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之“心”究竟何物?

意宗禪韻


朋友你好,關於王陽明先生的心學之“心”,我大概有以下三方面的理解與你分享:


主宰感官的一種存在

王陽明先生在《傳習錄》中這樣寫道:“這視聽言動,皆是汝心。汝心之視發竅於目。汝心之聽發竅於耳。汝心之言發竅於囗。汝心之動發竅於四肢。”意思即是,我們的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耳朵是心之聽覺的器官,嘴巴是心能言說的器官,四肢是心能行動的體現。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對身體的種種使用,無一不是心的體用。心是體,身是用。


書中還有一句話:“心者身下主宰,目雖視而所以視者,心也;耳雖聽而所以聽者,心也;口與四肢雖言動而所以言動者,心也;凡知覺處便是心”。這裡指出了另一層意思:如果單單是有著五官的身體,是體察不到聲音,也不會行動的。只因為有了心,你才會讓你的耳朵開放聽覺,讓你的四肢活動起來。聲音和氣味不是心,但聽覺和嗅覺是心的延伸。



與生俱來的人性和情感

大家都知道,王陽明的心學是在擺脫朱熹的理學過程中醞釀誕生的。當年朱熹強調的是“性即理”,即善良正面的人性是與天理相契合的;但同時,也否定了我們生為人具有的情感本能。所以才發展出了“格物致知”的理念,即人性和外物都是天理的一部分,通過明瞭外物的道理,培養我們正面的人性,從而接近真正的天理。


但王陽明在格物的過程中,內心漸漸產生了懷疑。比較著名的事件是“陽明格竹”——王陽明和有人一起看著竹子,看誰能更早格出竹子中的理。結果友人在三天後就頭暈眼花,退出了格竹比拼。後來王陽明也在第七天暈倒在竹子前,格竹失敗。


在休養後他就越發地懷疑:運用這種只格物、卻忽略身體痠痛、忽略本能感受的方法,是正確的嗎?就算我悟出竹子的理,但是我能領悟,不正是說明我的心中已有這個概念嗎?難道古人對一花一草、月亮星辰寫下的妙筆佳句都是靠格物得來的嗎?有沒有可能是我們的心藉由五感而達至對外物的認知,天理不在心外而只在心中?


理學為達格物致知的目的,肯定人性卻否定和壓抑情感的教法,與王陽明的實證體悟分歧越來越大。這才使得他被貶到龍場驛站,一個與此前生活環境迥異的地方後,再次思索起這一哲學性的終極問題,並最終悟出“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的心學。他將理學的“性即理”改變成“心即理”,這“心”中既包含了“性”,也包含了“情”,少了任何一者都無法近於道。


用現代的觀點來看,很多時候,成功者不一定是最能力最強的,但卻是最能堅持、最有渴望和激情的。這種情感不是出於對名利和主流價值觀的盲從,而是純粹的一種真誠。實現一個目標的過程中,我們慢慢不再有名利的雜質,而是找到了當中的樂趣和熱情,才能成就更持久更盛大的結果。



具有良知、可成事的本性

心學的一大核心就是“致良知”,講的是人本身就有評判善惡正歹的良知,我們要做的就是運用良知來培養自己的正念,堅持正確的道路。一旦矇蔽了良知,我們的行動也只是權衡利弊後的產物。如若不符合天理,甚至會得到災殃。


作為現代人,對這一段道理是非常受用的。我們往往就是聽從社會主流的聲音,改變了自己的初衷,去迎合了名利或更有保障的生活。但如果只是出於私心、而泯滅了良知,終歸會陷自己於不義的。


以上我的一些淺見。

最後用一句王陽明先生臨命終時對徒弟留下的雋語作結,祝大家在修行中趨向圓滿:

弟子問王陽明,還有什麼要留的話。王陽明先生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自在時刻


心學之心我認為是人的靈魂,自古我國古哲學家都推崇善,老人宣揚的是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王陽明的心學為良知,也是讓人進退曉是非。人當有一個美的心靈,與人為善,時時修煉自己的靈魂,真正做到忘我的境界。心學是一門深淵的學問,要跟著時代的節奏而有新的認識,使之利於時代的前行。


農民女詩人崔秀英


心學之“心”究竟是什麼呢?

我們中國人習慣的語言,說的是人最本真的思想活動;哲學家叫他本我;心理學叫他意識;宗教管他叫靈魂;迷信叫他鬼魂。

王陽明心學的核心是“格物致知”主要是格物,格物的意思是推究事物的道理,尊重科學規律,實事求是的基本態度,俗稱懂道理講道理。



“知行合一”就是字面意思,通過格物明白了事物的規律和道理,要按照格物獲得的道理採取行動,內心裡的道理要和行動統一,不能偏離。

我讀王陽明心學,理解他講的道理是融合了儒道學說,借鑑了佛家經典,

王陽明先生說;“聖道其實非常簡單易行,也極其精細微妙。孔子曾說;其如示諸掌乎。人的手掌,哪一天不曾看到呢?但是問他手掌上有多少文理的時候,他就不知道了。就如同我說的這良知二字,講了就能夠明白,誰不曉得呢?但是如果讓他真正理解又有誰能夠做到呢?”


有人便問;“良知恐怕是沒有方向,沒有形體的,因此最難琢磨。”

先生說;良知就如《易》理;其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不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濟,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這良知怎麼可能琢磨的到呢?只要把良知理解透了,就變成了聖人了。

什麼是致良知呢,良知就呈現在人的意識裡。王陽明認為,一個明知自己是小偷的人,在聽到別人喊他“小偷”的時候,也會侷促不安。這種侷促不安心理的出現,在陽明看來,就是“良知”的呈現。


王陽明先生精通儒學;精通道家學說;精通周易;精通佛學。集各家思想精髓,獨創了“心”學,自成一體。

王陽明心學,就是真實的本我;儒家的智慧,道家的清淨心,格物的認知;佛家的不住心;周易的變化無窮。

集各家智慧於一體,用於生活實踐中的一種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