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誰,借錢這事,免談

一直以為,茨威格的那句名句,是用來形容愛情的:

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這話用在年輕的百行徵信身上,也挺合適的。

畢竟,年長它近20歲的騰訊和阿里,拒絕向它提供數據,用實際行動給百行徵信上了一課:

在商言商,得守規矩。我給央媽面子,但不代表一定要給你——央媽的兒子面子。

所以,要數據這件事,怎麼看,都有點天真單純,宛如懵懂少女。

不知道你是誰,借錢這事,免談

2015年1月5日,央媽印發《關於做好個人徵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八家機構做好個人徵信業務的準備工作,騰訊徵信和芝麻信用皆位列其中。

那時的市場都認為,中國版的FICO將從這八家機構中選出,騰訊和阿里,自然希望最大,而兩巨頭對央媽的積極回應,也可視為對個人徵信工作的支持和看好:

通知發出後3天,芝麻信用成立,3月,騰訊徵信成立,小馬哥任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

樂觀的不止是騰訊和阿里,還有央媽。在所發的通知中,央媽給八家機構的準備時間是:

六個月

一統江湖,原來只需要六個月?

可惜,大家都忽視了江湖的複雜和人心的自私。六個月後,央媽發現各家機構進度參差不齊,看來還得再等等。

這一等,就是兩年多。2017年,央媽徵信管理局局長萬存知(

名字一聽就覺得適合在央行幹)發了話:

8家機構實際開業準備的情況離市場需求、離監管要求差距非常大,沒有一家合格。

而萬局長的演講中,也不經意透露了未來的動向:

在什麼情況下(辦個人徵信)行呢?假如有很多有共同意向的機構聯合起來,共同申辦一個是可行的。

於是,2018年,前身為信聯的百行徵信橫空出世。不合格的騰訊和阿里也位列其中,各佔8%的股份,而最大股東是互聯網金融協會,佔比36%。

不知道你是誰,借錢這事,免談

不知道,面對這樣的股權比例,手握10億級別用戶數據的阿里和騰訊,是用如何的心態加入其中的。

記得微觀經濟學的教材裡面說過:

沒有競爭的完全市場只存在於理論想象之中。

要知道,百行徵信搞了一年多,接入機構超過60%都是今年哀鴻遍野的P2P公司,覆蓋人群只有區區的6330萬人。

除此之外,騰訊和阿里兩大巨頭的拒絕,其實來自更大的憂慮。

要知道,數據是有價值的,從粥爺昨天為了一根均價14元網紅冰淇淋填了表單,還關注了某營銷公號,你就能明白,騰訊和阿里手握的數據,倘若沒有合理的價格,是不可能隨便拿出來的。混飯吃的東西,哪能輕易交給別人?

而即便不考慮數據實際價值。一個多方參股的第三方公司,憑什麼整合數據?就算阿里騰訊不介意數據共享,但數據流入P2P後造成的風險,誰來兜底?出了事誰背鍋?

這不,前幾天小馬哥就匆匆卸任了騰訊徵信法人代表,雖回應是正常變動,但在這個時間點上變化,恐怕內中隱情,必不便對外。

不知道你是誰,借錢這事,免談

百行徵信之所以被拒絕,其實是忘記了徵信的最終目的。

讓我們還是回到萬局長的講話,萬局長說:

徵信信息主要用於信貸領域。

可從古至今,借貸這個古老的行當一直堅持的準則其實只有一個:

我特麼只有認識你,瞭解你,才會把錢借給你。

話其實也可以這麼說:

我特麼都不知道你是誰,借錢這事,免談!

而在這個大數據的時代,數據就是錢,甚至比錢還重要。

不知道你是誰,借錢這事,免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