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暢銷書《這不科學》:用查究公式教你科學地思考偽科學?精闢


跨界暢銷書《這不科學》:用查究公式教你科學地思考偽科學?精闢

曾經2005年蓋洛普民意調查顯示:

  • 55%的美國人相信靈媒或認定心靈擁有對身體的治癒力量
  • 41%的人相信超感官知覺
  • 42%的人相信地球人有時會被魔鬼附體
  • 32%的人相信幽靈或死人的魂靈在某些地點或情境下能復活
  • 31%的人相信傳心術存在,或不用傳統的五感進行交流是可以做到的
  • 24%的人相信外星人在過去的某個時候造訪過地球
  • 26%的人相信千里眼或心靈有了解過去、預見未來的能力
  • 21%的人相信人能聽到死人說話,或人能在精神上與死人溝通
  • 25%的人相信占星術,或恆星與行星的位置變化能影響人的生活
  • 21%的人相信巫婆
  • 20%的人相信轉世,即人死後靈魂會在新的身體裡重生

當然還有很多很多怪異的現象,人們都相信它們。比如瀕臨死亡的人講述他們來到來世的極樂體驗,講述不同,但細節不斷重複。

哪些為偽科學呢?我們該如何判斷呢?

跨界暢銷書《這不科學》:用查究公式教你科學地思考偽科學?精闢

來自美國的小西奧多.席克和劉易斯.沃恩著的《這不科學》給出了答案,為你提高評判任何主張正確與否的思維模板。

一、我們為什麼要學習這本科學指南呢?

1、怪異事物的陳述總是隱逸在混淆、誤解、錯誤感知,以及我們的主觀臆斷裡;我們需要拋開這些外在的迷霧才能發現本質的真相。

2、很多怪異現象,沒有充足的為什麼做支持,我們需要多問幾個為什麼?

3、我們為什麼要相信或者不相信這些怪異事物,我們需要一個理由。

二、用查究公式教你科學地思考偽科學

1、陳述主張

描述要儘可能清晰而具體,給出最清晰、最具體的理解。

比如說:“鬼是真實的”就不是一個好的清晰的表達;換成“死人的無實體靈魂存在並且可以被人的肉眼看到”則更加具體。

跨界暢銷書《這不科學》:用查究公式教你科學地思考偽科學?精闢

同樣,“占星術是真的”這種說法不具體,換成“占星師能使用太陽星座準確判斷一個人的性格特徵。”則更加清晰具體。

所以,我們在陳述主張的時候要清晰而具體,不要泛泛而談,空洞的說。

2、審查支持主張的證據

1)確定經驗證據的確切性質與侷限性

要對證據做出客觀的評價。

比如人類的感知、記憶和判斷是否存在扭曲;科學研究是否存在偏差和偏見,含混的數據是否存在缺陷。

只有做到對於證據的客觀確認,才能進行下一步。

2)發現這些理由是否是不合格的

這些證據是否能為主張提供支持。

比如:我們的主觀思考、信仰以及毫無根據的直覺等主觀的理由。

3)判斷所討論的假說是否真的解釋了證據

我們來判斷證據和主張是否存在關聯,是否主張可以解釋證據。

如果證據中的因素未被考慮,該假說就不是一個好假說,我們就沒必要進一步考慮它了。

3、考慮備擇假說

跨界暢銷書《這不科學》:用查究公式教你科學地思考偽科學?精闢

考慮備擇假說涉及創造性和開放性思維。

當另一個假說可以輕鬆推翻我們手頭足夠信服的證據的時候,我們就會提出一種新的假說來解釋這種現象。

比如:紅鼻子馴鹿魯道夫-------聖誕老人、會飛的“照明燈”是真的,住在北極。

作為證據,會有數百萬人特別是孩子相信魯道夫是真實的;聖誕節裡,每個地方都有它的畫像;世界上馴鹿數量很多和悠久的歷史,很有可能某個時間一隻能飛的馴鹿會進化成魯道夫;甚至有人親眼看見過它。

看起來是一個令人信服的論證;不過考慮到魯道夫只是人們聖誕歌曲中杜撰出來的一個動物,這個假說就顯得荒唐了。

這時候,歌曲假說則更可能是真相。

往往一個神秘現象最合理的解釋並不是來自我們提供的一個超常或超自然的假說;而是來自一個自然解釋。

4、根據合適性標準,評價每一個假說。

1)可檢驗性

很多怪異現象不具備可檢驗性,並不意味著它們是虛假的。

跨界暢銷書《這不科學》:用查究公式教你科學地思考偽科學?精闢

但是不可檢驗的假說,它對於我們毫無價值。

就比如,我們頭疼,提出了一個小精靈在腦袋中搗亂,這個並不具備可檢驗性;所以對我們的沒有任何價值。

2)豐富性

當我們能通過一個假說來準確判斷,預見意想不到的事情,這樣的假說更加讓我們信服。

如果這個假說並不能做出預見,雖然不能表面它們是假的;但是是否為真也需要多多驗證。

3)廣泛性

這個假說是否可以解釋更多的現象,同等條件下,它解釋的越多,他的真實性就越高。

當這個假說解釋了範圍廣泛的現象,它包括知覺大小恆常性、對刺激的錯誤感知、幻覺、錯覺等。

4)簡單性

一般來說,解釋現象的最簡單的假說是最好的,最有可能是正確的。

最簡單的意識是最少的假定。

跨界暢銷書《這不科學》:用查究公式教你科學地思考偽科學?精闢

舉個例子:某天早晨,自己的汽車打不著火了。針對這一現象,我們會有兩種假說:一種是電池沒電了;一種假說是有人惡作劇。

雖然有人惡作劇這種假說確實存在;但是根據簡單性標準,電池假說正確的可能性更大。

5)保守性

這個假說和我們已經確定的信念一致嗎?

比如:有人聲稱發明了永動機,它不需要外力可以一直運動,它的能量可以自給自足;這個概念顛覆了能量守恆定律。

所以,當有人提出與現有確證的理論相沖突的假說,這個假說更多會被看作不可能,除非有好的證據表明該假說正確,而其他理論錯誤。

寫在最後

來自美國小西奧多.席克和劉易斯.沃恩著的《這不科學》,它不僅僅教你運用科學方法區分科學和偽科學獨創“查究公式”;更主要的是還從30+思考原則,通過50+超自然例證進行了論證。

涉及不可能之事的可能性,好論證、壞論證和怪異事物,知識、信念與證據,以及從個人經驗中尋求真相,科學及假冒者,相對主義真理與實在等多方面進行了闡述。

有喜歡這本書的朋友,可以購買閱讀。

精華閱讀:

人類認知4大核心思維:全局思維、局部思維、極限思維、變化思維

如何用碎片化的知識和信息澆築自己的知識體系呢?費曼技巧告訴你

解決問題的3大思維:邏輯思維、水平思維、批判性思維

成功者都是踐行知識的高手,只有會讀書,才能發現真相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