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篇:把概念組合成概念扇

前言:當我們學會提取概念後,也就是提取三個概念類型:目的概念、價值概念、原理概念後,我們還可以嘗試把概念組合起來形成一個概念扇。

這就是一個概念由寬泛到細節的過程。如果你會熟練操作概念,那麼我們就可以來學一種有趣的技巧:概念扇。這是很適合理性的IT男使用的技巧,因為特別工具化。

需求分析篇:把概念組合成概念扇

比如:你要把一張紙貼到天花板上,你怎麼辦?當然最簡單的是用梯子了。但假如你現在沒有梯子,那還有沒有其他辦法嗎?

可能你會想到那就用椅子吧,不就是要墊高一些,夠得著天花板就可以嘛。你想的很對,用梯子只是能夠幫我們"爬到一個比地面高的地方"的方法之一,而用椅子也能夠達到這樣的目的。

但我們爬到一個更高的地方是為了能夠夠得著天花板把這張紙貼上去,所以"幫助我們爬到更高的地方"其實是屬於"減少紙張與天花板的距離"這個概念的一個方法,所以我們可以想想'減少紙張與天花板距離'這個概念還有沒有什麼解決方案。

也許你會異想天開:如果你吃了橡膠果實,你可能可以伸長手臂。顯然你吃不到惡魔的果實,所以你還是實在一點,那用撐衣杆把貼著紙張,然後再把紙張貼到天花板去。其實也可以理解成我們利用撐衣杆把自己的手臂變長了。如果我們把上面說的這些畫成一張圖是這樣的:

需求分析篇:把概念組合成概念扇

概念扇最右邊就是你要解決的目標,而目標向左邊移動,則就得到一個方向,而方向向左移動則得到概念,概念再移動就得到具體的方法。但是有時概念也許也是一個具體的解決方案。

所以概念扇是由4個層次組成:目標→方向→概念→主意。

目標:你具體要解決的事情

方向:你能夠想出的最寬泛的概念,就成了方向。

概念:做事的一般方法或者方式。

主意:把概念落地執行的具體手段。

概念上是一個完成型的思考模式,特別適合解決一些具體的問題和任務。那麼要把紙張貼到天花板上就是一個非常具體要解決的問題。所以用這個概念扇很容易得到許多解決方案。概念扇的理念如下圖所示:

需求分析篇:把概念組合成概念扇

如果看這個圖有點抽象,我們來用一個真實的案例故事來說明怎麼做概念扇。2007年的時候,我住在朝陽區大望路那邊,我的房間朝南,所以每天早上到8點半左右的時候陽光正好能夠透過窗戶直射到床頭,並且準確的照在我的臉上。

這道陽光在工作日時候正好能夠起到代替鬧鐘的作用,但是在週末的時候就很讓我討厭了,因為房間裡面沒有窗簾,無法遮擋陽光。每次週末想睡懶覺,結果都被陽光叫醒。那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呢?我當時做了一個這樣的概念扇:

需求分析篇:把概念組合成概念扇

一下子就羅列出了好幾個主意,此時還涉及到最後一個步驟:那就是篩選結果。我當時羅列了具體的主意有:買窗簾、用玻璃貼紙、買眼罩和調換床頭這4個主意。最終選我哪個呢?答案很顯然是選擇買眼罩了,最便宜,並且我工作日可以摘下來不戴,這樣又能把陽光當鬧鐘使了。

當想出來一個具體的主意後,我們還需要對主意進行評估。評估主意最主要的就是遵循這4個線索:

可行性:這個主意能夠付諸實踐嗎?你能夠做的到嗎?不能執行的主意當然不靠譜了。

好處:這麼幹有哪些好處?好處有多大?這些好處都是來自什麼方面?好處是臨時的還是長期的?沒有好處的主意顯然不是個好主意。

資源:實施這個主意的資源都具備了嗎?資源包括:時間、金錢、人力、技術這幾個方面。如果主意沒問題,但是沒有相對應的資源肯定也是不行的。

符合:是否符合你的需求?包括:是否符合法律;是否符合你的道德觀和價值觀;是否符合政策;是否符合你的個性等等。

這四個評估線索不僅僅用於概念扇產生的主意,任何創意前期都可以用這4個線索進行簡單的評估。

最後再把做概念扇的過程總結下:

需求分析篇:把概念組合成概念扇

按照這樣反覆提問的方式,最後就能擴展出許多主意。然後再評估這些主意。就能夠把原始需求裡面的一些思路整理的更清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