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薦書|《封面子愷》——首部豐子愷封面設計精品集

豐子愷,著名畫家、散文家、藝術教育家、文藝理論家、文學翻譯家,更是一位傑出的書籍設計家。

編輯薦書|《封面子愷》——首部豐子愷封面設計精品集

豐子愷在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讀書時,曾參加由李叔同和夏丏尊任指導老師的學生藝術團體“樂石社”,初步掌握了木刻和金石的技法。據樂石社成員吳夢非說,成員們印製《木版畫集》,都是“自畫、自刻、自己印刷的作品,其中有李叔同、夏丏尊等的木刻”。

豐子愷涉足圖書封面藝術,是他在上虞白馬湖畔春暉中學任教時期,他的不少作品是單色的,與李叔同的《南社通訊錄》風格近似,讓人聯想到木刻的尖利刀鋒痕跡。

朱光潛認為,豐先生的早期作品,其實就是木刻的。他回憶說:

豐先生刻木刻是在白馬湖時候,即1923、1924年間。我們大家經常在一起談天,他常常是當場畫好了立即就刻,刻好後就傳給我們看。我記得很清楚。他最早的一些畫,是親自作過木刻的。

儘管豐子愷學習並實踐過木刻技術,他的畫也很有木刻韻味,但隨著印刷技術的進步,製作鋅板銅版已很普及,所以他的封面畫大多是以毛筆描繪後製版印刷的。

編輯薦書|《封面子愷》——首部豐子愷封面設計精品集

豐子愷對於封面畫的設計,是有自己的設計思想的。他在《〈君匋書籍裝幀藝術選〉前言》中說:

深刻的思想內容與完美的藝術形式的結合,是優良藝術作品的根本條件。書籍裝幀既屬藝術,當然也必具備這條件,方為佳作。


蓋書籍的裝幀,不僅求其形式美觀而已,又要求能夠表達書籍的內容意義,是內容意義的象徵。這彷彿是書的序文,不過序文是用語言文字來表達的,裝幀是用形狀色彩來表達的。這又彷彿是歌劇的序曲,聽了序曲,便知道歌劇內容的大要。


所以優良的書籍裝幀,可以增加讀者的讀書興趣,可以幫助讀者對書籍的理解。

這就是豐子愷要求封面設計畫應該達到的一個標準。

編輯薦書|《封面子愷》——首部豐子愷封面設計精品集

豐子愷的不少畫冊都是描畫孩子或者給孩子看的,那麼,繪畫和題字就必須由孩子來完成,豐先生的大女兒豐陳寶,小兒子豐新枚,以及外孫女楊朝嬰,都為他的畫冊題過字,而三女兒豐寧馨和小兒子豐新枚為豐先生描畫過封面畫。雖然這些封面題字與繪畫看起來不免幼稚滑稽,但小讀者一定會覺得分外親切。

編輯薦書|《封面子愷》——首部豐子愷封面設計精品集

《封面子愷》為首部豐子愷封面設計精品集,展示了178幅豐子愷設計的封面,由豐子愷後人講述的66個封面故事,細述設計前後的緣由,讓讀者在其漫畫、散文之外,從另一個角度瞭解豐子愷的藝術貢獻。

編輯薦書|《封面子愷》——首部豐子愷封面設計精品集

吳達 楊朝嬰 宋雪君 楊子耘 編著黃山書社 出版

豐子愷的封面設計,以漫畫入裝幀,率真、簡潔、親切,注重詩意和童趣,講求構圖和圖案,造成一種有溫度的裝飾效果。通過欣賞這些精美的封面,遇見一個不一樣的豐子愷。

編輯薦書|《封面子愷》——首部豐子愷封面設計精品集

《海的渴慕者》 ——豐子愷的第一幅封面畫

《海的渴慕者》是豐子愷的第一幅封面設計作品,完成於1924年,比他為俞平伯、葉聖陶和朱自清《我們的七月》畫的封面畫,還早了幾個月。

這本書的出版商上海民智書局,是民國時期上海很有影響的一家出版社,成立於1921年,創辦人是辛亥革命志士、國民黨元老林煥廷(即林業明)。圖書作者為孫俍工,一位很有影響的教育家、語言學家、文學家、翻譯家和書法家。他是湖南省隆回縣司門前鎮孫家壠村人,曾就學於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參加過五四運動,畢業後到長沙第一師範學校任國文教員。

早在1921 年,豐子愷在上海郊區吳淞中國公學兼課,與孫俍工、舒新城、匡互生、陶載良、朱光潛、朱自清等人是同事。但在1924 年時,孫俍工還在湖南第一師範教書,豐子愷卻在浙江上虞白馬湖畔的春暉中學教書,而豐先生與《海的渴慕者》的出版商上海民智書局又沒有什麼聯繫,他怎麼會為孫俍工設計封面呢?這個疑問,翻開《海的渴慕者》就可以找到答案。

這是一本短篇小說集,共收入《瘋人》《看出殯》《故鄉》《看禾》《海的渴慕者》等十八篇短篇小說。其中《海的渴慕者》描寫一個青年因為家庭、社會、愛情等種種束縛和不幸遭遇而陷入悲觀絕望,最終跳海自殺。

《海的渴慕者》開篇有序,是夏丏尊寫的。文章寫道:“與俍工別,已三年多了。當我們在一處時,曾相約從事創作。自愧疏懶,兼以無謂的矜持,偶有所得,亦隨作隨棄,不敢示人。……”這裡所說的“當我們在一處”,指的是夏丏尊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任教時期,與孫俍工是同事。文章的最後落款是“一九二四年雪夜 丏尊記於白馬湖平屋”。這就解釋得一清二楚了:與夏丏尊平屋緊鄰的,就是豐子愷的小楊柳屋。這樣,夏丏尊為《海的渴慕者》寫序言,住在隔壁的豐子愷設計了封面,一起完成了孫俍工、夏丏尊與豐子愷三人的一次合作。

編輯薦書|《封面子愷》——首部豐子愷封面設計精品集

豐子愷的第一本畫集

豐子愷的漫畫作品,最早在《我們的七月》上發表,被鄭振鐸看中並開始不斷索稿,在他主編的《小說月報》上刊登,最後由鄭振鐸、葉聖陶、胡愈之和茅盾等人編選成集子,取名《子愷漫畫》,先是在1925 年12 月由文學週報社出版,一個月以後又由開明書店出版。

《子愷漫畫》的一個特點是序跋達七篇之多。豐子愷的老師夏丏尊,俞平伯,好友朱自清,畫家、篆刻家丁衍庸,作家、語言學家方光燾,數學家劉薰宇,作家、詩人、文學評論家鄭振鐸分別作序,並對畫集給予了高度評價。

這樣洋洋灑灑的七篇重量級序跋,放在《子愷漫畫》這樣一本小小的畫集裡,不由得讓人想要細細品讀其中的每一幅畫。也正是從這本小書開始,中國才有了“漫畫”這個詞,才流行起“漫畫”這一繪畫品種,才有“子愷漫畫”這樣的藝術品牌。

編輯薦書|《封面子愷》——首部豐子愷封面設計精品集

讀畫如嚼蘿蔔乾

《子愷漫畫》出版後,銷售與社會反響熱烈,因此僅僅一年零一個月後,豐子愷的第二本《子愷畫集》問世了。這本書的封面題字由豐子愷的大女兒豐陳寶題寫,封面畫出自三女兒豐寧馨之手。這兩個女兒是豐子愷漫畫中的人物——“阿寶”與“軟軟”,那一年,阿寶七歲,軟軟僅五歲。

《子愷畫集》前有馬一浮手書前文,還有豐子愷的隨筆名篇《給我的孩子們》作代序:“我的孩子們!我憧憬於你們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說出來,使你們自己曉得。可惜到你們懂得我的話的時候,你們將不復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最後是朱自清的《〈子愷畫集〉跋》。

《子愷畫集》共收漫畫六十三幅,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兒童相,畫的對象為豐子愷的兒女,如《阿寶》《瞻瞻底車》《瞻瞻底夢》等;第二部分社會相、學生相均有,還有十幅為模仿日本畫家蕗谷虹兒的筆調創作的,如《挑薺菜》《斷線鷂》《賣花女》等。蕗谷虹兒是日本抒情畫家、插圖畫家和詩人,與豐子愷同歲。魯迅對蕗谷虹兒推崇備至,因此他在中國的知名度頗高。豐子愷在日本“遊學”期間,就對竹久夢二、蕗谷虹兒和北澤樂天的漫畫技法深感興趣。

和第一本《子愷漫畫》一樣,這本書也得到了讀者與媒體的重點關注。1930年2月6日的《益世報》刊載文章《談豐子愷的畫》,作者為三三出,寫得十分有趣。文章說:“看他的第一部集子,幾是品茶,從清淡中感到一種遠意。看第二部集子,猶如嚼蘿蔔乾,嚼時很脆,嚥了下去,打起嗝來,還得吃口香糖。那幾幅‘教育’‘檢查’之類,想必都是他紅著眼睛畫的……”讀畫而打嗝,也真是一種奇特的回味!

編輯薦書|《封面子愷》——首部豐子愷封面設計精品集

菩薩畫家與女兵作家

謝冰瑩《從軍日記》的封面由豐子愷六歲的女兒豐寧馨(小名“軟軟”)繪製,上海春潮書店出版。1929年3月初版,首印一萬冊,很快售罄,此後重印多達十九版。

早在謝冰瑩就讀於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的時候,她就愛看豐子愷的漫畫,特別是《花生米不滿足》和《妹妹新娘子,弟弟新官人,姊姊做媒人》這一類的兒童漫畫。謝冰瑩第一次遇到豐子愷,是在1928年的秋天,因為崇拜豐先生,喜歡他的畫,就不揣冒昧地寫了封信給豐子愷,請他為自己的《從軍日記》畫封面。豐子愷收到信,就鼓勵他的兒女們大膽創新繪畫,最後選用了軟軟的畫來作為《從軍日記》的封面。封面畫的是:在明朗的星空下,五個頭戴帽盔的戰士,手執兵器和戰旗,有一個還騎在一個像是馬的動物背上,是個指揮官的樣子,他們一個個雄赳赳氣昂昂,奔赴戰場。

其實,豐子愷因為擔心謝冰瑩不能接受小女孩的封面畫,當時他寄給謝冰瑩的封面是兩張,另一張是豐子愷畫的封面畫。謝冰瑩不但接受了六歲小女孩的封面畫,同時也不願意放棄豐子愷的畫。這樣,這本書就有了兩個封面——豐寧馨的封面,以及豐子愷的內封。

豐子愷與謝冰瑩是有緣的,這緣不僅僅是文墨之緣,二人都還有佛緣。謝冰瑩在看了豐子愷的《護生畫集》以後,稱豐子愷是菩薩畫家。對豐子愷用這樣的稱呼,似乎也只有謝冰瑩。豐子愷早在1927 年就皈依弘一法師,法名“嬰行”,而謝冰瑩在1956 年五十歲時也皈依了三寶,法名“慈瑩”。

編輯薦書|《封面子愷》——首部豐子愷封面設計精品集

魯迅的吶喊 豐子愷的麥克風

豐子愷為魯迅小說最先繪畫的是《阿Q正傳》,因為喜歡魯迅的小說,早在1937年春豐子愷就試著把《阿Q正傳》當畫材來作漫畫。就在當年夏天,這些漫畫被送交上海城隍廟附近印刷廠去付印,不料想這出版計劃被“八一三”日寇攻打上海的炮火打斷,畫稿和鋅版全部被毀。這是第一次創作。

1938年春天,豐子愷輾轉流亡到了漢口。他的學生錢君匋從廣州來信,替《文叢》期刊向豐子愷索要漫畫《阿Q正傳》插圖。豐子愷不顧流離顛沛,提筆重作,並陸續寄《文叢》發表。他前後寄出八幅,《文叢》剛發表了兩幅,又遇上日寇轟炸廣州,餘下的六幅畫被戰火摧毀。這是第二次創作。

面對畫稿兩次被毀,豐子愷毫不氣餒地說:“炮火只能毀吾之稿,不能奪吾之志。只要有志,失者必可復得,亡者必可復興。”第三次創作在1939年3月,豐子愷正在桂林趕去宜山的途中。他拿起畫筆從頭再畫,這獲得第三次生命的漫畫《阿Q正傳》終於在1939年6月由開明書店出版。這就是豐子愷在抗戰時期三畫阿Q 的故事。漫畫《阿Q正傳》成功出版以後,豐子愷一發不可收,把為魯迅其他小說繪畫的事列入創作計劃。

1950年4月,新中國剛誕生不到一年,《繪畫魯迅小說》由上海萬葉書店出版,書中包括《祝福》《孔乙己》《故鄉》《明天》《藥》《風波》《社戲》《白光》等八篇魯迅小說的一百四十幅插圖。這是豐子愷向新中國獻上的新文藝的創作成果,也是對魯迅先生最好的懷念。後來又在《繪畫魯迅小說》中加上了《阿Q正傳》,合編成《豐子愷漫畫魯迅小說集》,共收入魯迅小說九篇,豐子愷繪畫一百九十四幅,再行出版。

魯迅的小說,豐子愷的繪畫;魯迅的精神,豐子愷的志氣;魯迅的吶喊,豐子愷的麥克風,這就是二位大師共同留給世人不朽的新文化成果。

編輯薦書|《封面子愷》——首部豐子愷封面設計精品集

編輯薦書|《封面子愷》——首部豐子愷封面設計精品集

編輯薦書|《封面子愷》——首部豐子愷封面設計精品集

文|舒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