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書法家王志安談關於趙孟頫行書學習的若干問題

安師課堂語錄(四)關於趙孟頫行書學習的若干問題(原題)

問題:

1、 老師學行書的經歷是什麼樣的?學趙孟頫的行書在您的學書經歷中有什麼樣的影響?

這個問題其實我在各種場合說過很多次了。我最早接觸書法是從行書和小楷入手的。當時一本是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米芾行書《苕溪詩帖》、趙孟頫小楷《道德經》和王鐸行書《贈湯若望詩冊》。

這三本帖其實我最喜歡王鐸的,但那時候正是高考前期學業很緊張,所以也就看看。反倒是趙孟頫小楷《道德經》寫得多些,因為是小楷所以用鋼筆臨摹很方便,不曾想這基本上就定下了我以後的書寫基調。

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翻看最早的一些我入國展的作品,雖然寫的是行書,但底子其實是小楷,這也是很多朋友說我的書寫非常穩定的原因。十二屆全國展我入了行書和楷書兩種書體,有些朋友很意外,或許是平時我的行書給他們的印象先入為主了,其實我對楷書所下的功夫絕不遜於行書。大家都知道趙孟頫是個多面手,他的楷書更是被譽為四大楷書之一,他的行書為什麼那麼好?就是因為楷書的功夫了得,楷書和行書是相輔相成的。

很多評論說我寫二王,似乎也沒錯,畢竟是二王一脈,但其實最早的時候我是不寫二王的,後來改寫宋代行書,米芾是最早比較用功的,寫過一段時間之後發現不太對我的筆性,就捨棄了。改寫蘇軾和蔡襄,這兩家更多的是繼承顏真卿的東西,所以我對顏體行書也是有一些研究的,不過在某些篆籀筆法上進行了取捨。後來才寫的二王,《大觀帖》《集王聖教序》《十七帖》等,再延續到趙孟頫。

可以這樣說,趙孟頫是我最早接觸的,但又是最晚用功的,近兩年才認真對老趙的一些手札和長卷進行精細臨摹。不過一直貫穿在我的學書過程中,不曾丟棄過。

著名書法家王志安談關於趙孟頫行書學習的若干問題

編輯

2、 有以趙孟頫行書獲獎的經歷嗎?若有,請老師分享您的創作思路與心得

如果是純趙孟頫行書去獲獎的話是沒有的。但是我獲獎了,而且不止一兩次,大家其實對我的書寫風格還是蠻熟悉的,裡面融合了很多東西,我投展獲獎的作品也是這樣具有我個人風貌的行書居多。近年來我發現純趙孟頫的東西開始在國展中出現了,這是一個好的現象,老趙曾經高舉“復古”大旗,既然是復古的,也正是書法所需要的,所以選擇寫趙孟頫怎麼都不會錯,一是“古”二是“雅”,任何時代的藝術都離不開這兩個字。

著名書法家王志安談關於趙孟頫行書學習的若干問題

編輯

3、 老師認為趙孟頫的行書對二王行書的繼承了哪些共性,在共性中產生了哪些自己的個性?

本來這個問題在回答第二個問題時就想說的,然後看到了就挪下來了。趙孟頫書法理論,古篆,小篆,隸書,大楷,小楷,行書,草書幾體全能,無盲點,再加上其他藝術領域的造詣確實可以稱得上集大成者。趙孟頫學習書法,取法路徑寬闊,眼界獨特。行書直接取法李邕,是極其高明的,右軍如龍、北海如象,不是虛的,後來又結合智永真書千字文的東西,融入了正統二王筆法。並且很巧妙地加入了章草,眾所周知二王對於章草也是有所繼承的,因此趙孟頫以二王一系的精雅流美為調,楷書和行草相互摩蕩,融會百家,形成精微優雅,華滋雍容的個人風格。每一個學書者最後的目的都是要推陳出新,最終形成自己的個性語言,我想這也是留給很多目前停留在趙孟頫模擬期的書者該思考的問題。

著名書法家王志安談關於趙孟頫行書學習的若干問題

編輯

4、 在用筆上,學員該如何提煉技法要點並靈活運用呢?

趙孟頫說“學書有二,一曰筆法,二曰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學書能解此,始可以語書也。”辯證的指出學習書法的關鍵和核心是筆法和結構。這是對古書論一味強調筆法的駁正,也為後人學習書法指明瞭努力的方向。技法這個東西是一開始學習書法就要強調的,“書法”的“法”就包含了技法,所以“熟”在初期是非常重要的。趙孟頫的穩定性就表現在“熟”,對二王技法的熟練是其書法的不二法門。但老趙又刪繁就簡,捨棄二王過於繁複的筆法和字法上多餘的表現,只表現漢字優美的一面,反而受到絕大多數人的追捧和喜愛。一切的紛變,都不如平淡,這個“平淡”是熟練之後的追求。

5、 趙孟頫行書原帖中的部件有什麼樣的相互關係,同類部件的變化性該如何分析運用?

在書法史上,把漢字優美的一面表現到極致者,趙孟頫是獨一無二的。即使二王父子的書法,都不一定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愛,但老趙的就不一樣了。雖然他的書法,曾有“萬字一同”之嫌,進而有人對他的作品有不少貶斥之詞,甚至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處於沉寂狀態,或許是某些時候國展評委的喜好而影響了整個書壇的風氣,但那只是暫時的,好東西就是好東西,能經得過歲月的洗禮而流傳下來就已經證明了一切。董其昌青年時心高氣傲,不把趙孟頫的作品放在眼裡,到了老年,真正參透了人生和書法的真諦,才改口說自己一生都沒有達到趙孟頫的水平高境。老趙行書裡的“部件”其實非常好歸納,很多時候類似生產車間的標準件,這也是為什麼被詬病的地方,但恰恰也是他的成功之處,凡事都具有兩面性,就看你如何客觀地辯證地正確地去認識。

我個人覺得在很多武俠小說裡談到的“以不變應萬變”就是至高的武學境界,花裡胡哨地會很多種不如紮紮實實精通一種,少林七十二神通雖好,只要有毅力僅僅練最基本的少林羅漢拳照樣能躋身高手之列。內力的渾厚任何時候都比花拳繡腿更霸氣。

著名書法家王志安談關於趙孟頫行書學習的若干問題

編輯

6、 技法影響章法的幾點因素主要是什麼?

這個問題不能太簡單說,技法對章法的影響其實不會太多,但也是不可或缺的,每一個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環環相扣。對章法的把控更多的來自於你的美學意識,有時候這種是與生俱來的,與自己的個人感覺有關。如果所有的東西都能夠通過學習去獲得,那我想藝術也就沒有太多的意義了。當然如果你有變化莫測的技法在整個章法上的營造肯定會錦上添花。

著名書法家王志安談關於趙孟頫行書學習的若干問題

編輯

7、 根據老師的經驗,技法在形式創作的應用難點有哪些,該如何解決呢?

我其實不太強調技法的東西,尤其是趙孟頫。老趙在書寫時對於技法的表現遠遠低於其他書家,他不是一個炫技派,不像米芾巴不得讓人折服於他的控筆能力,折服於的技法表現。然而藝術這東西真的是有說不清的時候,好比音樂的欣賞要看心情,在內心很悲傷很陰鬱的時候,你肯定不喜歡很喧鬧很喜感的音樂。米芾和趙孟頫也恰似兩種截然不同的心境。所以在寫老趙時我們更多的是保持平和、坦淡的心態,至於技法的表現就看個人能力了。

著名書法家王志安談關於趙孟頫行書學習的若干問題

編輯

來源於|福建王志安書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