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佳琦當著楊冪面直播開黃腔”看職業素養

昨天,李佳琦直播間請來了楊冪,一開始“楊冪李佳琦直播”和“楊冪腳踝”就衝上熱搜。本來這場帶貨直播效果很好,兩人互動也十分有趣,關鍵是整場直播下來帶貨數量驚人,但是由於李佳琦下半場的開黃腔,讓這場帶貨直播變了味。我們看到在下半場中,楊冪與李佳琦向網友推薦一款為青梅溜溜梅的袋裝果凍類產品時李佳琦開啟黃腔,擔心楊冪聽不懂李佳琦更是有相關的暗示話語,好在楊冪機智用裝傻充愣“什麼東西啊,什麼意思啊”,最終將這件事圓過去。


從“李佳琦當著楊冪面直播開黃腔”看職業素養


看李佳琦和楊冪這場帶貨直播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李佳琦開黃腔沒幾秒鐘,就有人在說:“幹嘛說這樣的話呀。”還有網友說:“你這話,讓大蜜怎麼接。簡直太尷尬了!”更有網友提醒李佳琦:“這麼做,太不好了,這是要砸了自己的招牌嗎?”李佳琦楊冪直播結束不久就有網友評論道:“直播中李佳琦開了黃腔,首先這是現場直播,直播中涉黃是最大的忌諱,其次對面是人氣女明星,無論哪一點都是非常不合適,影響可謂是非常不好。”

所以在楊冪李佳琦直播完畢後,就引發了廣泛的熱議,有網友說:“就那個開黃腔,我看了都有點尷尬,人家楊冪肯定更尷尬!”還有網友說:“自己混成頂流網紅不容易,可不能說話沒把們的啊!”更有網友批評李佳琦:“直播間火了,人紅了,可不能得意忘形,要謹言慎行才對啊!”這些話一定是觸動李佳琦了,所以今天凌晨他就在社交平臺上發文道歉,他說:“剛才在直播間裡說了不合適不正確的話,我深感懊悔,對不起。我一定深刻反思,今後更加註意言行。 ”


從“李佳琦當著楊冪面直播開黃腔”看職業素養

雖然,我們看到李佳琦及時道歉,態度還挺誠懇,但是小編仍然覺得這多少給李佳琦帶來不少負面影響。畢竟現在李佳琦可謂是風頭無兩,一個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的公眾人物,在直播中說出這種輕浮的話明顯是有點飄。

我們都知道,李佳琦原本只是一個小主播,隨著自己的努力逐漸發展成為了大主播,不但在網紅界頗有名氣,還逐漸發展至娛樂圈,事業的的發展讓不少網友羨慕不已,但李佳琦成功的背後少不了他的努力,一年365天李佳琦要直播近400場,雖然收入很高,但李佳琦幾乎沒有時間逛街,幾乎每天都在和直播打交道!李佳琦被稱為”口紅一哥“並不是空穴來風,2018年9月,成功挑戰“30秒塗口紅最多人數”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塗口紅的世界紀錄保持者,在2018年“雙十一”還與馬雲pk賣口紅,最終戰勝馬雲,獲得了大家的關注和熱捧!李佳琦的直播間,成為行業裡的翹楚。

如今直播平臺成為了網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李佳琦的魔力讓無數網友無法抗拒,只要他一句”買它“,就會有無數網友種草他推薦的好物,影響力十分強大!近段時間李佳琦和薇婭一樣,頻繁邀請明星空降直播間,以此來提高直播間的人氣和自己的收入,明星也樂意在不能開工的這段時間幫著主播帶貨,分點“紅利”無可厚非。但是誰也沒想到昨天這場帶貨直播,不知道是李佳琦口誤還是楊冪討論度高,兩人直播竟然產生了爭議!

李佳琦在直播間和楊冪吃果凍時突然開黃腔,並問坐在身邊的@楊冪 :“開黃腔可以嗎?”引發網友熱議,被網友罵不尊重女性,畢竟近幾天羅志祥剛剛因為被周揚青爆料不尊重女性而遭遇了網絡暴力,如今李佳琦也因為同樣的理由被罵,自然會成為眾矢之的!

樊登老師在自己APP上講過類似的經歷,他在崔永元老師團隊工作的時候,崔永元老師說做為主持人無論任何環境和場合,都不要說髒話,要養成習慣。

什麼是職業素養,職業素養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需要遵守的行為規範。個體行為的總合構成了自身的職業素養,職業素養是內涵,個體行為是外在表象。

以李佳琦現在的身份可以理解為,直播是他的職業,且也算是這個時代的公眾人物,我相信那一刻他沒有任何惡意,但他確實需要知道什麼是職業化。

職業化的三個基礎

職業化有三個維度:

能力的維度

道德的維度

驅動的維度

能力的維度

道德的維度

驅動的維度

1.能力的維度

第一個是能力的維度,我們一般人講職業化想到的就是這個維度,我有一套非常系統的方法,用全面的視角、長遠的視角、技術的視角來幫你把這個事情做好,做得非常穩妥。

舉個例子,我們現場有一位協和醫學院的朋友,當年創建協和醫學院的時候,美國人的決心是要建一所全世界最好的醫學院。

所以,每塊磚頭都是要打磨的,中國人所說的“磨洋工”,指的就是磨協和醫學院那個磚頭。

但是大家知道,協和醫學院到今日為止,肯定不是全世界最好的醫學院,但永遠是遙遙領先的中國最好的醫學院。

從一開始就用全面的視角、長遠的視角、技術的視角看問題,什麼都考慮在裡頭了,看起來慢,但是做事相對更加穩妥。

西方人做事方式,大家跟他們打交道都知道,他就是慢,永遠比你慢,因為他要考慮到這些維度。

2.道德的維度

第二個維度,道德的維度指的是法治的精神,這背後的邏輯大家相對也容易理解。

什麼叫職業化?這個人出爾反爾,予取予奪,說一套做一套,在企業裡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這樣肯定不是職業化的標準。

這個維度,在企業裡很難把握,因為我們講的真正的職業化,不是忠誠於法律的文字,英文叫the letter of the law, 而是忠誠於法律的精神,英文叫the spirit of the law。

所以, 如果工作說明書上沒有寫明的工作,我就不做,這個屬於你只考慮到了the letter of the law, 沒有考慮到the spirit of the law。

所以,我們說的道德的維度指的是the spirit of the law。

我們要考慮到在非完全合同情況下,所謂的incomplete contract下,怎麼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所有的僱傭合同都是非完全合同。

交易合同非常清楚,這裡兩百塊,那裡一件襯衫,左手交錢右手交貨,這個叫完全合同。

所有僱傭合同都是非完全合同,一個月三萬塊錢,工作大概是三四條,但是有很多是沒有完全確定下來的情況。

打個比方,跟這個工作相關的屬不屬於你的工作?什麼叫乾的好,什麼叫乾的不好?什麼情況下拿一等獎什麼情況拿末等獎?這些全都是incomplete contract, 都是當時定不下來的。

更深層次意義上來講,好公司的僱傭合同,其實不是contract, 它是covenant. 什麼叫covenant,你結婚,在上帝面前說,”不管健康還是生病,不管富有還是貧窮,都要陪伴你一生“,這個叫covenant,不是contract。

所以職業化的道德維度,其實是要深入這三個方面才能有深刻的理解。

3.驅動的維度

但是更深刻的維度是第三個維度,驅動的維度,這個人對這個事業有沒有終極的關懷。

什麼叫職業不職業,方法論掌握的好就叫職業,沒有違反合同就叫職業?

不是!你真的發自內心必須認同他的事業,必須認同使命願景價值觀,就像陸奇,走到一個公司就把這個公司事業當自己的事業做,這才叫職業化。

終極關懷是很高很高的標準,職業化這個詞很難寫、很難寫的。

很多人把職業化與創業精神對立,就是沒有理解職業化的第三個維度。

有了對事業的認同,創業精神自然就有了,自然會在新的形勢下,推動企業的創新、創業和成長,而不是說職業經理人就只能守業,只能坐守其成。

前一段時間阿里和萬科推行的事業合夥人概念,根子上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

沒有第三個維度,只有能力的維度、道德的維度,職業化終究還是形似神不似,沒有真正做到脫胎換骨。

職業既可以成就每個人,也可以讓每個人遊離,關鍵取決於自己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