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迷日漫而喜歡日本,不想聽到任何關於日本的負面消息,希望日本發展越來越好這是種什麼思想?

cles


不談歷史,不談文化,不談政治,不談民族感情,我們只說書,漫畫也是書。

我覺得談論這是那種思想也沒啥大意義,我覺得不如說說為什麼會有這種思想?


書沒讀好,真與假、對與錯分辨不清,這種想法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外部環境造成的因素很大。學校/家庭/書籍本身都是有過錯的!


如果TA是18來歲,只能說家長和學校的教育很不到位,而且TA很可能不懂漫畫。

如果TA是30來歲,只能TA沒有形成很好的對事物認知的價值觀,意識形態。

如果TA是40歲,只能說TA (比我年齡大,我覺得我沒有批評人權利。)


包含很多問題,從本質上講是課外書沒讀好, 或者書課外書的選擇沒選擇好,也沒人教怎麼選擇好,造成自己不會選擇讀書,自己讀書認知的能力就很差,從而價值觀/意識形態都有點畸形。

說我自己:

我是一個80後,如同很多80後一樣,20幾年前的小學,就已經開始受日本ACG文化的“毒害”了。那時候我第一本漫畫書看的是,手冢治虫《三眼神童》1974的,這本漫畫比我還大十歲,當然到我手裡的也就幾本單行本,我很清楚的記得那年應該是,1993年。可能你覺得我很可怕,20幾年的的書,我當時才10歲,還能記得?我要告訴你原因是這樣:

1.當時我們班開圖書角,就是各個同學拿來自己的書和同學進行分享。

2.老師會引導我們怎麼看書,至少這書誰寫的,漫畫誰畫的,哪年畫的,書發行的年代。這你需要知道,因為這是這書後面的“歷史故事”,其次才是書的內容。所以說啟蒙很關鍵。

3.當時那個年代,漫畫的形式確實比小人書的形式更新穎

4.至於今天我自己畫畫,日語,日本文化,日本旅遊都和當時看漫畫都分不開。

5.《三眼神童》光怪陸離的故事,日本古代的一些傳說。現在再來看,很多內容確實不適合小學生。當然了,我們老師告訴我們這些情節是不好的,而且需要有人告訴你,很多情節是胡編亂造的,這很重要,書的內容很多是想象,並不是真實存在。


很明顯啟蒙還是在老師和家長,書怎麼選擇,怎麼看,不能說聽他們的肯定沒問題,但是肯定不會出大錯。


有了上面的基礎才有之後自己選擇課外書目的能力。前面的認知能力沒有,就別說看詩歌散文了,就是連小說這些文字類的書都不願意看,天天抱著漫畫看,在虛幻的世界裡度日。封閉在自己狹小的空間裡,想象的過生活,之後就發現自己的想法跟現實距離很遠,不同意,不認同別人的想法和意見,思想越來越狹隘。。。。然後就。。。


家長和老師要引導到正確的道路上。

自己要鍛鍊認知的能力。

書籍要分類。這就如同菸草,槍支,還有R級一樣。


三日為晶


喜歡一個國家的文化進而喜歡一個國家,本身就是正常的,希望一個國家發展得越來越好,這是一種積極的心態。但是“不想聽到任何關於日本的負面消息”,這就有點像是病態的喜歡了哈。

還是希望你喜歡歸喜歡,作為一箇中國人的底線還是得守住。

共青團發過一篇微博,我覺得這是當代年輕人該有的態度。



LumosT


我也喜歡動漫,從讀書時候就是個漫迷,家裡大大小小的口袋書裝了幾個電視機紙箱,我還喜歡日劇,對比國內邏輯死注水到飛起的國產劇以及戀愛腦狗血的韓劇,日劇短小精悍又現實精彩還帶點讓人又愛又尬的漫畫式中二,我還喜歡日本的某些明星,十元,蘇打,齋叔,日本的溫泉和櫻花也很吸引人,總想找時間去看看【可惜,有時間的時候沒錢,有錢的時候沒時間[捂臉]】,對比周圍的幾個鄰國,日本算是最喜歡的一個了,但是!去除這些外表的優點,我知道真實的日本其實並沒有表面這麼美好,國內老齡化嚴重,生活壓力很大,對女性不友好,自殺率很高,學校霸凌很嚴重,而且,作為一個隱性憤青,對於當年日本的惡行也耿耿於懷【相信,每一個看過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瞭解那段屈辱史的有良知的中國人都會記住日本對我們國家的侵略和迫害】,所以,在愛好面前首先是國家,所有的愛好在大是大非面前應該都是退避三舍的,這是作為一個有良知有腦子的人正常的是非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