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之臣:怎樣的曾文正公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字伯涵,號滌生,原名子城,派名傳豫,清湘鄉縣荷葉塘(今雙峰荷葉鄉)人。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

中興之臣:怎樣的曾文正公


晚清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者。清朝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3月1日,時髮腳麻之症,舌蹇不能語。

1872年(同治11年)3月12日,午後散步署西花圃,突發腳麻,曾紀澤扶掖回書房,端坐三刻逝世享年62歲。

是月,清廷聞訃,輟朝三日。追贈太傅,諡文正。6月25日,靈柩運抵長沙。7月19日,葬於長沙南門外之金盆嶺。次年12月13日,改葬於善化縣(今望城縣)湘西平塘伏龍山。與夫人歐陽氏合葬。

中興之臣:怎樣的曾文正公


曾國藩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在他的倡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

曾國藩的一生也可謂傳奇,在當時的諸位賢傑裡,他的資質算不上優異,甚至可稱為最鈍拙的。其緣何能官至極品?

後世對曾國藩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梁啟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鈔》序內指曾國藩 “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豈惟我國, 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終身都在指逆之中;然而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所成就震古爍今而莫與京者, 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於流俗, 而困而知,而勉而行,歷百千艱阻而不挫屈, 不求近效, 銖積寸累, 受之以虛,將之以勤,植之以剛,貞之以恆,帥之以誠,勇猛精進,艱苦卓絕”, 甚至有人推許曾國藩為孔子朱子以後再度復興儒學的聖哲!

這樣的評價不可謂不高!見其一般而窺其全身!

一次借親家回鄉的方便, 曾國藩便託他帶些財物給家中用度。其信中如此說道, 有銀一百兩, 作為家中年終的費用, 做三份計算。新屋的人多, 取兩份以供使用, 老屋的人少, 取一份以供使用。 此外還有一封銀五十兩, 送給親戚族人各家。往後我家光景稍好, 這一款像絕不可缺, 家中倒是不可過於寬裕, 處在這種亂世越窮越好。

我現在在軍中,名聲極好。所過地方, 百姓們都放爆竹焚香下跪迎接, 送錢米豬羊來犒勞軍隊的人絡繹不絕,。憑祖宗幾代人積累下來的厚德使我一個人獲得這種濃厚的報答, 享受這種榮耀名聲, 方寸之心,戰戰兢兢,即慚愧且謹慎。我現在只願官階不在晉升,虛名不再張大, 能夠保有這些,不犯錯誤, 就是保身守家之道啊,!

至於軍事上的成敗利鈍這是關係到國家福分的大事, 唯有盡力於人事不敢存一絲一毫僥倖之心!


這便是曾文正公。

虛名不張,持身守家!

衛國復疆,鞠躬盡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