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年輕留守媽媽,白天、晚上都在忙什麼?

農村裡的逍遙


留守,一個沉重的字眼,一個心酸的背影,一個無奈的苦笑。每一個留守的人,無論老人孩子婦女,都有自己的故事。

在好多農村,由於種田解決不了生存,外出打工成了最簡捷致富的途徑。於是,年輕的丈夫走了,留下自己的父母孩子,還有年輕的媽媽。

那麼,農村年輕的留守媽媽,白天、晚上都在忙什麼呢?

我用兩個真實的案例講給大家聽,但只是代表某一部分,並請勿對照。

年輕留守媽媽--甲媽媽:

男人去浙江打工了,每年能帶回來兩三萬現金,這是地裡刨食的好幾倍。29歲的甲媽媽帶著兩個孩子在家裡照顧父母,還有五畝水田。

兩三萬的收入,給一個貧瘠的家庭帶來可見的改觀,這是甲媽媽最欣慰的事。早上送大孩子去上學,然後和公公去田裡幹活,婆婆在家帶孩子做法。這是每天都一樣的場景。

農閒的時候,白天甲媽媽會種點蔬菜到集市上賣,補貼一下家用。晚上,等孩子睡著後,織幾件毛衣。一天的時間很快就打發了。

雖說沒男人的夜裡會覺得空落落的,但為了這個家能過的好點,這點付出是值得的。最開心的是男人回家過年,除了帶回票子,還有那等了一年滾燙的身子。

甲媽媽很滿足,一家老小健健康康的,錢省著點花,過幾年還能蓋個二層小樓,日子過得順暢就行,不求大富大貴。

年輕留守媽媽--乙媽媽:

32歲的乙媽媽也想跟著男人出去打工,可婆婆身體不好,孩子還在上學,把他們留給公公,實在做不出這種事。

男人一走就是一年,只有過年回家的那幾天。白天還好過,家裡活多,一忙就是一天。可漫漫長夜,真的難熬。

女人爬上30歲,那方面的慾望特別強烈,沒有男人的夜晚,輾轉難眠。看別家的留守媽媽打扮得花枝招展,上舞廳去酒吧鬼混,乙媽媽也心裡癢癢的。

說不想那是騙自己的,可光想想也解不了渴,畢竟,自己不是那種放得開的女人。外出覓食也是有風險的,到時候在村裡還怎麼做人。

於是,咬牙忍者是唯一的解決方法,雖說難受,但總保留一個清白給男人,也算對得起他了。偶爾打打電話解解饞,埋怨幾句,自家的男人也不容易,只要他對不起自己就好。

等過幾年日子好過了,就不讓男人再出去了,哎,生活就是這樣,為了一家人,熬唄。

問答綜述:

每一個留守家庭都有自己的苦痛與無奈,也有歡笑和淚水。如果日子好過,誰願意讓男人出去賺錢。可日子不只是自己一個人過,還有父母和孩子。

我是“閱盡人間冷暖”,謝謝你傾聽我的情感訴說(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閱盡人間冷暖


我是農村人我對這方面是最有發言權的,在我們農村不外乎二種人,一種人是治家有道,克盡責守。另一種人麻麻目目的不治家.男人外出了天下是她的了,小孩不好好帶,和別的男人鬼混。這兩種人有作鮮明的對比,一正一反是很好的教材。

在我的周邊有個女人三十來歲,男人常年外出掙錢,女的在家帶二個小孩還種五畝土地,在周圍沒有人不誇她的本領的,人家的家庭安排的競競有條,對公婆也很孝順,裡裡外外的是一個能手,農機都會使用,家裡的手扶拖拉機開的飛跑。白天地裡家務忙不停,晚上培小孩學習,自已還做手工玩具的活,農閒時也能掙個兩千多元的收入。天天精神樂觀。

還有一位女人可和別人不一樣了,是個喜歡玩的人,男人打工還要每月交錢給她保管,家裡的地給別人種,自己帶個小孩上學,以帶孩子讀書為名,在街上租了個房間自己住,白天在麻將桌上混曰子,吃飯有不三不四的男人招待,晚上穿的像花蝴蝶一樣,這個朋友那個知己姐妹的出去鬼混,晚上小孩交給爺爺奶奶帶,搞的老一輩人也不敢吱聲。背後人們的閒話和故事在她的身上是源源不斷,自己還大言不慚的說交朋友就不怕人家說閒話,搞的身敗名裂。男人掙的錢到年底所剩無幾了,最後離婚了。

以上這兩種人不止在我的身邊有這樣的人,大家的身邊也有。正常的人,人活一輩子圖名,為的給子孫後代做個榜樣,自己拿得起放得下是個人人敬佩的角色,一生坦蕩。而那些齷齪的女人,年輕時不計後果的墜落,一旦進入到後半生的時候,就知道了自己的錯誤,到那時就悔不當初了,年少輕狂的代價是悲劇的,得不到大家認可,想想是有多麼無情吧。

相信你們的身邊也有這樣的故事,歡迎大家探討。


星空攬夢


能夠耐得住寂寞的婦女,忙裡又忙外,不但要接送孩子上學,有些肚子還懷著二胎,辛苦是必然的。

性乃人之本性,婚後過夫妻生活正常,不過夫妻生活才不正常,可為了生活,很多老公只能外出打工,為了照顧孩子,只能將嬌妻留下,除了個別農村地方很富裕外,很多地方條件較差,本來對生活就有些不滿,老公在還能靠感情維繫著,可老公一走問題就來了。

帶孩子辛苦心裡有埋怨,地方條件差心裡有怨恨,老公不在感情又空虛,白天黑夜裡漫長,心裡怎能甘心?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自己心裡沒點想法,又怎麼會上當受騙呢?這男人離家久了,打著開朗的的幌子,和那些村裡的男人調笑無度,打情罵俏,乾柴烈火。有的留守年輕婦女,穿著特別低胸的衣服,裙子短的不忍直視。

世風日下,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老公們,千萬別留媳婦兒獨在農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