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扶貧丨芍藥綻放“致富”花

產業扶貧丨芍藥綻放“致富”花

(滿山滿坡的芍藥競相綻放,燦爛如霞)

產業扶貧丨芍藥綻放“致富”花

(一朵朵芍藥俏麗爭春)

產業扶貧丨芍藥綻放“致富”花

(將開未開的含蓄花苞,美不勝收)

婁底新聞網訊(記者 王星 通訊員 朱年超)人間四月芳菲盡,山中芍藥始盛開。四月,雙峰縣甘棠鎮祠堂灣村的150畝芍藥花開正豔,滿山滿坡的芍藥競相綻放,紅的、白的、粉的,一朵緊挨一朵,把大地裝點得五彩斑斕。

甘棠鎮地處婁邵乾旱走廊,石漠化嚴重,頑石遍野,栽植中藥材歷史悠久,素有“藥材之鄉”的美稱。近年來,該鎮以省級扶貧村祠堂灣、四方村等為中心,發動貧困群眾加入合作社連片種植芍藥、百合等耐旱中藥材,打造集藥材種植、觀光旅遊於一體的產業扶貧基地,把一朵朵養眼悅心的“小花朵”做成了“大產業”。

產業扶貧丨芍藥綻放“致富”花

(過去的撂荒地,成了如今的“金土地”)

4月18日,記者走進祠堂灣村芍藥園種植基地,撲面而來的陣陣花香,讓人心曠神怡。置身於芍藥花海中,記者明顯感受到“豐收”的喜悅。事實上,和芍藥花一樣美的,還有祠堂灣村村民的日子。58歲的村民劉鏡從一邊揮鋤除草,一邊喜滋滋地說:“鬆鬆土、鋤鋤草,希望芍藥長大一些,長壯一些,明年能有個好收成。”

劉鏡從曾經是一名因病致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四年前,在鎮村扶貧幹部的發動、指導下,他把自家4畝石頭地“見縫插針”地種上了芍藥。“種子是村裡免費發放的,我們這裡缺水,土地也非常貧瘠,當時就想著不讓土地荒廢了就可以了。”如今,劉鏡從順利脫貧,自家的芍藥長勢正盛。過去的撂荒地,成了如今的“金土地”。

劉鏡從掰著指頭,饒有興趣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芍藥種植收穫週期為四到五年,按照目前市場行情,每公斤芍藥為20元,按每畝芍藥產量為800公斤計算,每畝收入在1.6萬元左右,扣除肥料、人工等費用,每畝每年純收益3000元左右。自家這4畝地每年能收入1萬多元。“脫貧了,我的日子越過越好了。”說話時,劉鏡從的一雙眼睛笑成了“月亮”。

產業扶貧丨芍藥綻放“致富”花

(人花兩相映)

芍藥種植基地是祠堂灣村因地制宜、精心謀劃建成的3個精準扶貧產業基地之一。從2015年開始,該村立足本地實際,先後建立了紅心獼猴桃基地、黃鸝芽茶基地、牡丹芍藥中藥材產業基地,著力為貧困群眾鋪下致富之路。如今,芍藥成為名副其實的“產業之花”,不僅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陽光產業”,每年的盛開期也會吸引大量遊客前來踏青觀光,帶動鄉村旅遊健康發展。

每年四月,村民龔大娘都會就地取材,支起攤子做起小買賣。“一般都是賣些雞蛋、乾菜等土產品和小零食,以前生意好的話一天可以賣到1300元,今年受疫情影響,遊客沒有往年多,但我也沒閒著,每天在家門口出出攤,也能賣個300多元,還不錯!”

產業扶貧丨芍藥綻放“致富”花

(甘棠鎮黨委書記羅武群接受記者採訪)

扶貧扶長遠,長遠看產業。“在脫貧攻堅戰場上,甘棠鎮始終把產業扶貧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因勢利導,積極組織發動貧困群眾大力發展以中藥材、紅心獼猴桃種植為主的扶貧產業,極大地激發了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保證了脫貧工作的質量和成效,為建設富美甘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加快推進了甘棠鎮鄉村振興的步伐。”甘棠鎮黨委書記羅武群說。

站在山頂,放眼望去,芍藥種植基地一片生機盎然,扶貧產業花開爛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