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式思維:你會發現80%的問題出在概念不清楚上

我中學時候數學和物理很好,曾經在高中時候做過一件特別nb的事情,有一次其中考試,出了一道動量定理的題,然而當時的物理課進度還沒講到動量定理,我推測是老師搞錯了。全校只有兩個人做出來,一個是上屆復讀的同學,因為學過,一個是我,我用數學歸納法+等差數列,硬是自己推出了動量定理。當時大家都覺得我簡直是個天才,每次誇我的時候我都虛榮的也不去否認,故作高雅的笑笑,但其實我是清楚的,精神智力關鍵點在短時記憶,正常人短時記憶應該在7±2個單位,我基本是5個左右的,正常水平還偏下,記東西慢的令人髮指。我絕對不算個聰明的孩子,從小到大,我媽的口頭禪就是你咋這麼傻,好吧,當然我是非常反對我媽這麼摧殘我幼小的心靈的教育方式的,到現在我仍然有應激反應,一聽到傻字我就渾身起雞皮疙瘩。但我必須承認我的確也不屬於高智商的,更別提天才了。

我總結我之所以數理好是因為我有個好的方法,那就是概念式思維,對於數學和物理,我會瘋狂的關注各種定理、公式背後的原理,搞清楚每個細節,然後訓練所有可能的路徑。我之所以能做出一道並沒有學過的題,是因為我對定理的概念瞭解的非常透徹,可以通過了解過的定理推導出後續結論。我不記得我是從什麼地方學到這個方法了,大概率可能是因為我記憶力不好,而數理公式總共也沒幾個,比較容易記,文科無法滿足我的虛榮心,而虛榮心是孩子底層需求,我的需求也需要展現,於是我對於數理會格外的努力些。而概念式思維恰好是學習數理最好的方法。

概念式思維:你會發現80%的問題出在概念不清楚上

那麼什麼是概念式思維呢,我們先看看什麼是概念,概念是人腦對客觀事物本質的反映,這種反映是以詞來標示和記載的。概念是思維活動的結果和產物,同時又是思維活動藉以進行的單元。簡單的說就是回答一個事物是什麼,不是什麼,邊界是什麼。

當你不知道一個概念從哪裡來,你絕不可能知道後續的推演往哪裡去。一切源自最初始的概念,基於嚴謹清晰的概念、寥寥幾條公理,嚴絲合縫推演出一個學科大廈,過程中不存在任何誤差、試驗,帶來後續一切研究工作的堅實明確感——這是一門一磚一瓦砌出來的學科,每一句話,當它完成的那一刻,它就永遠被完成了

概念式思維就是每當你遇到任何一個人、一件事,每當你開啟一段表達,試著問自己一個問題:你定義清楚了嗎?如果你覺得它在對方看來難以消化,可能是你的概念功課沒有完成。

或許受制於中國文化數千年來傳承下來的“中庸之道”、“意在言外”,很多人表達的時候,不習慣於“給一個定義”,總是車軲轆話繞來繞去,放在工作上,是對協作的一大障礙。正因如此,“概念式思維”需要常自省,常訓練。開啟任何一項複雜任務時,你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定義它。

討論問題之前先要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你說的XX的概念是?”

“給我一個主語”

“給我一個賓語”

“你說的‘他們’指誰?”

沒有什麼是“定義目標——拆解過程——逐個攻破”三部曲解決不了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訓練這種思維習慣,而習慣一旦生成,就會自動帶著人往前走。

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永遠是用清晰準確的語言來描述問題,即使你已經非常熟悉這個問題,也一定要避免“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反正當你聽到“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就一定要提醒自己這裡可能有個坑。

王陽明說:須從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辯濁清。

概念,正是一種根本性的東西,是基石,搞懂了概念,這個世界上便再也沒有難以下手的問題,再也沒有說話讓人難以下嚥的隊友。

概念式思維:你會發現80%的問題出在概念不清楚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