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村裡的碾道(碾房)

在村西頭的荒草堆裡,一副石碾子靜靜地躺在那裡。這是全村留下來唯一的一副石碾子了。算一算它的年齡大概已經走過半個世紀了。它閒置在這荒草堆裡也有三十多年了。經年的風侵雨淋已經把石碾子上面的溝壑填平,支撐石碾子轉動的中軸早已不知去向,石碾子的木製框架也已“化作泥土更護花”了,碾房的遺址上矗立著一棟漂亮整潔的瓦房。上世紀七十年代那麼紅火的場所,全村人 家家戶戶誰都離不開它的碾道,如今卻只是一個歷史的見證!

那些年村裡的碾道(碾房)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我們村裡有四處碾道。四個小組每個小組一處。碾道的房子是各生產隊蓋的土坯房或用泥垛的牆,面積大約有30——40平米,格局是一間筒子屋,碾盤底下用土坯磚石支撐,旁邊壘一個土臺,用泥抹光,用作放簸箕或笸籮。牆上挖一個方形的小窟窿放煤油燈。因為是小兩間房子,碾房頂都要放一架樑柁,房子中間都有一個很粗的柱子。碾房沒有門和窗戶,只有一個門框,有時夏季太熱了有人就在土牆上砍一個洞做窗戶。碾道的外面埋著一根木樁子,是用來栓毛驢的。碾道一年四季很少有閒置的時候,偶爾在夏季的晌午頭沒有人壓碾子,我們這些淘氣的孩子會去裡面藏貓貓玩。蹲著碾盤底下,讓碾軲轆藏起我們的小身影,小夥伴久久不能找到,當目標暴露時互相抓扯在一起,腳下踩在厚厚的驢糞土上,淌起的土糞把渾身弄得灰頭土臉,碾子上也落滿一層灰塵,碾道一派狼籍,幾次過後,遭到大人們的嚴厲呵斥,知道了那是全村人用作吃飯的地方,決不允許小孩去玩耍的。而後,小夥伴們再也沒去玩耍過。

那些年村裡的碾道(碾房)

碾道的房蓋是用高粱秸杆串起來代替條笆鋪的房包。那時柳條子編成的笆塊是要到外村去買的,用不起啊!碾道的房頂上高粱秸杆的葉子上面,掛著厚厚的米糠皮之類的塵土,成蜘蛛網狀,被風一吹,落在碾子上的米和麵上,回來做飯吃時硌得牙疼啊!

碾道雖然簡陋,卻是全村家家戶戶誰都離不開它,那時沒有碾米機、磨面機,那時各家各戶沒有自己的承包地,那時沒有種植水稻,那時各戶沒有存糧,那時的貧困主要來自飢餓。記得在那寒冷的冬天夜裡,我畏縮在被窩中,看著母親在昏暗的油燈下用一雙變形的手,縫連著一家人破舊的衣服,睡著了。不知啥時,被一陣北方吹醒,看見母親正端著簸萁,拿著驢套(套毛驢的)等工具去碾道,見我醒來,母親就告訴我說,馬上到驢圈去牽上毛驢到碾道去,到咱們家的班了。(去碾道碾米和麵是必須排班次的),儘管我有多麼不樂意去,也不容我推辭的,因為我們母女倆去碾道碾的米和麵是明早上全家人的吃糧。在等米下鍋吶。

那些年村裡的碾道(碾房)

刺骨的北風,天上的“三星還沒打橫樑”呢,碾道卻燈火通明,人聲鼎沸了,都是來佔班次的。按約定俗成,到碾道佔班次,沒有人時要放一個工具之類的東西在碾子上,才算數的。碾道通宵有人就用口口相傳形式佔班。第一家來壓碾子時,將佔碾子的工具收拾好,然後就有人來排班次順便拿回佔班次的工具。那時村風純樸,鄉親之間都遵守規定的。有時母親也讓班次給那些孩子等著餵奶的媽媽和頭天晚上家中斷炊的下家,我就要跟母親等著到後半夜了。好在那時上小學是從不上早自習的,我也一般不會遲到。從我11歲到15歲這幾年間,幾乎是一天一趟、頂多兩天半,我就要跟母親去碾道壓一次碾子,而且時間多半是夜半或凌晨,因為白天母親要去生產隊裡掙工分的,耽誤不得。那用來篩玉米麵的蘿篩,用來吹淨糧食裡面秕子和雜物的簸箕,我拿在手裡會像大人一樣嫻熟地使用。把溼漉漉的紅高粱放在碾子上面,通過鋪撒在碾盤上的薄厚、上下用笤帚翻滾的快慢及時間長短等技巧的掌握,把高粱碾成白白的高粱米,這些較精細的壓碾子的活,我在15歲之前就已經掌握的很熟練了。因此常常受到前來佔班次的嬸嬸們的誇獎。只是現如今看到這靜靜地躺臥在荒草叢中的碾盤和碾軲轆,一種難以言表的情緒湧上心頭……,啊,歲月啊!

那些年村裡的碾道(碾房)

那貧困的、苦巴巴的、為填飽肚子的少年時光已漸行漸遠了啊!今天的青少年已無法理解那個歲月的飢餓和苦楚了。唯一留痕的恰是這盤石碾子,我彷彿看見它上面還粘貼著斑斑點點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苞米麵和高粱米糠,在風中、在凌亂的草叢中向人們訴說著那遙遠歲月裡,它為鄉親們做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