不要轻言放弃,更不要轻易放弃生命,因为总有亮光能照亮你,总有温暖值得去追寻。

人间一世游,不能接触到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思想,是一种遗憾。

良药苦口,清醒,有时候会很痛。

读书的理由:拒绝“死”在35岁

与风雨搏斗的海船上,人们惊慌失措,唯有一只猪安然吃食,对周围的危险浑然不知。古希腊哲学家皮浪因而感慨道,猪比人快乐。

既然生而为人,注定做不了猪。

所以我更喜欢苏格拉底的说法,做一个痛苦的人,比一只快乐的猪要好。

所谓成长,就是能接受自己曾经无法面对的东西,那些读过的书会化为无形的盾牌,挡在黑暗面前,安定人心。

让我们保留超越自己的机会,让未来多一种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