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包子?

小雲雲1


你好,我是【貝媽帶娃】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包子作為北方人餐桌上常見的主食之一,皮薄餡大,暄軟可口,老少皆宜。貝媽經常給孩子們包起一鍋包子,滿足他們的味蕾。那麼根據貝媽的經驗,要想包出皮薄餡大,暄軟可口的包子,主要掌握好以下幾點:

一,發麵,面發的好不好至關重要。

取適量麵粉放入盆內,適量酵母用溫水化開加入麵粉內,同時麵粉內加入一點白糖,促進發酵。

溫水和麵,用筷子邊攪邊加水,攪拌至絮狀後用手揉成不沾手的柔軟麵糰,放至溫暖處發酵(一般26°左右需要1.5-2小時),發酵至原來的2倍大,成蜂窩狀為好。

二,調餡,餡的好壞關係到包子有沒有靈魂

以肉餡為例,將肉餡放入盆內,準備一小碗溫水分三次加入肉餡內,每次都要用筷子沿同一方向攪拌上勁,讓肉富有彈性,口感更好。

攪拌好後再放入蔥姜,食用油,醬油,鹽,適量白糖提鮮,沿同一方向攪拌均勻備用。

三,將發好的面放置面板上反覆揉麵,排出麵糰裡的空氣。

將麵糰揉成長條切成等量大小的劑子。用擀麵杖將劑子擀成中間厚邊緣薄的麵皮,取適量肉餡置於麵皮中間,包成包子。

四,包好的包子不要急於上鍋蒸,需要二次醒發

二次醒發的時間大概為30-40分鐘,天氣熱的時候可以適當縮減。

鍋內放涼水,鋪上籠布,或在篦子上刷層油防止粘連,將包子整齊排列放好。冷水上鍋,大火上汽後改為中火繼續蒸25-30分鐘左右關火。

五,關火後不要急於掀鍋,等5分鐘左右再掀鍋,防止包子回縮坍陷。

掌握以上步驟,不蒸出皮薄餡大,暄軟可口的包子都難。

【貝媽總結】蒸包子注意點:一發好面,是原來體積的2倍,成蜂窩狀。二,餡要調好三,注意二次醒發。四,不要急於掀鍋,關火5分鐘後再掀鍋。


媽媽的溫度C


包子想要好吃,只要掌握了這幾個技巧一點都不難。

包子在中國飲食文化中有著悠久的歷史,並且成為現在人們早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它是由面和餡包起來的,有肉餡和素餡之分,做好的包子皮薄餡多,鬆軟好吃。還可以做成各種花樣,因此也成為人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食。

相傳包子起源於三國時期,諸葛亮七擒七縱收服孟獲後,軍隊來到瀘水時,因無法渡河,將牛羊肉斬成肉醬拌成肉餡,在外面包上面粉,做成人頭模樣,祭祀後大軍才安然渡河,那時這種祭品被稱作“蠻首”也叫作蠻頭,後來稱為“饅頭”。後來一直到了清代包子和饅頭才有明確的區分。《清稗類鈔》中記載:饅頭,一曰饅首,屑面發酵,蒸熟隆起成圓形者,無餡,食時必以餚佐之,南方之所謂饅頭者,亦屑面發酵蒸熟,隆起成圓形,然實為包子,包子者,宋已有之。

現在北方和南方仍保留著對包子的不同叫法,餡料與口味也有差別,北方人性格豪爽,在包子餡料的選擇上更為粗獷,胡蘿蔔、豆腐、韭菜、豆角、酸菜、豬肉、雞肉、牛肉等都可入餡。南方人細膩溫和,喜好清淡、追求精細的製作水準,要求皮薄卻不漏汁顯示製作技藝高超。因為我是北方人,所以我就用北方傳統的麵點飲食文化來解說。

如何做好包子?牢記這幾個小技巧就行。

發麵

老人們常說包子饅頭面要發的旺旺的,如何才能把面發旺?首先我們就要了解發面的原理,有面粉、水、酵母這是麵糰發酵的基礎。麵糰有了發酵基礎,怎樣才能讓面發到最佳狀態呢?那就是溫度。酵母在低於水的冰點或者高於47℃的溫度下, 酵母細胞一般不能生長,最適生長溫度一般在20~30℃,所以我們切記,酵母快速生長法則不要超過30度就行。因為超過該溫度,將發酵過速,麵糰未充分成熟,保氣能力則不佳,影響最終產品品質。最為直觀能體現溫度的就是,為什麼我們冬天酵母麵糰總是發酵的慢,夏天酵母麵糰發酵的快,就是因為酵母菌喜歡在它的特有環境中生長。酵母也特別喜歡一定數量的糖,當配方中的糖含量在0-5%時,對酵母的發酵不起抑制作用,反而可促進酵母的發酵。因此瞭解了這些基礎知識我們發麵就不會發不起來。

調餡

有句老話“包子好吃不在褶上”,它的意思是形容那些不顯山不露水的人,在這裡就成了包子包的再好看,裡面餡不好吃也不行,所以調餡也非常關鍵。餡的種類也分的很多,肉餡、素餡、豆沙餡等等。從這裡就能體現中華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那麼調餡的關鍵又是什麼?

今天我們就實踐操作一款醬肉包,來看如何做好包子?

醬肉包的特點

味道鹹甜,做法簡單,老幼皆宜。

一、食材

1、麵糰,麵粉500克、酵母5克、糖5克、豬油20克、清水250克。

2、餡料,五花肉300克、洋蔥80克、姜20克、小香蔥60克、胡蘿蔔50克。

3、輔料,豆瓣醬20克、甜麵醬30克、生抽6克、老抽3克、蠔油6克、雞粉3克、胡椒粉3克、花椒粉3克。

二、製作過程

1、發麵,

將500克麵粉、5克白糖放入容器中攪拌均勻,然後用250克溫水把5克酵母化開,慢慢倒入麵粉中攪拌成絮狀,放入豬油揉成一個軟硬適中的光滑的麵糰,醒發45分鐘—60分鐘備用。(酵母一般都用30度左右的溫水化開,1是為了酵母能更好的發酵,2是如果直接把酵母放入麵粉中,有時酵母化不開面團上會留有酵母顆粒,影響外觀,也有些影響麵糰發酵速度)。

2、處理食材

買回來的肉洗淨放入容器中,倒入莫過肉的清水、適量料酒泡至20分鐘去腥備用。

把洋蔥切小丁、胡蘿蔔切小丁,姜切末備用。(洋蔥和胡蘿蔔增香,姜去腥)

把泡好的豬肉切成石榴籽大小一致的丁備用(這樣是為了肉吃起來有顆粒感)

3、炒制肉餡

大火鍋燒熱放入適量的食用油,倒入切好的豬肉丁,快速翻炒幾下然後關中小火,倒入料酒,把肉煸至變色出油,放入切好的洋蔥、姜、胡蘿蔔煸炒出香味,這時倒入甜麵醬和豆瓣醬在不停的翻炒,濃郁的醬味出來後倒入老抽、生抽、雞粉、花椒粉、胡椒粉、蠔油攪拌均勻出鍋放涼備用。(炒制肉餡的關鍵是把肉煸炒出油,吃起來不膩。在傳統的醬肉餡中加入洋蔥和胡蘿蔔是為了用它們的香氣遮蓋肉的腥味,起到增香的作用,又在傳統的餡料中加入豆瓣醬使其營養更豐富)這些就是調好肉餡的關鍵。

4、包制

把發好的面揉制光滑,在揉成長條揪成大小一致的面劑子,擀成中間厚四周薄的圓形麵餅,放上我們調製好的餡料,用提拉的手法包成包子,再次醒發20分鐘在蒸制。(二次醒發的時候可以看包子的狀態,是原來包子的1.5倍大,還有就是拿在手上輕輕的,這就是醒發好了)。

5、蒸制

鍋中倒水,把醒發好的醬肉包上鍋蒸20分鐘,燜5分鐘就可以出鍋了。這樣我們蓬鬆暄軟,醬香濃郁的醬肉包就做好了。

三、技術總結

1、和麵的時候一定要慢慢加水,先加百分之六十,再加百分之三十,最後加百分之十。這樣是為了更好的控制麵糰的軟硬度。

2、包好的包子一定要二次醒發,這樣包子才夠暄軟蓬鬆。

3、醒發好了的面,不一定要去卡時間,要觀察麵糰的狀態,一個是體積是原麵糰1.5倍—2倍大,第二個是拿在手上輕輕的就是醒發好了。

4、醬肉包的特點就是肉要是顆粒狀,就是石榴籽大小的樣子,吃起來才會有口感。肉一定要炒過在進行包制,因為醬肉包的顆粒比較大,經過炒制可以把多餘的油脂逼出來,才會吃起來不膩。

5、蒸制好的的包子一定要燜3—5分鐘,不然關火後直接開鍋,裡外空氣溫度比較大,容易造成回縮。

我是美食輕舞,用美食傳遞愛,讓愛灑滿人間。喜歡美食就請關注我吧!每天我會做不同的美食和大家分享,歡迎評論、點贊、轉發,最後,感謝閱度。


美食輕舞


大家好,我是玖號大掌櫃,熱愛著美食,也想把自己的美食分享給大家,,也想和大家談論美食,希望我的見解能夠幫助到大家,也希望通過我的分享能和大家成為朋友。

包子是我國傳統麵食,主要製作食材有面粉和餡(肉餡或者素餡),麵粉要經過發酵才能製作出宣軟的包子。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包子。由於麵食養胃所以很多人都喜歡自己家蒸包子,想吃什麼餡就包什麼餡,蓬鬆又好吃。

但也不是所有人蒸的包子都那麼好吃蓬鬆宣軟,很多人蒸包子出鍋後包子皮不夠蓬鬆。其原因不外乎麵粉的發酵,和蒸的問題,只要掌握這幾個竅門,你就可以輕鬆蒸出鬆軟的包子!

下面我就介紹一下蒸包子的方法:

1.酵母融化時加入1勺白糖,這樣可以讓麵糰更好地發酵。

2.融化酵母時,水的溫度很關鍵,最好不要超過40℃的溫水融化,水溫過高容易使酵母失去活性,這樣會影響麵糰發酵。

3.和麵時,如果覺得麵糰很粘手,可以加入適量的食用油。同時麵糰不要太乾,否則蒸出來的包子口感較硬。

4.包子包好後要餳最少15分鐘左右,再放到蒸籠裡蒸。因為在和麵擀皮時,釋放了一部分麵糰裡的空氣,包好的包子可以繼續醒面,能讓包子更加飽滿。

5.包子的蒸的時間和所包的餡料不同有所不同。素餡包子一般蒸15分鐘左右即可,肉餡包子蒸20分鐘左右即可。

6.水沸後將包子放入蒸籠裡大火蒸熟,但注意,包子蒸熟後不要馬上揭開蓋子,否則包子容易收縮,要等包子稍微冷卻後才揭蓋。

這就是蒸包子需要注意的幾點,只要掌握了這幾點蒸包子可以說是零失敗,蒸出的包子也會蓬鬆宣軟,希望我的分享能給你帶來幫助,我是就好大掌櫃,有不同的意見歡迎你留言給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