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職業化”:人多地少不是藉口,“留農於地”才是突破口

讓農民成為一個讓人羨慕的職業便是農民“職業化”的初衷,在歐美一些國家,農民“職業化”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現象,當地農民的高收入也讓很多其他行業的人羨慕。

有人認為我國無法實現農民“職業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多地少,可實際上,這個結論過於片面。首先,種地收入過低才是實現農民“職業化”的最大障礙;其次,很多農民不願意放手土地的原因,既包括不願放棄種地收入,同時還出於對後期土地歸屬問題的擔憂。

農民“職業化”:人多地少不是藉口,“留農於地”才是突破口

實際上農民“職業化”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畢竟在農民工資性收入遠高於種地收入的今天,已經有很多農民和後代都不願意再去種地,這實際上給農民“職業化”提供了可行性。而且,土地撂荒情況的加劇會給糧食安全埋下隱患,因此實現農民“職業化”就變得很有必要。農民“職業化”:人多地少不是藉口,“留農於地”才是突破口。

農民“職業化”:人多地少不是藉口,“留農於地”才是突破口

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和整合土地是實現農民“職業化”的基礎

實現農民“職業化”就是為了讓願意從事農業生產的人有發揮的空間和致富的希望,而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和整合土地便是實現農民“職業化”的基礎。

首先在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方面,既要保障農民有足夠的就業機會,同時也要提高農民的工資性收入,這樣才能讓更多不願意再種地的農民以及後代能夠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當農民的工資性收入遠高於“小地塊”種植的種地收入時,才會有更多的農民願意將自己的土地流轉出去。

其次,在土地整合方面,村幹部要將願意流轉土地的農戶進行統計,並靈活地將這些土地整合起來。對於不願意流轉土地的農民,要靈活地進行等面積互換,讓計劃流轉的土地在區域分佈上形成一整塊,這樣才有利於後期“職業農民”的承包。

農民“職業化”:人多地少不是藉口,“留農於地”才是突破口

“留農於地”才是實現農民“職業化”的突破口

當農民“職業化”的基礎打好之後,要想真正實現農民“職業化”,那麼就得牢牢抓住“留農於地”這個突破口。因為無論是對於有志於從事農業創業的城裡人,還是想要依靠“家庭農場”這股東風,成功翻身的農民而言,掙到足夠的錢才是其最終目的,如果只是將其吸引過來卻留不住,那麼農民“職業化”就不算成功。那麼我們該如何“留農於地”?

第一,加強對新、老農民的培訓力度和資金扶持力度。當新、老農民實現“職業化”,以“職業農民”的身份投入到農業生產之前,首先就是要對這些人進行大力培訓。因為只有讓新型的“職業農民”擁有了先進的耕作知識、技能和理念之後,他們才有能力提高現有的耕作和經營模式,讓農業實現高收入。與此同時,還要通過進一步提高農業補貼等方式,來對“職業農民”進行資金扶持,讓其更快地實現高營收。

農民“職業化”:人多地少不是藉口,“留農於地”才是突破口

第二,要第一時間成立農業協會。農民“職業化”之後,一定要第一時間成立農業協會,而這個農業協會不僅要承擔起市場前期的預測工作,而且後期還要對農副產品進行統一定價和銷售,從而避免彼此之間的惡性競爭。

此外,農業協會的統一管理會使農副產品更容易形成品牌化,在後期的宣傳方面也顯得更加有力。炎陵黃桃就是一個最現實且成功的例子,讓農民掙到錢,自然會實現“留農於地”,農民“職業化”也自然會水到渠成。

農民“職業化”:人多地少不是藉口,“留農於地”才是突破口

農民“職業化”:人多地少不是藉口,“留農於地”才是突破口。您支持實現農民“職業化”嗎?歡迎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